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31, 2011

耶穌談論罪奴得釋放

我曾經翻譯過一篇文章,討論基督徒到底是已經罪得釋放還是仍受捆綁的問題。討論那個問題是因爲有的基督徒根據羅馬書第7章辯論,說基督徒仍然受罪性的捆綁:“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他們不肯讀下一句:“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如果基督徒仍然必須受罪的捆綁,那福音還有意義嗎?

今天我默想耶穌親口說的話:“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奴僕不能永遠住在家裡;兒子是永遠住在家裡。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8:34-36)。耶穌是回答那些好像願意信他、自認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卻感到從來沒有作過別人的奴僕的猶太人。他到底是什麽意思呢?福音的大能到底表現在什麽上面呢?

“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這句話的希臘原文直譯是:every one that doing the sin, he is the slave of the sin,意思一切不住地犯罪的人就是罪性的奴僕.,因爲其中的現在分詞含有連續不停的意思,the sinning ones。耶穌說總是犯罪的人不永遠住在家裏,只是偶爾來家裏作客,只有兒子(the Son)永遠住在家裏。神的兒子永遠住在神的家裏和我們有什麽關係?祂要把我們帶囘祂的家,讓我們永遠住在那裏!既然奴僕不永遠住在家裡,耶穌只有一個辦法:把我們釋放,叫我們自由,不再作罪的奴僕。--但是,這需要你我的信心。

信心的關鍵在於改變自我觀,自我觀其實就是身份(Identity)。保羅在羅馬書裏用了希臘羅馬文化時代的高級知識分子語言,論證信主以後自我觀的轉變,看自己向神活,向罪性死云云。用中國人能夠明白的大白話說,就是基督徒必須相信自己是從裏到外換了一個人:原來是市井小民,現在被國王接納為皇家尊貴兒女,天天不能再閒逛惹事,倒要在與人交往時改掉一切惡習,預備、學習好繼承管理王族產業。人若不能從心底改變自我觀,相信神的兒子已經釋放我們自由,行事爲人就不可能感受到自由。我們每個基督徒都相信自己是真自由了?願你感受到這個自由!

Saturday, October 29, 2011

家庭聚會:愛的見證記錄

我上星期六參加了一個基督徒的家庭聚會。基督徒常常舉辦和參加這類聚會,也許習以爲常,可是對於初初接觸福音的人來説,這可是獨具一格的。我覺得應該稍微描寫一下。

我先生因爲平時不怎麽參與教會的活動,所以女主人打來電話,要親自邀請他。我的先生覺得有些奇怪,“你告訴她我沒有時間就行啦,我又不認識他們”。我才不要包辦代替,勞駕你親自說幾句話,他們會接納,也算是個初次交往。在我的熱情鼓勵下,我先生只好接過電話,客客氣氣地聊了幾句,説明自己不能參加的原因。我很感恩,像這種不信的配偶,我們每次都應該有其他弟兄姐妹來邀請的。別人邀請和配偶邀請是不同的,他們一次謝絕,兩次不來,多幾次一定會來的。

我們聚會的内容是在某人家裏包餃子和互相認識。凡能開放家庭,請一大幫大人小孩到家裏去聚會的,當然都是很熱心的基督徒。因爲小孩子常常會把食物或飲料弄在乾淨漂亮的地毯上,大人也會偶爾打翻茶水,把果仁果皮之類的東西掉在地上,所以聚會之後主人通常都要收撿半天,又擦又洗。不消說,包餃子要提前和好面,預備好餃子餡。為了恐怕有人口味不同或對什麽東西過敏,他們預備了三種餃子餡:有蝦米和沒有蝦米的韭菜餡、還有白菜餡。

我因爲要送先生到另外一個餐會,所以遲到了。我找到他們家的時候餃子已經快要包完了。夠熱鬧的,一、兩個人趕皮,其他人圍著桌子一邊包,一邊彼此聊天。小孩子們圍在電視面前,有幾個感到插不上手的大人也在那裏,還有另外的人坐在沙發上促膝深談。有人專門煮餃子,有人燒湯,有人端水果上桌、拿餐巾紙什麽的,不亦樂乎。其實有不少人另外帶了食物來,吃的東西豐富得很。

終于,所有和好的麵糰都包成了餃子,剩下一些餡不知道怎麽辦,有人建議明天主人家自己烙餡餅,哈哈。長老説明這是迎接新人的聚會,逐一請所有新人共六、七個作了自我介紹,然後禱告謝飯。大家開始取用食物,從十來個盤盤碗碗中選自己喜歡吃的,當然中間包括三大盤不同口味的餃子,然後自己找個座位,和朋友們坐下來一邊談笑、一邊享用。吃飽了還有各種切好的水果,我從臺灣人學會在菠蘿上撒些話梅甜粉料,吃起來別有風味。

吃過飯大家圍坐一圈開始唱歌,然後彼此作自我介紹。每個人必須介紹六件關於自己的事,其中至少有一件事必須是真的。而大家根據平日了解如果聽見某人說了假的事,或者純屬猜測,都可以大叫“假的”,引起哄堂大笑。然後有機會解釋真實情況如何。一位姐妹剛剛說她平時都是聼從老公,立刻被大叫是“假的”--故意開她的玩笑。其實有些人說不出來什麽假的東西,有個姐妹剛剛參加了一個10人的短宣隊,她說成11人就成了假的了。一圈輪流分享過來,大家彼此知道了不少平時的逸事,比如一位弟兄會縫鈕扣,另一位弟兄小時候曾經作模特兒,上過電視等等。

會中有一位姐妹剛剛失去親愛父親,心情很不好,被一位親屬勸了來吃餃子和散散心。她聼了大家樂盈盈的分享禁不住也跟著笑。她感到很溫馨。師母在末了的時候也沒有忘記為她禱告,願她得到平安有安慰。另一位姐妹剛剛決定要回到國内去,並且短期内不打算再來,不消說大家齊心為她前面道路禱告,願主按她所需要的來帶領和醫治她,或許有一天把她帶回來也未可知。

最精彩的是一位姐妹講她信主經過,以及信主以後遇到生病等等,神如何奇妙地回答了她内心的祈求,病得醫治!她現在回到教會熱心得很,又參加短宣隊,又帶領一個區域的小組聚會,都是因爲親身經歷到上帝的慈愛和信實。甚願我們中間好幾位尚未決定信主的朋友聼了以後受到啓發和感動,也願意來跟隨主!上帝的靈在我們中間運行,引發有意義的思考和信仰的討論,大家也彼此放在心上,互相代禱。這樣的團契豈不吸引人來認識基督!

神兒子關於“人人都犯了罪”的教導

如果說父神饒恕我們是因爲耶穌受難,祂的公義得到滿足,那麽耶穌仁慈饒恕我們是凴什麽呢?我發現耶穌比一切的人都更加樂意饒恕—比一切尋求嚴格遵守上帝律法的人都更加仁慈。在約翰福音第8章,一開始記載了敬虔宗教人士想要用石頭打死一個婦人的故事,結尾卻發現原來那些人是想要用石頭打死耶穌。

約翰福音8章1-11節:清早又回到殿裡。眾百姓都到他那裡去,他就坐下,教訓他們。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他們還是不住的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的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那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她說:主啊,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文士和法利賽人爲耶穌設了一個陷阱。他們大概猜得到,只要這個婦人一哀求,耶穌就會告訴這個婦人她的罪赦免了。那就等於教導人別理會摩西律法!那些道德高超的宗教人士利用這個犯罪的婦人來攻擊耶穌,你可以想得到當時氣氛的緊張。

耶穌在地上畫字,沒有人知道他畫什麽字,他也許在思考?再三追問,最後耶穌回答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我想所有的聽衆都會很驚訝,不得不想自己是否沒有罪,可以先拿石頭打那個淫婦?耶穌並沒有說摩西律法不對,他意思是說你們對於罪過這麽認真,難道沒有看見自己也有罪過?結果那些人一個個都明白過來,走開了。這件事當然不是說淫亂沒有關係,因爲耶穌最後對這個婦人說:“去吧,今後不要再犯罪了”。如果她被神兒子免了死罪,日後就必須重新做人才相稱,否則就是不知道領了莫大的恩典。耶穌當時實在是替這個婦人頂了人家的矛頭評判。

