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30, 2011

Doing Nothing and Having a Rest

以下摘自澳大利亞牧師Simon Carey Holt的一篇文章Slow Time in a Fast World鹽語弟兄翻譯,登載在他所編輯的《職場聖徒》第10期。

“值得做的事是什麽都不做;值得擁有的是安息”(It is worth doing nothing and having a rest)。我越思考就越覺得這裡面蘊藏的神學值得深入探索。“無爲”可能是個值得追求的境界,而安息可能是個美德,這個很有意思。

我的個人生活忙碌、緊張、精疲力竭、令人窒息、有時甚至令人瘋狂,節奏單調乏味,長期的疲累使人心力交瘁。每天在苛求的工作與瑣碎的家庭事務之間疲於奔命,無數的要求及缺乏人際聯結的城市生活,使心靈對平衡與滿足的渴望近乎破碎。他人的期望,以及自己對自己的期望,都壓得我透不過氣來。儘管如此,當我有機會安靜,什麽都不做的時候,我卻發現體内有一股強大的腎上腺素,要我去沉溺在一個癮癖裏面。

我是現代文化的產物。我在一個充滿著日程表、行事歷、約談的社會裏生活和工作,活著就意味著忙碌。按照一個社會學者的話來説,忙碌已經成爲新的榜樣,新的理想,新的榮耀勳章。我的價值以我的日程忙碌程度來衡量:我越忙碌,我越顯得重要,忙碌已經成爲一項美德,我必須戰勝疲累。

疲憊是世界上最令人壓抑的感受了。可是我們否定任何的疲憊,我們的口號是:戰士們,向前沖!我自己保守的基督教背景對我的影響就是,不斷挑戰自己向前再向前。我耳邊至今仍徊響著幼年聼到的佈道家的話:“寧願為基督而枯竭,勝過為魔鬼所銹蝕”,激情四射。從作主門徒的角度,忙碌是我們光榮的戰傷,我已學會謙卑地展示它。

值得做的事是“什麽都不做”?我的立即反應是,這不可能!但是當我們安靜下來深思這件事,這裡面卻有深奧的智慧。

神呼召我們進入安息。有一次我聼到有人說,“安息”是基督徒最基本的生命特徵。儘管初次聼到時感覺此話很不順耳,但現在我是完全同意這樣的看法。

當我們再思聖經關於創世和救贖的記述,會發現安息的主題清晰地呈現在這兩個事件中,甚至是整個事件的基礎。在創造大工中,神看祂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甚好”。在每一天的創造完成之後,上帝都以評估來結束這一天的工作:有晚上,有早晨。就像早晨過後必有夜晚一樣,工作之後必有休息。在第七日,我們更清楚地看到,“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神所設立的安息傳統,一個神聖的生命節律。這個節律既體現了造物主的榮耀形象,也眷顧了受造的萬物。

救贖從本質上來說也是要我們歸回安息,歸回到上帝創造生命的目的和心意中去。“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主耶穌作爲牧者再次強調了安息的信息:“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到可安息的水邊。祂使我的靈魂蘇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詩23:2-3)。

從廣義上理解,救恩就是與上帝、與自己、與世界得到和解(安息 at rest)。在個人層面上,是對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不再掙扎。在救恩中我們得到一種深度的滿足、和平、理解,終止了内心的貪婪和飢渴。“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46:10),“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當我將自己每天經歷到的煩躁不安,與造物主發出的進入安息的邀請,以及與主耶穌的呼召來對比,我頓然有種極度不適的距離感。...

Holt牧師說忙碌是對生命的粗暴,因爲它對靈魂、對社會是極具破壞性的。詞典裏的暴力一字定義為“實施一種非正義的、無緣由的強權”,而“忙碌”這個暴力使人長期疲勞,承受壓力過載,在人際關係上和在靈性上都變得膚淺。作爲忙碌的人,他描述說“我們對生活在過去的人失去了耐心,輕視批判現實的人,又被那些挑戰我們面對未來的人搞得精疲力竭。我們幾乎沒有任何時間來面對這一切”。呵呵!

有什麽具體的步驟能讓我們找回安息呢?Holt牧師說你恐怕要把安息排在你的議事日程中,很堅定地實行那個“什麽也不做”的休息時間。現在報紙上、網絡上新聞太多,要過濾一下,別什麽都讀。最好花時間去散步,覺察自己一天的感受,或者每週安排時間和朋友見面,跳出日常事務,作深度交往的傾談。再就是保證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清早起來用一個鐘頭閲讀和默想!

1 comment:

  1. A challenge for full time workers of any job.

    Work goal #1: earn the worth, goal #2: earn the performance,... goal #n: learn and be nurtured.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