兩個用戶眾多的社交平台Facebook和Instagram,其母公司Meta決定停止對社交媒體進行事實查核,還要減少內容監督。這引發了一個問題:這些平台上的內容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令人擔憂的是,放任亂七八糟的內容橫行,可能為很多錯誤訊息打開大門,包括災難發生期間的誤導性虛假敘事的傳播。DePaul大學教授Jill Hopke,特別在專家資訊網站撰文,談社交媒體上關於氣候的假信息傳播問題。
Meta在臉書上推出氣候科學資訊中心,以應關於氣候問題錯誤訊息是在2020年。而現在,與Meta合作的第三方事實查核人員會標記虛假和誤導性的貼文。然後讓Meta決定是否要為這些內容貼警告,或減少公司算法對這些內容的推廣力度。
Meta的事實查核政策優先應付那些瘋傳傳播的假訊息、惡作劇和「即時流行、有壞影響、可證實的」虛假聲明--Meta明確說這不包括主張虛假的觀點內容--挺合理是嗎?現在,公司將於今年3月終止與第三方事實查核機構的協議。
這對於遏制氣候變化方面的假消息有甚麼影響呢?Hopke教授研究氣候變化的信息交流情況,她說事實查核能夠幫助糾正政治上的錯誤訊息。人們的信念、意識形態和先前知識,都會影響事實查核的效果。找到符合聽眾價值觀的信息,並利用他們比較信賴的人來傳遞信息(比如相信氣候正在變化的政治保守派團體),會有幫助。呼籲共同的社會規範(例如減少對子孫後代的傷害),也很重要。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熱浪、洪水和火災越來越常見,災害損失也越來越大。極端天氣事件往往引起社交媒體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激增,有關帖子在危機期間達到高峰,但很快就下降。使用AI軟體創建的低品質虛假圖像(所謂的「AI slop」)在危機期間增加了網路上的混亂,例如,去年秋天Helene颶風和Milton颶風相繼來襲之後,社交平台X上瘋傳了一些AI生成的假照片,一名小女孩懷抱小狗在船上瑟瑟發抖。
錯誤信息(misinformation)與虛假信息(disinformation)的區別在於分享者的意圖。錯誤信息沒有故意誤導的意圖,而虛假信息是為了欺騙而分享誤導性或虛假的信息。2023年夏威夷野火爆發後,Recorded Future、微軟、NewsGuard 和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各都記錄了中國特工針對美國社交媒體用戶搞的有組織宣傳。
在社群媒體上傳播誤導性信息和謠言並不是一個新問題。然而,並非所有內容審核方法都能產生相同的效果,而且有的平台改變了其處理錯誤信息的方式。例如,X平台用Community Notes,一個用戶生成的標籤,來取代災害發生時揭穿虛假的謠言控制功能。
X的Community Notes成了Meta總裁祖克柏的靈感來源。問題是虛假敘事傳播太迅速,研究發現Community Notes的回應太慢,無法在虛假貼文受到廣泛瀏覽時立即阻止其傳播,因為是靠用戶群體來揭穿真相。
關於氣候變化錯誤信息具有「黏性」。人們一旦反覆遇到,就很難從頭腦中擺脫出來。此外,這些信息削減了大眾對既定科學的接受度,讓你所分享的更多科學事實無法阻止有關的虛假言論傳播。
科學家們一致認為氣候變化正在發生,並且是由人類燃燒/釋放溫室氣體造成的,這個事實能夠讓人們避免相信錯誤信息。心理學研究表明,這可以減少相反的虛假言論的影響。所以,人們在收到假信息之前得到警告非常重要,能夠遏制其傳播。這樣做在Meta的社交平台上恐怕變難了。
隨著即將到來的Meta政策改變,您將成為臉書等等App上的事實查核員。防範關於氣候的錯誤訊息,最有效的方法是預先提供準確的信息,然後簡短地警告人們一些錯誤傳說的存在,解釋為什麼那些說法不準確,重申事實。
在氣候變化引發的災害期間,人們迫切需要準確可靠的資訊來做出救命決定。這樣做已經很有挑戰性了,例如2025年1月9日,洛杉磯郡緊急事務管理辦公室錯誤地向1000萬人發出疏散警報。在危難期間的信息真空中,來自用戶的揭穿真相行動太慢,無法與有組織的虛假宣傳相比。
Meta的內容審核政策和算法的改變,讓誤導性內容和徹頭徹尾的虛假內容快速且不受控制傳播狀況可能會變得惡化。美國民眾普遍希望信息業能控制網路上的假信息,相反,大型科技公司似乎要把事實查核的責任留給用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