也許我們應該稀奇,耶穌那麽容易饒恕罪人,他和他們一起吃飯的時候問他們的罪嗎?耶穌凴什麽饒恕我們和愛我們?耶穌的門徒都見證他的憐憫之心。父神也是這麽容易饒恕嗎?我們最好是回答:對,耶穌來施恩憐憫正是父的意思,他與父神是同心合一的。聖經上說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希伯來書1章3節)。約翰在他的福音書裏不斷地回答一個問題:耶穌到底是不是彌賽亞—那位真正的君王?神和祂的兒子到底是有什麽樣的特質?如果說上帝對人的行爲不完美(sins)很忿怒,至少耶穌不是這樣表達出來的。(請閱“上帝為怎樣的事發怒”一文。)

總而言之,基督耶穌關於“人人都犯了罪”的教導是什麽呢?是上帝無條件的饒恕和規勸:去吧,今後不要再犯罪了。正如約翰所見證的,耶穌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惡的,天父將祂賜給世人,好將我們帶囘家…希望你現在了解,人非得信耶穌不可,因爲祂對你太好啦!你最好不要對不起祂的美意。

Friday, October 28, 2011

尋求逐漸地、不斷地認識神

認識神是個一生的過程,不是一次事件。好比你認識另外一個人,打一次照面,互相知道了身份和名字,甚至說了話,那未必叫做認識。我家附近超市的那個收銀員,我們常常打交道還是不能叫做認識。

自古以來人就不可救藥地尋求和敬拜鬼神。人的永恒感、自我存在的價值觀、是非概念,都不由自主地與神明有關系。雖然人尋求神並不能證明就是有神,但是偉大的英國基督徒哲學家C.S.Lewis說得好,雖然人的饑餓感不能證明有食物存在,或馬上就有食物充饑,但可以顯示出人有吃的基本需要和能力。人的靈性裏的饑渴也一樣強有力地顯示出有某種超乎我們之上的東西存在,是能夠滿足人所需要的。古時聖徒Augustine曾經禱告說:“神啊,你為自己創造了我們,主耶和華啊,我們的心靈不得安息,直到我們找到了你。”我們顯然活在世上並不滿足於吃飽穿暖或今生的成就。

這種尋找人生意義的過程是世人一生所從事的最重要事情,其它沒有一個問題比這個需要更顯著,並且你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確定你的人生方向。如果你得出沒有神的結論,你就不會去尋求與他建立關系,你就要把你的人生建造在神靈以外的原則上,你不會去尋求神的心意和按他的心意安排生活次序,或遵守服從你所了解的神。你全都得靠你自己。另一方面,如果你確定神是存在並且創造了你,你就會極力想了解他對你的創造設計,從他知道你是誰,他為什麽造你,以及他對你有什麽供應和期望。

到底是否有神的問題?神有怎樣的特性?他關注人的事麽?我們能認識他麽?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閲讀聖經和彼此討論,與真理更靠近一步。

有的時候人對神的事情沒有興趣是因為他們所聽說和想象中的神並不值得去認識。由於各種原因,我們對神的屬性和個性都有不同的概念,這些概念大多與我們小的時候雙親和師長的教導有關。還有,我們看待我們父母方式也可能大大影響我們看神的方式。父母如何待我們往往使我們不自覺地假設神也如何待我們。你若知道神是有位格的一位神而不是某種勢力,就不免照著我們所知道的人的樣式去想象和決定是否要與神交往。有人把神想成一位慈愛的老公公,也有人把神想成一位嚴厲的警察,只是糾察人的紀律和錯誤,還有人把神想成是某種宇宙的機械師,專門在人生出現問題而呼求時幫你修理解決。聖經上說的神到底是什麽樣的呢?我們真的願意放棄自己的先入為主的可能不大對頭的概念麽?

聖經告訴我們,神是聖天父、聖子(道)、聖靈。信神並不止於承認有一位至高無上者,如果我們對神的觀念太離譜,就會落入聖經上稱之為拜偶像的危險,也就是拜一位我們自己想象出來的神,而不是拜那位按照自己形象造了人的神。聖經上所說的信是建立與神交往對話的關係,凡事向祂咨詢的信,因此知道父、子、聖靈是怎樣的一位神非常重要,而辨認自己的錯誤成見是認識神的最重要一步。

Wednesday, October 26, 2011

摩西擧蛇--不是為定罪

我發現咱們基督徒念聖經一點都不仔細。今天我把最熟悉的經文拿出來又仔細看看。約翰福音3章14-15節: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

摩西在曠野擧蛇的故事來自舊約聖經民數記21章。那時百姓向神和摩西發怨言,對於出埃及這件事表示不滿。於是耶和華讓毒蛇進入百姓中間,蛇就咬死了許多人。後來百姓到摩西那裏認罪,說我們錯了,求你禱告耶和華趕走這些蛇。耶和華並沒有趕走那些蛇,卻吩咐摩西造一條銅蛇掛在杆子上,請被蛇咬了的人來望這銅蛇,一望就不會死了。主耶穌意思說,摩西怎樣在曠野把蛇掛在杆子上,讓被蛇咬傷的百姓免去死亡,他自己也要照樣被掛在十字架上,叫一切信他的都不至於滅亡、反得永生。

我猜想曠野本來就有很多毒蛇,只是在百姓還沒有發怨言之前,耶和華保守他們不被咬傷。在百姓得罪了上帝以後,耶和華撤去百姓周圍的圍護,那些毒蛇就開始害人了。銅蛇的作用好像解毒偏方,百姓仍然可能被咬,卻不致于死。這令我想到人的罪,人若不攻擊抵擋上帝,祂可以保守護衛我們不至於受害。我聼見很多人受洗時都作見證說,我發現上帝對我很好,所以我願意信靠祂。但人若直接咒駡上帝或拜偶像等等,任何事情都能出錯,堪稱被蛇咬到。摩西擧銅蛇的救法象徵著耶穌釘十字架的救法,凡願意相信摩西的話來望這銅蛇的就得救。柱子上的蛇如今就代表醫治,在西方不少醫療組織都用銅蛇記號。掛在杆子上的銅蛇指向基督的救贖,我的理解並非被釘的耶穌好像毒蛇攻擊過人,也不是蛇本身對百姓得醫治有什麽功勞,乃是那個形象類似於基督犧牲的形象:十字架要把人子舉起來,上帝要讓他如此得榮耀,使願意相信者得救。如果我們願意對付罪/不潔帶來的與上帝的隔閡,接受恩典與神和好,就要仰望十字架。

約翰福音3章16-17節: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

我過去根本沒有注意“不是要定世人的罪”那句話,因爲我總是先入爲主地以爲,上帝的聖潔使祂定我們的罪,不然基督爲什麽需要釘十字架?我又不仔細看上帝為什麽定罪不信的人---約翰明明說是因爲“不信神獨生子的名”,我卻以爲是因爲人原本有其它的罪。不信神獨生子的名(字面not believing into the only son of God),意思是指猶太人拒絕歸信彌賽亞,而非一般不知道、不盼望、因而沒有機會信的人。

我這些錯誤印象是起初向我傳福音的人留給我的,--我禱告接受主、尚未讀聖經的時候就知道了。我們用屬靈四律傳福音就是有這個問題,過分簡化天國的福音,以偏代全,忽略其它的重要信息。現在仔細想來,神的羔羊除罪無需理解為上帝定罪我們,因爲上帝實實在在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兒子得救/回家,是十足的不計行爲的接納姿態。人其它的罪惡當然要對付,虧欠他人、虧欠上帝都是大問題,但若是指望從信耶穌以外的方法來得上帝饒恕,那就沒有救藥啦。至於基督為什麽必須釘十字架,歡迎閲讀神的羔羊來到世上的目的那篇文章。

Monday, October 24, 2011

他們的喜酒用完了--這與你我何幹?

