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各國領導人要花兩周時間在蘇格蘭商討氣候變化的問題。因為現在的氣候變化造成越來越多的災害,這些災害是全球工業發展的結果,必須有意識地去解決,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做成甚麼。
Dayton大學的Shelley Inglis教授作為美國的政策顧問在聯合國工作了幾年,參與國際協商,她撰文介紹即將召開的聯合國第26屆氣候協定大會,簡稱COP26。最初的協定是說各國都儘量減少碳排放,因為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增加是引起全球升溫的主要原因,這個升溫在本世紀末不得超過2攝氏度。後來發覺2攝氏度已經太高,修改目標為1.5攝氏度。下圖顯示科學家認識全球升溫危險已多年(我曾介紹過圖中全球平均溫度的測量方法--城市的熱島效應現象不算。)
COP26是英聯邦與義大利合作主持,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蘇格蘭的Glasgow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今年8月份的報告使用了最強烈的措辭,明確說人類活動已使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引起極端天氣、洪水、高溫、乾旱,現在廣泛、迅速和加劇發展,生物種類滅絕,冰帽融化,海面上升,形勢嚴重。現在即使各國都能夠快速削減碳排放,世界的溫度至少在本世紀中期之前還會繼續上升。
然而,目前還有一個窄窄的機會之窗。如果各國能在2050年之前達到碳的「淨零」排放,即捕獲回收的碳與所排放的碳數量相當,那麼人類還有可能會達到本世紀下半葉升溫總共不超過1.5攝氏度的目標。
在COP26大會的第一天,大約120個國家的領導人,比如美國總統拜登和代表團,要聚集表達他們對減緩氣候變化所下的政治決心。
各國元首離開之後,國家代表團要進行幾天的談判、活動和交流,以表明立場、做出新的承諾、加入新的倡議。這些都是基於各國集團、聯合國工作人員和其他專家幾個月來所討論的政策和提案。
非政府機構和商界領袖也參加會議。COP26 有一些公共議題,重點是氣候變化對小型島國、森林或農業的影響,還有一些展覽和其他活動。大會結束時會產生一個結果文件。聯合國秘書長Guterres曾對COP25的結果文件表示失望,看來COP26情況也麻煩。
在巴黎協定之下,各國都同意每五年提交一次他們所更新的國家氣候行動計劃。今年各國應該提交他們直到2030年雄心勃勃的行動目標計劃,叫做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簡稱NDCs。各國在制定自己的NDC時可以有自己的餘地,但在各國政府行動緩慢,氣候變化造成越來越多不尋常災害的情況下,今年各國需要顯示出加強的措施。
COP26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要求大家為達到2050淨零碳排放,都提高自己的目標,另一個目標是增加對比較貧窮的國家增加財政援助,讓他們也能夠轉換到清潔能源,適應氣候變化。
對於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涉及公正的問題,這些國家的人民承受著氣候變化帶來的巨大負擔,但他們對氣候變化的貢獻是最小。富裕國家曾在2009年承諾,在2020年達到每年捐助1000億美元來援助發展中國家減碳,但這一目標未實現。美國、英國和歐盟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今年都準備增加資助,銀行、企業、保險公司和私人投資者都應該增加貢獻。
另外的目標還包括逐漸淘汰煤碳的使用,保存、恢復、再生像森林這樣的自然碳吸收渠道。巴黎協定曾經規劃過一個碳交易系統,各國都同意了,但也遇到挑戰沒有實行--不然一個國家協助另一個國家減碳的努力也算在它本國賬上,會加快全球的減碳步伐。
各國有希望達到自己所設定的氣候行動目標嗎?聯合國在9月份警告了,本世紀末全球升溫不超過1.5攝氏度的目標仍然不夠力,照目前的碳排放速度,全球眼看要升溫2.7度。然而各國政府現在面對的另一個挑戰是能源危機,不知是否因為即將減少開採的輿論,結果歐洲和中國的天然氣、煤碳、石油價格猛漲。
中國是全世界碳排放最多的國家,但他們還沒有交上NDC。最大的化石燃料出口國,像沙地阿拉伯、俄國、澳大利亞,似乎都不願意加固他們的過去的承諾。而印度作為世界第二大煤碳消費、生產、進口國,也還沒有做出承諾。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很重要,比如印尼、馬來西亞、南非、墨西哥,還有亞馬遜熱帶雨林遭到砍伐和火災的巴西。
如果COP26不能夠達到2030年減碳45%的目標,世界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在2100年達到升溫不超過1.5度的目標就不會順利達到。但大會組織者滿懷希望,前國務卿John Kerry帶領美國談判代表團,希望能夠勸服足夠多的國家率先參與,2025年看見在實現減碳目標上先走一步。
1.5度和2.0度的差別很大,意味著小小島國是否淹沒,珊瑚礁群是否全部死亡,極端熱浪和野火以及農業失收的衝擊規模有多大。如果減碳失敗,損失將是天文數字。早死、大規模移民、經濟損失、大片無法居住的陸地,對糧食和資源的激烈暴力爭奪...聯合國秘書長稱之為a hellish future--地獄般的未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