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神救贖,永遠回到神的家裏的神學思想從舊約到新約都是一貫的。Bailey博士把路加福音15章耶穌講的三個比喻和大衛的詩篇23篇作比較,發現有非常類似的神學思想表達。
法利賽人抱怨說耶穌歡迎罪人,和他們一起吃飯,耶穌就講了一個父親歡迎罪人和他一起吃飯的故事。那位父親到底是誰呢?傳統的解釋是不錯的。故事起初的父親主角顯然代表了父神。不過在故事裏,那位父親兩次離開家門,為兩個走離的兒子付上昂貴代價的愛,卻代表了聖子基督放下自己榮耀尋找失喪的人:一次是在衆目睽睽之下提起袍子跑到回鄉的小兒子那裏,抱住他的頸項親他;另一次是在衆人驚訝憤怒的目光下來到院子外面,到叛逆無禮的大兒子那裏勸他。更多詳情請閲讀我四月份寫的“耶穌所描述的那位不尋常的父親”和“遵守一切律法的浪子哥哥”。
我們現在談論基督論好像都必須用哲學詞彙,但是對照詩篇23篇,Bailey博士說,假如形象神學Metaphorical theology可以作爲正式的神學,那麽聖經文學中主要形式的神學都是這個。而記載在路加福音15章的耶穌講的三個故事,則是新約最高層次的基督論的源頭。換句話說,基督論可以追溯到這三個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的原始比喻,而非單是早期教會第二代希臘基督徒的創意。
如此,聼了主耶穌的故事講解,一個熟悉舊約的猶太人基督徒完全可以在上帝的新約下承認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在遠方外邦的黑暗幽谷中,在避難路上和外院的黑夜中,他引導我回家來。他為了我的緣故、也為了他自己名的緣故醫治我,使我蘇醒過來。他為我擺設華麗榮耀的宴席。我的福杯滿溢,我要永遠住在耶和華的殿/家中。
本文内容取自Bailey博士的書Finding the Lost。Bailey博士曾在中東牧養阿拉伯人教會許多年,是東西文化比較的專家。
为什么形象神學Metaphorical theology不可以作爲正式的神學呢?耶稣讲的故事是让百姓都能听明白的,不需要哲学博士头衔啊。
ReplyDelete需要公認吧。神學研究現在都用哲學語言,所有的基督徒都透過哲學鏡片研究神,咱們口語中的“我覺得”都不行。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