約翰福音第2章記載,耶穌的母親首先發現,在所參加的婚宴上,主人的喜酒用完了。她顯得很着急,為這事去找耶穌。她可不是一般的客人,她大大方方地指使人家的佣人呢。她兒子耶穌帶了好幾個新近跟隨的門徒來赴宴…她感到她兒子耶穌有能力、也應該出頭幫忙的時候到了。事實證明馬利亞的判斷和溝通能力都相當不錯,焉知不是聖靈的引導?經過協商,耶穌幫助窘迫的家庭解圍,大家歡喜享用上等好酒,耶穌在門徒眼前第一次顯出他那恩惠、仁慈、用愛心成全人的榮耀。

我說是經過了協商,因爲起初耶穌似乎表示他的時候還沒有到。“婦人,我與你有甚麼相干?…”。這句猶太人的慣用語,在希臘原文裏只有四個字,直譯:What me and you?意思必須看上下文而定。有時候是請您甭管我事的意思,而不是說咱們二人沒有關係。比如馬太、馬可、路加多次記載污鬼對耶穌說“我與你有什麽相干”的話。然而,在士師記11章12節,耶弗他卻用這個短語來詢問緣由,意思是你凴什麽(來攪擾我)?聖經學者N.T. Wright和黃迦勒牧師都把耶穌這句話翻譯成“這與我、與你有什麽相干”?what’s that got to do with you and me?意思咱們現在是否不必管這件事。這和接下去的“我的時候還沒有到”連得很好。

我們知道耶穌説這話並非動用上帝的主權宣告祂的時候還沒有到,或者對母親表示一個很確定的不同意,皆因2章4節前面是個問句,而後面2章11節是個肯定的陳述句: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如果“這與我、與你有什麽相干”是個真正的問句,要聼對方答案,而不是我們通常所想的反問句,指望著對方給一個否定的答案,那麽後面跟著的那句話,“我的時候還沒有到”,本來是解釋這句問話的緣由,意思就是協商討論了。好像說,我們一定要干預這件事嗎?還不到時候吧?--我覺得這樣理解更加合理。

如果耶穌的母親不迫切,或不認爲必要,門徒也沒有想要觀看彌賽亞遇到這情形會如何反應,那麽就算是耶穌的時候還沒有到。耶穌母親的反應?聽憑主人家蒙羞、新人變成話柄萬萬不行!對於辦喜事的人家來説,這是個糟糕透頂的失誤。可是馬利亞大概對於耶穌善解人意的個性已經有足夠的了解,她不由分説分派了佣人聽從耶穌。如果他實在不肯做什麽,so be it,事情不會變得更糟,請求是耶穌母親為迦拿那家人力所能及的。

順便說一句,耶穌稱母親為“婦人”,這樣稱呼在當時人的習慣用法上並沒有不尊敬的味道,根據上下文該翻譯為“母親”才合適。新譯本和現中譯本就翻譯成母親。有的解經把耶穌說的這句話解釋成:耶穌拒絕肉身的母親地位,她竟想越權指揮神子的行動怎麽行?宣告“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結果後來還是行了第一個神跡,證明出自己的神性。這個解釋把耶穌描述得自相矛盾、前後不一致、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愛。我曾寫過一篇神的榮耀就是祂的慈愛,耶穌的第一件神跡顯出他的榮耀,那榮耀不是別的,正是一份彎下腰照顧卑微、成人之美的那種慈愛。

耶穌拯救了誰?那個辦喜事的人家。他們的罪過就是沒有計劃好筵席,以致對客人(包括耶穌)招待不周。這實在不是什麽大事,可是後果極其嚴重,丟面子到了極點。多虧耶穌的母親代求,也多虧耶穌施恩,否則豈不是落下一生的笑柄?在幾個門徒的眼裏,這彌賽亞君王和其他的王可真是太不一樣了--他善解人意,而不是興師問罪,指揮別人圍著自己團團轉。除了水變酒是個意外的事,這恐怕也是個不小的意外哩。

我們如果遇到這種事情恐怕都不會有這麽大的同情關注。耶穌,以及他裏面的父神,卻顯然不輕看任何人為任何事向祂發出的呼求。不用説耶穌的母親求情,那家人家恐怕早就心裏面叫苦連天了,父豈不知道!

Friday, October 21, 2011

週三晚間的禱告會

這篇文章是傳道人Paul Yin寫的,我只摘取了文章的一部份放在這裡。

如果你常常到各處傳道,嘗試講《好基督徒應該去禱告會》的這個題目肯定受歡迎,走下講臺時主任牧師和長老都過來和你握手贊許。假如你在教會是個平信徒領袖,希望得到大家的注意,就推動“復興”教會的禱告會吧,管保大家認爲你屬靈,下一次長老或執事提名肯定有你的份。

總的說來,我們都相信禱告是基督徒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是神聖的,是塑造靈命的,它是每個基督徒都應該從事的屬靈操練。禱告是信徒來到神面前對付一些屬靈問題的時辰,不應該讓任何其它無關緊要的屬世雜務打擾。和作禮拜比較,人們來作禮拜可能出於各種不同的動機,人們來禱告卻是純粹的屬靈操練。所以,牧師們經常把週三晚間的禱告會看爲教會能力的來源。問題只有一樁--那個週間禱告會可能沉悶非常。

凴良心說,許多禱告會的確是可以讓你悶得要死的。問題出在哪裏?歷世歷代以來偉大的聖徒論説禱告,都記載到當中奇妙的經歷。祈禱應該是信徒十分享受的屬靈經歷才對。詩歌都唱“禱告良辰”(Sweet Hour of Prayer),爲什麽90%的會友感到禱告會是苦口的良葯而不願意吃呢?也就是說,禱告是對我有益,但過程卻不好受?大家不言而喻的結論通常是:不會是上帝有問題,因爲祂是完美的。既然神沒有問題,那當然是我自己有問題!我不願意來參加禮拜三的禱告會是因爲我不夠敬虔,一定是我追求得不夠,或是我愛神不夠,“好”基督徒就是那些參加禱告會的人。到後來我覺得相當有趣的是,星期三晚間的禱告會變成了某種苦行操練。

在Dan Brown寫的小説《達芬奇密碼》裏,那個從邪教來的壞神父身穿一件粗毛布衣裳,很不舒適,甚至刺痛皮膚,表示悔改或刻苦己心的贖罪,這個辦法在一些宗教圈子裏是屬靈操練的一種。我們的禱告會就變得有點像那個東西,讓你每個禮拜都忍受著操練一下,你就是好基督徒。

禱告會這麽不吸引人,教會的牧師們用各種“救亡措施”,試圖使他們禮拜三的禱告會復甦。在積極的方面,他們用作見證的辦法來宣傳,而在消極的方面,引進罪咎感,但更有意思的是附加節目。很多牧師都曉得,他們的會衆對於週間跑來祈禱的興趣不大,但大家還是有興趣去學習聖經的,所以便把禱告會變成了“查經禱告會”,覺得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出席。另外一種辦法是先花一個鐘頭大家一起唱詩,然後分小組分享,最後用15分鐘禱告來結束。這些方法還是有些效用的,但“良藥苦口”的印象並沒有改變---苦口的葯被包了一層糖衣,叫你好吞一點就是。

你如果將禱告會和我們每個星期天的崇拜比較一下:我們有個詩班或者敬拜讚美團隊,他們上臺之前週間至少提前練習一、兩次。牧師呢,大概要花十二個小時預備他的講章。程序表是經過設計的,上面寫的每一項都經過思考和過濾。誰作招待都要事先排定,有的教會還必須經過一定的培訓。這還不說,整個禮堂是為敬拜而精心設計的!燈光、音響、冷氣/暖氣的溫度都預備好,要在敬拜的時候要發揮最佳效用。當人們走進禮堂的時候,會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敬拜的場所,不是一個交頭接耳説話聊天的地方,他來是要敬拜神!那麽,我們是怎樣預備禱告會的呢?大概有16開的一頁紙,上面列舉了需要禱告的事項,就是這麽多啦!

你們各位希望禱告會人數增加的牧師、長老、和執事,當你覺得會友們都不重視禱告會的時候,可曾想過他們在你的行動上也知道,你心中對禮拜三晚間的禱告會有多重視吧?

(...禱告其實有許多種,歡迎閲讀Paul的英文全文About That Prayer Meeting。)

Thursday, October 20, 2011

上帝的榮光住在祂子民中間

上帝的榮光住在我們中間嗎?“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章14節)。這節經文說的是耶穌曾經從天上父神的懷抱降臨世界,帶著神的榮光住在人間。其中“住在我們中間”的那一個希臘動詞σκηνοω(發音Skenoo)“住”,並不是平常我們所知道的用來描述人住在房子裏的那個dwell,而是專門用來指神的榮光降臨在祂的帳幕,與祂子民同在的“住”。

我是如何知道的呢?從信望愛聖經資源網站搜索這個字在新約裏出現的用法,一共只有五處,都在約翰的著作裏。除了“道”住在我們中間,另外幾處都在啓示錄,都是描寫上帝及祂的天使。比如啓示錄7章15節,直譯是“那坐寶座的(父神)要住在他們之上”(和合本翻譯成“用帳幕覆庇他們”),而“寶座中的羔羊(聖子)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7章17節)。這裡的“他們”是指那些從大患難中出來的人。還有啓示錄21章3節: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skenoo),他們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The God himself will be with them),作他們的上帝。

並且,skenoo這個字好像是從希伯來文 שכן 音譯過來的希臘字。出埃及記24章16節說:“耶和華的榮耀停於西奈山;雲彩遮蓋山六天,第七天他從雲中召摩西”。其中和合本常翻譯成“停留”的那個字 שכן發音就是shakan,意思其實是居住,民數記多次說雲彩在會幕上“停住”,都是這個字。出埃及記40章35節,摩西按上帝的指示造好會幕以後:摩西不能進會幕;因為雲彩停(shakan)在其上,並且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帳幕。而出埃及記25章8節和29章45-46節都是耶和華親口對摩西說“我要住在他們(以色列民)中間”。

你如果在網上搜索Shekinah,會有很多關於耶和華榮光同在的條目列出來。Shekinah是猶太人的拉比沿用shakan發明出來的字,因爲耶和華降臨在地上,用能夠看見的云柱/火柱引導祂的百姓,所以猶太拉比著作中很經典地用Shekinah代表神榮耀同在的一個attribute(特性)。

約翰特別使用skenoo這個字來描述“道”,在他那個時代沒有人會錯過上帝同在的意思。猶太人不會錯過,希臘人/外邦人也知道---基督耶穌是父神降臨世界、彰顯出那看不見之神的榮光的明證,起初是施洗約翰作見證,後來是他所有的門徒作見證,最主要的,約翰要在這卷福音書裏就這件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作詳細的見證!

Wednesday, October 19, 2011

救贖:有份於聖父子的親密

不少解經家指出,猶太人讀約翰福音1章1節的“太初有道”,一定會想起創世記1章1節的“起初神創造天地…”措辭。英文翻譯“In the beginning”也很明顯,讓人立即聯想到創世故事的開頭。約翰正是要讀者/聼者知道,他的書卷信息是關乎上帝和世界的故事,而不單是某時、某地、某人的故事。他要講的是造物主在祂所創造、所喜愛的世界中有了新的行動!那個從創世記開始的長長的故事,現在達到了高潮,成就了造物主原本的意圖。

“道”是由上帝的口中所出的話語。這“道”不是別的角色,乃是上帝實現祂目標的手段。在創世的時候,故事高潮是人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而在約翰福音,故事的高潮是一個人的到來---“道”成了“肉身”。N.T. Wright用人口中所說的話來解釋道和上帝的關係:你的話代表了你本人(的意圖),而話語的能力又在你本人之外,造就或拆毀其他的人。像“該走了”,或“你被解雇了”這類的話,都是改變局勢的話,人們聽見就必然有反應和行動的,我們記得這類果效深遠的話語。約翰的目的也許正是如此。上帝的話語立定在天,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祂的話決不徒然返回!

但是約翰借用希臘哲學裏那個“道”(即話語)這個字,可不是說上帝是個哲理神。約翰福音1章1-18節本身是個整齊的交叉對偶結構,它以論述聖父聖子的親密關係開始和結尾,層層對稱,展示了道成肉身,上帝的榮耀住在我們中間所帶來的奇異結果。他說我們所親眼看見過的這個耶穌,就是從起初萬物都是藉著他造的那個“道”,神的兒子來傳上帝的恩典和真理,好棒的工程!可與起初的創造相對比。

生命和光是在這“道”裏面,這世界卻不接受。在創世記,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而現在神的兒子來了,又一次說“要有光”,於是把光帶進了祂新的創造裏面---這新的創造就是祂所救贖的民。約翰福音整卷書記載的,就是光照在黑暗裏,如何遭到法利賽人和文士、祭司拒絕的故事,只有領受的人嘗到上帝豐富的恩典和真理。

約翰福音序言的中心就是全卷書的主題,1章12節: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這是最令人興奮的---誰都可以成爲神的兒女,成爲新造,只要信。至於如何“信他的名”,約翰在後面有詳細説明。上帝導演的偉大戲劇---上帝和世界,耶穌和以色列,彰顯了那看不見之神的“道”的故事,直到今天還在尋找和邀請人,包括你和我來參與。約翰爲什麽仔細寫下聖父聖子的密切關係?因爲聖靈告訴他說,從亞當起我們都從中失落了。

Monday, October 17, 2011

轉發:究竟是中國富還是美國富?

這是國内一個朋友用電郵發給我的,他們專門收集了一些政府辦公樓的照片,加上幾張百姓的生活照:


Slide 1: 究竟中国富 还是美国富??!
Slide 2: 以下的大部分内容是最近网友间互相传播的, 我有一个老师理清女士刚从美国回来之后感触颇深,她对此项进一步修改完善了一下, 增加了部分在美国的见闻和一些资料, 特供网友交流思考。海澜文化加以发行传播。 海澜文化教育投资 ( 东莞 ) 有限公司 幻灯制作: 吴群学 修改配乐: 李树山 背景音乐: I See You

哪个是美国白宫? 美国国会大厦 这就是华盛顿最雄伟的建筑了! 美国白宫(White House) 这个著名白房子很普通!
美国白宫大门
闻名世界的哈佛商学院 位于波士顿郊区,这就是大门了!
美国德州Manor市政厅,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公共厕所。
再看看老美的市政厅..... 美国佛罗里达州宝石岛市政厅,这简直就是中国哪个村的村委会!
加州coachella市政厅....... 旁边的中餐馆好像都比它大!!!
德州orangecity市government这个还不错嘛,看着像中国某个暴发户的别墅,不知道宽带入户了没有?
印第安纳州Laporte市市政厅, 简直就象中国陕北的窑洞!!
伊阿华州Marion的市政厅,和北京五环外的平房差不多,要在北京的话早就被拆除了!
夏威夷的州government大楼,还不如美国很多停车场大,一点都不和当地优美景色相配!
华盛顿州newport市市政厅,哎 ~ 美国人看起来真是又穷又寒酸啊!
这个是北卡州的一个市政厅,还有一个穷的揭不开锅警察局(左) 都来市government挤一块地儿。
明尼苏达州 government,要不是有面国旗,还以为是个图书馆 ...
美国科罗拉多州市政厅,他们穷的要死,1907年的建筑用到现在 ...
缅因州拉莫尼市政厅,相当于中国的苏州大小,也太寒酸点,还不如江浙一带农民的小洋楼气派!
美国麻省government楼,很别致噢,规模也就象个小教堂 !
美国田纳西州拉菲特市市政厅, 怎么看都象个当地的汽车加油站!

Slide 20: 美国真穷!看咱中国!!有多牛!!!
河南焦作市委大楼,气势磅礴,环境优美,视野开阔!
湖北一个县的政府大楼!( 据说是挪用的三峡工程迁移老百姓的安置费 )
杭州余杭区的政府大楼 同样是国旗,咱们的五星红旗在照片里咋就这么小呢? 美国佬的星条旗在照片里咋就那么大呢?! 国旗高还是大楼高?
杭州拱墅的大楼和杭州的景色一样迷人,在这里面上班一定很惬意!
湖北兴山县政府大楼挺拔百米,看这气势!看看人家中西部山区县政府的大楼!
福建漳州市鱼峰区的政府大楼,这里真称的上“世外桃源”了!
河南长垣县政府大楼占地百亩,人均办公面积50平米 ... 不知道怎么搞的 ……
广东顺德地区的某政府大楼,广东年年缺电!
武汉江汉区政府大楼, 双子大楼,交相辉映
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大楼.... 浦东的房价也是很贵的...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政府大楼,里面很豪华,面积也超大,对面的广场比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设计本身是五星级以上的酒店的,当时报中央的时候也说是盖酒店,可是后来就变成政府办公楼了?!
云南省昆明市的五华区区政府大楼位于昆明最繁华的地段,一面看象塔,一面看象帆,真够艺术的 ...
河南洛阳是个人均月收入不足千元的城市,看看灯火辉煌的政府大楼!
为了让公务员上班方便,为了洛阳的飞速发展,所以一定要给他们在政府大楼旁边建个公务员小区!
深圳市的政府办公楼,总造价21亿!里面装修一角,是不是超豪华啊~~ 中国最现代化的建筑之一:太阳能楼顶用的是太阳能,据说是为了节能,要节21亿估计要几百年!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位于北京地价最高的 CBD 黄金地段!
北京房山区政府大楼,这个算是个比较穷的区...门前竖立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这就是他们为之服务的人民:看看中国真正的贫穷!
Slide 39: 孩子们为什么没有教室 ?!
Slide 40: 同样都是纳税人的钱,花在了什么地方? ? ! ! !

Slide 41: 美国的公务员和中国的公务员有什么不同?
Slide 42: 楼牛人也牛!!中国公务员也比美国牛!前呼后拥还有专人打伞!!
Slide 43: 布什刚下飞机,什么破伞,怎么也没人管, 这种事发生在中国,不知多少人要被撤职 …
Slide 44: 去迎接客人还需要给女士打伞! 这个总统有什么当头,还没中国的村支书威风吧?
Slide 45: 招待元首的最高礼遇!

Slide 46: 美国高楼大厦很少, 美国的环境比中国好很多。 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却不允许捕鱼?!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 因此每年吸引了世界各地 700 万游客!
Slide 47: 美国的环境和老百姓!
Slide 48: 中国的环境越来越差!中国的垃圾越来越多,其中也有大量来自美国的垃圾!
Slide 49: 每一个中国人, 面对中国与美国的不同,你的感想如何呢?贫富差别?文化差别?观念差别?还是 · · · · · · ? The End

Friday, October 14, 2011

解經中的東方文化因素

我們都知道耶穌講了不少比喻,解釋那些比喻牽涉到文化差異的問題。有人覺得耶穌沒有講什麽神學,保羅纔是神學家。這是因爲我們頭腦中就是把神學當作一些高深的哲學理論概念,談論屬性或者給出道德命題等等。Bailey博士曾經指出,路加福音16章耶穌所講的三個比喻就是基督論的直接表達,請看基督救贖的大衆神學表達一文。聖經的文化背景比較接近中國的文化背景,尤其是舊約,而新約有一部份書卷是針對希腊羅馬文化背景的問題寫的,所以我們不必戴上西方文化的眼鏡來理解聖經的。(本文内容取材于Bailey博士的Peot & Peasant and Through Peasant Eyes。)

Bailey博士認爲所有的耶穌比喻裏面表達出來的神學/神觀,都是在歷史的特定時代講給特定文化、特定人群聼的。如果想要準確地了解,我們必須重新認識第一世紀的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地區基督徒看見他們自己的文化反映在那些比喻中,直接就能明白講者/作者的意圖,可教會的文化基地不再是巴勒斯坦時,聼者就難免把那些比喻看成是外國故事了。怎樣解決這個文化差異的問題呢?教會世世代代曾經用過的辦法包括寓意化、本地化、普遍化、接納讀者、以及灰心放棄,簡單介紹如下。

早期教會的神學家俄利根用寓意法(靈意法),將舊約新約經文的每個故事細節,統統解釋成在字面之外還象徵著一定其它意思或道德教訓,於是否定了文化在解經上有任何角色。用寓意解經的方法,幾乎任何比喻都可以引進任何教訓,被後來的聖經學者駁斥得體無完膚。

第二種方法是被大家不知不覺用的,叫作本地化(indigenize),就是假定第一世紀的人想法和自己一樣。比如在第一世紀的中東農村有人半夜叩他鄰居的門,那是什麽意思呢?大概和我們現在有鄰居來叩門一樣吧?這類的“合理假設”或“自然肯定”是未必正確的,因爲對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合理或自然的事情,對其它地方的人未必合理或自然。比如浪子回頭的故事,那位父親一聽見兒子說道歉的話,立即吩咐僕人去拿袍子、鞋子、和戒指來。可是Alfred Plummer的解經就要把這個故事解釋成二人回到家裏之後,父親吩咐僕人如此這般。爲什麽呢?因爲他想象一定是那位父親自己跑去迎接浪子,沒有僕人們跟著。他到哪裏去吩咐僕人呢?一定是回家以後再説嘍。不對,Bailey博士說,Plummer把自己的文化處境讀進了聖經,而中東的聼者自然會假定僕人們是跟著主人跑過去的。

第三種方法假定所有的文化基本上都差不多,叫做普遍化(universalize)。你想嘛,所有的人都明白父親、兒子、鄰居,所有的人都經歷過生離死別和患難等等,所以學習中東文化對於了解比喻並沒有什麽特別重要的地方。這倒也是,所有的人都有共同的人性,都有同樣的問題要解決,可是表達和討論這些問題的方式可能很不相同。普遍化就導致實際上的本地化,說所有的人都用同樣方式思考,意思其實是所有的人都和我用一樣的方式思考。

第四種方法接納讀者按照自己文化處境特點對經文作不同的解讀(existentialize),其實是把解經的討論轉移到釋經方法的討論。解經(exegesis)和釋經學(hermeneutics)有什麽不同呢?釋經學研究詮釋的理論,不僅看經文本身,還注意詮釋過程中人的主觀因素等等,而解經是實際的、具體的解釋。不是說釋經學不重要,可是在討論一段經文對現代人的意義之前,我們需要了解這經文對歷史上它的第一代讀者是什麽意義。

還有一個“放棄法”,認爲有些聖經根本無法解釋,有時間上的鴻溝嘛。我們怎麽會知道20個世紀以前巴勒斯坦農民的世界呢?太古老遙遠啦。耶穌和他的聽衆屬於東方文化。耶穌講那個不義管家的比喻到底是什麽意圖?從西方的是非觀來看怎麽也講不通。我們中國人倒是可以理解,人情關係和面子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手段和錢財,那個管家的確聰明。說得實在些,如果有人能夠來幫你省一大筆錢的話,你難道不在那人遇到難處時接濟一下?

Bailey博士提出“東方解經”(Oriental exegesis),用三個工具來尋回解經中失落的東方文化的因素:一定要了解當時的文化---保守的中東農夫文化,看看耶穌的比喻在他們的場合裏是什麽意思;查看東方教會所翻譯的一些古老聖經版本,比如阿拉伯文的聖經;參考同比喻内容有關的其它古代文學作品。這三個工具要和其它的聖經研究工具一起使用,就為解經帶來文化的亮光。

Tuesday, October 11, 2011

上帝為怎樣的事發怒?

我們一向都聽説上帝對人的罪很憤怒。比如亞當夏娃違命吃了禁果,上帝憤怒地把他們趕出伊甸園。又比如在末後審判的時候,啓示錄說上帝忿怒向一切有罪的人發出來,將他們丟入火湖。可是仔細查看聖經,搜索關於上帝忿怒的描述,看前後文,似乎都是朝著悖逆耶和華、或拒絕接受神兒子愛心恩典拯救的人,而不是因爲人的道德不完美。聖經上什麽地方說過上帝的屬性使祂對人的罪很忿怒呢?歡迎提出經文來研討。我今天看了看摩西五經、福音書、和啓示錄,結果記在下面。這篇文章是接續神的羔羊到世上來的目的那一篇。

在創世記中,所有的發怒都是描寫人,不是描寫上帝。該隱發怒、以掃發怒、雅各發怒、他兒子們發怒殺了示劍全城的人,還有法老惱怒他的酒政和膳長。但是亞伯拉罕對耶和華的使者祈求“不要動怒”,給我們很深刻的印象---上帝會發怒。我仔細看亞當夏娃得罪上帝的故事,裏面沒有寫上帝發怒,至少沒有用這個詞。上帝吩咐亞當不要吃分辨善惡樹上的果子(創2:16)。你看,關係好的時候不用發命令,只要“吩咐”就行。亞當夏娃選擇信任蛇過於信任之後,神大概會傷心,祂說的那幾句話包括“你在哪裏”?“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你作的是甚麼事呢”?“你必受咒詛”是對蛇說的。“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和“你必終身勞苦”我們可以想象是憤怒吼叫而說的,但是和前面的詢問、後面又用皮子給他們做衣服穿的情形合不上。我曾寫過一篇“不負責任的亞當”,歡迎參考。

聖經中第一次記載上帝發怒,是耶和華向摩西發怒。當時摩西再三推託,不想去帶領以色列百姓。“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出4:14)!你以爲如何?我看摩西悖逆的後果不嚴重嘛,他顯然得到了饒恕。後來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華唱歌頌讚祂的作爲時,形容上帝“大發威嚴,推翻那些起來攻擊你的;你發出烈怒如火,燒滅他們像燒碎秸一樣”。我們看到上帝發烈怒,對象是埃及法老的軍兵車馬。上帝的百姓道德完美嗎?當然不。可是上帝為了亞伯拉罕的緣故揀選和拯救他們歸自己。

摩西在西乃山向百姓頒佈上帝的律法,精神是要大家彼此和睦相愛。其中有威脅的話:“不可苦待寡婦和孤兒;若是苦待他們一點,他們向我一哀求,我總要聽他們的哀聲,並要發烈怒,用刀殺你們,使你們的妻子為寡婦,兒女為孤兒”(出22:24)。此處上帝的怒氣是對著不聽從祂話、苦待他人的人,哀求的人卻受到袒護。上帝注重關係!這裡並沒有說哀求的人行爲必須完美,所以你我都有希望了,挨欺負的時候就去到上帝面前哀求祂!

上帝借著摩西向百姓頒佈的這些律法尚未傳達的時候,百姓已經把金牛犢造出來了,因爲他們見摩西遲延不下山。這時耶和華和摩西有一番對話,其中說“你且由著我,我要向他們發烈怒,將他們滅絕,使你的後裔成為大國”,說完以後容許摩西懇求請上帝轉意。“於是耶和華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他的百姓”(出32章)。第一,上帝忿怒的對象是接受了豐富恩典的悖逆百姓;第二上帝顯示出十足的恩慈。按祂至高的主權和能力,上帝是不必告訴摩西的,只要事後對摩西解釋一下就成了。因爲摩西下山走近百姓看見牛犢,又看見人跳舞就發烈怒了。他完全理解上帝的心情。經上記載這件上帝本來發怒卻沒有懲罰悖逆愚蠢百姓的事件,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上帝顧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子孫,看重所立的約,而不是祂的忿怒。摩西因此鄭重寫道:“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34:6,民14:18)。我們傳講出埃及記32章這個著名故事的時候,要記得上帝“不輕易發怒”的教訓,不要反過來,用“我要向他們發烈怒”這句話來印證上帝愛發怒。事實上,所有上帝的這類警告(例如利26:28)都屬於引導勸誡,不説明上帝愛發怒。也許有些人只懂得發怒的語言,不發怒就不明白,--這是人類墮落的結果。

在利未記的各種獻祭的典章中,獻祭的目的從來沒有說是消除上帝對罪的忿怒,至少沒有明確這麽寫,詳細可以閲讀神的羔羊來到世上目的是什麽一文。在民數記“利未人要在法櫃帳幕的四圍安營,免得忿怒臨到以色列會眾”(民1:53),是指必須將耶和華分別為聖這件事。人不可隨意進到上帝面前、否則有危險的觀念,是當時的以色列民與鄰國的宗教文化相比較而能夠明白的,並非摩西的發明。請你參閲祭司袍上的鈴鐺一文,用“忿怒”來描述敬奉的違規事故是百姓所能夠明白的語言,但這並不是耶和華獨有的忿怒,古時近東其他神明都是如此---有罪/不潔的人必須遵循適當禮儀才能進到所拜之神明的面前。

民數記11章記載了好幾件耶和華向以色列百姓發怒的事件,不過我提請你注意,在曠野的這些人不都是神的選民。從第一次被數點的人中,只有兩個支派和利未人是神的選民,其他支派只有二十嵗以内的人是神的選民,其餘都悖逆,所以耶和華發誓他們不得進入迦南(民14:26-35)。我這樣說有申命記5章2-3節為証:“這約不是與我們列祖/父老們立的,乃是與我們今日在這裡存活之人立的”。(詳細分析請閲讀“在曠野的以色列民都是神的選民嗎”一文。)不少基督徒不分青紅皂白地接受關於曠野那些不信的百姓的經歷借鑑,以爲上帝可能也會對自己如此發怒,他們把事情搞混了。在這個亮光下看,16章“全會眾”為可拉事件發怨言,耶和華用瘟疫殺了14,700人,25章以色列人為了巴力毗珥和摩押女子行淫亂,耶和華用瘟疫殺了24,000人,上帝的怒氣一定都是向那些不屬於他子民的人發的。

民數記12章記載耶和華向亞倫和米利暗兄妹二人發怒而去,害米利暗長大麻風好幾天,関在營外。摩西、亞倫、米利暗都被上帝發怒過,最後都沒能進入迦南,可是他們還不屬於屍首倒閉曠野的那批人。上帝使用他們帶領百姓,也用“發怒”來指教他們。在16章,利未的子孫可拉和流便支派的兩個族長一起對摩西發怨言,耶和華向他們發怒。可是真正遭罰的好像只是流便支派的那兩個族長,耶和華使地開了口子,把他們和他們的家眷都吞下去了。這件事發生在流便支派的營地(民16:25),而可拉的後裔不僅還在,末後還繼續寫了不少頌讚詩歌,因爲他們是被揀選親近和服事耶和華的人。從摩西、亞倫的經歷來看,上帝向他們發怒並非是因爲他們的道德行爲有什麽其它的不完美,乃是為教訓百姓聽從信靠祂,同時也充分展示出上帝的恩慈。

我想說的是,上帝的憤怒是向那些經歷了祂的神奇拯救卻一再不滿,要離開摩西自立一個首領囘埃及的人(民14章),但他們二十嵗以内的兒女(出埃及以後一年第一次數點時)是上帝的選民,還有迦勒、約書亞所代表的兩個支派。神看顧祂的子民,卻在花了39年在曠野用各樣災禍將那些不屬祂的人逐漸除滅了,因爲他們不斷地悖逆。聖經上記著說,第二次數點百姓的時候,沒有一個從前抱怨的那些人還活著(民26章),十個支派中60嵗以上的人統統倒閉曠野!

在福音書裏,耶穌從來沒有直接說上帝對人的罪很忿怒,他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不過在他講的兩個比喻裏提到主人/王的大怒。一個是馬太福音18章那個被主人免了一千萬銀子的人不肯免他同伴虧欠的十兩,“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交給掌刑的”是什麽意思不太清楚,不過他被主人稱爲“惡”。耶穌說寓意就是“你們各人要從心裏饒恕你們的弟兄”,好像天父一樣。那個不肯免他同伴10兩銀子的人我們恐怕都難以理解:他是不相信自己真正被免了債還是什麽?似乎只有這一樣解釋。當然,有神學家說我們虧欠上帝很大一筆道德方面的債務,這個我現在發現有待探討,同意此命題的人歡迎您提出經文,我們來學習。

另外一個比喻是在馬太福音22章,路加記載了同一個故事(路14章),那些原來答應來參加兒子婚筵的人都找藉口不來,“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王就大怒,發兵除滅那些兇手,燒毀他們的城”。王代表了上帝,看來祂發怒的對象是那些拒絕天國的邀請、殺害他僕人的人。動怒之餘,就把恩典賜給一切願意接受的人!至於那些被邀請客人的道德,耶穌連提都沒有提。不過馬太說有個人與衆不同,不穿禮服,王問他爲什麽,那人無言可答,被丟在外邊的黑暗裏。有一種解釋說禮服代表人受到天國邀請以後的好行爲,我認爲根據不足,還不如說是穿戴一個新的身份(身份即自我觀,詳細解釋請參考上帝的恩典:被召的人多一文)。

馬太和路加都記載了施洗約翰對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說的一句話:“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太3:7,路3:7)?施洗約翰爲什麽對願意悔改受洗的人這麽不客氣?但“將來的忿怒”應該是指上帝在末日要施行的審判。耶穌也提過上帝末後報應的震怒(路21:22-23)。啓示錄中詳細描繪了上帝(坐寶座者和羔羊)在審判的日子,我仔細讀後有理由相信,祂所有的忿怒都指向有意追隨撒旦、抵擋殺害眾先知和眾聖徒的人---那些人絕非小小不然道德不完美者。

馬可記載了兩次耶穌惱怒:一次是對那些想要控告他醫治病人是犯安息日的人(3章5節),另一次是門徒阻止人帶小孩子來讓耶穌摸(10章14節),兩次都不是因爲人的道德不完美。耶穌這個完全代表天父上帝心意的人,在福音書作者的筆下並沒有常常地譴責人的罪惡,反倒接納他們,和他們一起用飯。只是他譴責法利賽人和文士,以及所有拒絕相信的人,毫不留情。

約翰福音是啓示父子聖靈奧秘最完全的一卷書,裏面只有一處提到上帝的忿怒:“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the unbelieving one)不得見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3:36,詳見“不信從的罪”一文)。約翰寫得很清楚,在上帝全盤的救恩計劃裏,動力是祂的愛。我希望你好好看一下,似乎只是不信和拒絕祂的愛,而非隨便別的什麽罪,使上帝的震怒臨到人身上。

Monday, October 10, 2011

神照祂的恩典和我們的三重關係

上一篇文章我介紹了拉納爾的實用三一論(Econimic Trinity)。他主張說實用三一論就是内在本體的三一論,沒有另外一個抽象的、描述位格之間關係的形而上學的三一論,只有上帝藉聖經啓示出來的、救恩歷史所描繪的三一論。我們至少可以透過思考恩典的教義,來清楚證明這個原理。本篇仍然是從拉納爾(Karl Rahner)的Trinity那本書取材、翻譯。

父、子、聖靈與選民的關係是名符其實、我們可以經歷和描述的關係,而不是個專門架構起來、別處沒有的抽象關係。這個命題在神學上是自由、釋放而且是無法否認的,我們把它作爲我們的預設。現在,我們要來證明,這個神與人的關係是三重的、真實的,不是某種經院哲學式的巧辯:

父、子、聖靈各自以不同的風格特徵與人交流,白白地施恩典給人。這種神與人的三一式交流是上帝恩典的基礎,也是三一神在永恒裏的本來意願。神以祂自有永有的恩典(uncreated grace)“内住”在人的裏面,不僅理解為神的屬性向人溝通,更主要的是指一份自由的行動。人際之間怎樣如此交流溝通,父、子、聖靈之間也按照他們各自的獨特性如此與人進行交流。

假如父、或子、或聖靈和選民之間的交流並不是透過神的另外兩個位格來進行,乃是直接的交流,那麽就是説,神的每個位格在思想上都與同質同榮的另外兩位並不相同。父、子、聖靈與人的交流是同一個神以三個不同的存有作出自我表達。聖父將祂自己給我們作父親,與我們相交就好像與祂自己的兒子相交:用愛彼此歡迎和接納、互相吸引、互相歸回。聖靈叫我們能夠體會、理解這種愛的關係,明白自己成了愛的對象。

神用這父、子、聖靈的三重方式與我們交流,是白白的恩典關係,與三個位格之間的交流方式相同。神的自我表達可不是看人下菜碟--祂不是用另外的方式和人交流。祂的形象、樣式只能描述為恩典和愛。

反過來看,神的自我表達並不是透過祂無所不能的有效因果關係,間接地給人某種有限的受造現實而已。基督向我們啓示出來的是這樣一個絕對的奧秘:祂對人的自我表達是真正的自我表達,是以絕對的言辭作出絕對愛的委身。用因果關係的話說,神實在是在最嚴格的意義上把自己的恩典給人。

聖經的啓示告訴我們,神如此的自我表達有三重方位。神那至高的、不可理喻的、持續不停的自我表達原原本本地被接收,彰顯出神自己發出的真實。神意志的表達使人有愛的回應,而不是把這交流溝通降低到純粹的創造被造層次。

我們必須避免兩種誤解。一方面神這三重交流的自我表達不應該解釋為純粹的語言溝通流露,好像父、子、聖靈沒有區別一樣。在救恩歷史中,父子聖靈的區別是實實在在的。神自我表達的源頭,祂所表達出來的接納,並非毫無區別的字句。也就是說,基督徒信心生活所理解、聖經所見證、父神、道、和聖靈所見證的,都指向一個真實的區別 ,即爭辯退讓式的協商表達。另一方面救恩歷史展示出神的道和神的靈聯係是如此密切,其間的協商溝通絕不是創造-受造式的。受造式的交流其實表現不出神自己的交流。

我們所信的見證了實用三一神,神的自我表達是真正三重的。形態論是錯誤的,神在我們中間並非創造出中保或世界超級勢力來和我們交流--那基本上就是亞流主義,會廢掉真實的父、子、聖靈自我溝通,將基督的末世拯救降低為永遠有附帶條件的事情,與人的溝通也只剩下差派先知僕人、差派天使、或新柏拉圖認知式的自上而下的光照。神與我們的三重關係是按照基督的等次,父子聖靈如何交流,祂與我們就如何交流。

Saturday, October 8, 2011

神的羔羊來到世上目的是什麽?

施洗約翰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譯:背負)世人罪孽的!

這裡的罪是單數,所以應該是指罪的狀態---不宜進到神面前的狀態,詳細請讀罪的行爲、罪性、與罪的狀態一文。我曾經詳細解釋過αιρω那個字,是個多義字,既可以當作“除去”的意思,又可以當作“提起來”或“擧起來”的意思,詳細可以看“天父怎樣辦理不結果子的枝子”一文。我認爲在約翰福音1章29節,無論這個字理解為“除去”還是“拿起來/擔當”,都離不開舊約獻羔羊為祭的預表。施洗約翰不是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不良行爲,恐怕也不是說除去世人的“罪性”,只能說除去一個不潔的狀態。

祭物可以除罪,意思是除去世人的一個不潔狀態,讓人可以被神悅納。那個不潔的狀態並非一定是犯了道德方面的罪過,一個人摸了不潔的物,無論是不潔的死獸,是不潔的死畜,是不潔的死蟲,或摸了別人的污穢,他卻不知道,就成了不潔,就有了罪。這樣的罪連同其它的大小過犯,獻了贖罪祭之後就除去了(利未記5章)。

按照利未記的典章,一年一度的贖罪日那天與平時的獻祭有所不同。那天以色列的會衆要取兩只公山羊,一只羊為大家獻為贖罪祭,把羊的血帶入幔子內,行贖罪之禮儀,另一只羊祭司要兩手按在羊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把罪都歸在那羊的頭上,然後送到曠野去。這羊要“擔當”他們一切的罪孽,帶到無人之地(利未記16章)。

總的說來,神的羔羊意思是神自己為子民所預備的,要除去人的罪。後來的神學家把上帝對罪的忿怒加進來,可是從利未記的典章中我們是看不見上帝的忿怒的。所有的獻祭典章都沒有提到獻祭目的是消除上帝的忿怒。只有亞倫兩個兒子因爲獻凡火而死在耶和華面前的事件,可以解釋為上帝對他們的罪很忿怒,但聖經裏並沒有明確這樣說。“我在親近我的人中要顯為聖(I will be sanctified);在眾民面前,我要得榮耀”(利10章3節),摩西所傳耶和華就那件事所說的這話,應該理解為上帝必須被尊為聖,he is to be honored,or to be treated as sacred。換句話説,人不可隨意進到祂的面前,必須按照典章禮儀所規定的。

人不可隨意進到所拜之神的面前,這一點在摩西時代的中東文化和宗教中是很常見的要求。從埃及到迦南,人們朝拜各神要求不甚一樣,各有一套規矩禁忌,違反者招致禍患咒詛。以色列的百姓所敬拜的是真正的造物主,犯禁忌被擊殺幾乎可以説是許多百姓内心所預期的---他們只是在自己的文化處境之内,將自己所拜的神與其他的神相比較而已。試想,假如我對神的認識是祂越尊大和真實,我冒犯祂就越危險,對耶和華豈能隨意冒犯而不受罰呢?這和祂是不是個喜歡發怒的神一點都沒有關係。事實上摩西反復説明神不輕易發怒,祂重視救贖和挽回,要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亞倫的兒子不幸干犯上帝致死,明確解釋了分別為聖的原則,是當時的百姓所能夠明白的,上帝忿怒反倒沒有說。可惜好多人不信上帝的寬厚仁慈。

所以,從中東的文化歷史來看,早先“罪”的概念和“惡”的概念是分開的,後來恐怕是到了希臘文化流行的時期這兩樣才合併起來,到了新約時代,人的罪大都指不良行爲,而且用眾數的罪(sins)來表達,中文是翻譯不出來的。但是我們看到羅馬書裏許多單數的罪(sin)最好理解為一個狀態,即利未記中所顯示出來的不宜來到神面前的那個狀態,耶穌為我們除去的就是那個罪的狀態,讓我們可以蒙上帝悅納。神的羔羊來到世上除去世人罪而不潔的狀態,宣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到來。請看下列單數“罪”的用法,都表明不是行爲,而理解為狀態比較好。(人心裏面的狀態可以稱爲罪性。)

羅馬書3章9節:猶太人和希臘人都在罪惡之下。(大家都在一個狀態之下,不宜到神面前)

羅馬書3章20節:律法本是叫人知罪。(不是知道各種行爲,而是知道觸犯了上帝的規定這件事)

羅馬書5章12節: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罪是單數,還帶了定冠詞,當然不是某個特定的罪行入了世界,恐怕也不是指罪性開始在人間遺傳下來,乃特指罪的狀態進入世界,即與神隔絕的狀態。)

羅馬書5章12節: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單數的罪,沒有律法就不算罪的狀態。7章8節沒有律法罪是死的也相同)

羅馬書6章1-2節: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麼?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過去式)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凡是人能夠在其中的只能理解為狀態;在罪上死也不是行爲,最好理解為已看自己向罪的狀態死了,10-11、18、22節同)

羅馬書6章7節: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死人是脫離了the sin,那個罪的狀態)

羅馬書6章12節: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擬人化的單數罪,不應理解為行爲,也可以理解為罪性。14、16、17、20節同)

羅馬書6章13節: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肯定不是獻給罪的行爲作器具,此處也可理解為罪性)

羅馬書6章23節:罪(the sin)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此處罪是帶定冠詞的單數名詞,應理解為那個罪的狀態,而不是許多錯誤行爲。

羅馬書7章8節:罪(the sin)乘著機會…發動。(此處最好理解為罪性,不可能是指行爲)

羅馬書8章2節:(聖靈的律)使我脫離罪(the sin)和死的律。(不是脫離罪的行爲sins,乃是脫離罪性或罪態的律)

Wednesday, October 5, 2011

Cupertino的槍擊案嫌犯是怎麽囘事?

今天上午剛要陪我婆婆出去散步,接到一個電話是社區的警察打來的,其實是一部留話機通知挨家挨戶居民,有攜帶武器的人在附近某某街區徒步逃跑了,請大家注意防範,遇到就報警。我只聽見這人是個黑人,身高多少年齡多少我見到也不會看出來的。既然如此,我就把手機帶著,萬一碰見可疑的人就打911。出門東張西望,周圍太平無事,不過走到後面一條街的時候,竟然有個警察站在一部卡車前面,在打開的車頭蓋那裏對著他的對講機説話。

後來打開電子郵件時看到教會發來的通知“請注意門戶安全”,説是在Cupertino水泥廠發生了槍殺案,之後嫌犯逃到某某街區,與我在電話中聽到的信息一致。到吃完中飯的時候,我在網上看到地方報紙的頭條新聞,嫌犯殺死了3個人,傷害了7個人。照片上警察包圍了某個街區,正要上門搜查。最令人吃驚的是,這個嫌犯是個平時你絕對想不到會開槍殺人的人。

Shareef Allman 45嵗,曾在社區的電視臺製作“Real 2 Real”節目,是個大力主張非暴力解決衝突的調停者。電視臺的執行督導聽説Allman成爲警察目標以後表示難以置信。這個Allman還寫過一本書《奇異恩典》,目的是裝備婦女防範家庭暴力。他現身說法地見證說,“I'm a father and raised a daughter from birth, and growing up in that type of environment and seen men abuse women, I said I can do something as an individual to make a difference.” Allman的鄰居說他平時是個很開心隨和的人,大家怎麽也想不出是出了什麽問題,這人怎麽會好像忽然變成另外一人,開槍殺人。他作爲“Real 2 Real”節目主持人,常常訪談不同的人,鼓勵青少年彼此和睦。

我猜想Allman是患了憂鬱症。不要以爲憂鬱症患者都是到處告訴人自己很憂鬱,有一部分人的不良溝通模式就是假裝、逃避、和掩藏,他們在憂鬱症發作的時候仍若無其事一樣地工作,假裝一切都好,只有最了解的人看出這人許多的判斷失誤、緊張、易怒、閲讀能力下降、睡眠模式反常等等症狀。這些人決不把内心的焦慮告訴別人,反倒退縮和中斷溝通,可是細心的人會看出記憶力明顯下降,頻頻採用不良的溝通模式等等問題。別看Allman作節目主持人,可能在鏡頭前嘻嘻哈哈,打岔逗樂,他可能内心倍感孤單哩。

我曾經認識一個人正是這樣,外表看上去好端端的,用現身説法的方式教導別人憂鬱症的感受怎樣,以及如何辨認。他說很多患憂鬱症的人不知道自己是患了憂鬱症。可是輪到這人自己遇到壓力和危機時,卻不肯承認自己的種種壓力反應是因爲憂鬱症復發。他惟恐別人說“你教導健康心理的人怎麽自己會有憂鬱症呢”?忌疾諱醫,遲早有一天問題要暴露出來,因爲隱瞞是處理危機最笨的方法。我不知道Allman是否知道自己患了憂鬱症,他如果不知道就不會去找醫生治療,直到事發。他如果知道卻隱瞞自己的抑鬱,他就是害了自己。

憂鬱症的症狀包括:無法睡眠或睡得過多;身體總是疲倦,提不起精神;工作熱忱消失,原來有興趣有動力去做的事情失去動力、成爲一個負擔;容易忘記事情,甚至忘記重要的事情;增加或減少食欲,因而增加或減少體重;注意力不能集中,判斷失誤增加;閲讀理解能力下降;頻繁使用不良的溝通模式(在壓力下發怒、説謊、打岔、或冷淡和中止交流溝通);變得容易發怒或容易緊張;莫明其妙的頭疼、心跳、或其它不適;價值感低落;常常想著死亡的事,或有自殺念頭。請留意,至少25%的人在壓力下是不披露内心的,你只能從外觀察,勸他/她去看看醫生。請別把患憂鬱症當作沒有信心的表現,詳細歡迎閲讀基督徒與憂鬱症一文。

Tuesday, October 4, 2011

處於顯要高位該怎樣辦?

星期天在英文堂聼了一篇道,覺得很不錯,對我有鼓勵,決定寫下來分享。

經文是創世記41章的故事:約瑟為埃及法老解夢,被法老認出是“神的靈在他裏頭”,提拔為宰相。之後他努力工作,七年為法老積存糧食,荒年到來時仍然有糧,天下各地人民都來埃及糴糧。阮牧師歸納出幾點功課:

一是要認識能力、福分的源頭是來自上帝。約瑟會解夢,並且以此出名,他卻告訴法老“這不在乎我”,是神的啓示。這是很實事求是的, 並非故作謙虛。有些專長可以培養出來,但誰能說解夢的能力是學習或鍛煉出來的呢?即使是能夠培養鍛煉的專長,上帝若是不給機會或能力也不行。

二是要勤快做工。約瑟不是空領榮耀頭銜,乃是在上帝給的七年當中巡行埃及全地,安排糧食的積存保管,預備荒年到來。他把所有的才幹、智慧、精力都毫無保留地用上了,發揮出工作的潛力。

三是忘記過去、努力當前。從約瑟兩個兒子的名字我們可以知道,神讓他忘了一切的困苦,使他在受苦的地方昌盛。其實不是忘了,乃是饒恕和看淡,let go,把注意力放在神同在和經歷祂的恩典上。人如果住在自憐和苦毒中,豈能好好發揮自己的資質潛能、用心在工作上呢?人生遇到困難是平常的事,勝過困難的卻是得到人生的真智慧。

四是按照人的需要分糧給人。由於辛勤工作的結果,約瑟手上握有人家活命所需要的基本資源,到了時候,這些資源就成爲受歡迎的物品。糧食在不缺乏的時候隨便丟棄,不值什麽,在需要的時候就成爲比金銀更寶貴的東西,因爲其它物資都不能填飽肚子。一個人良好的品格在平時也許不受重視,到了關鍵時刻卻是頂天立地的因素,上帝一定讓那些平時看不見的東西顯露出來。

我想,處在顯要高位的人應該從約瑟學功課。注意別濫用人家的信任,別只為自己求好處而損害到他人的益處。因爲上帝記念的不僅僅是你,還有你周圍的人。

Sunday, October 2, 2011

大陸新移民須知

俗話説“到什麽山,唱什麽歌”,意思是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就需要學習新的規矩,適應新的環境。前兩天在號角月報上看見一篇“寫給新移民父母與學子們”的文章,祝願新移民在美國落地生根、安居樂業,也奉勸大家在新的國家做個堂堂正正的公民。我馬上想到中美文化環境的不同,不妨把内容轉載如下。

文章提了七點勸告。一是誠誠實實在美國社會是首要的價值觀,好多事都不能用請客送禮走後門辦妥,學業功課千萬不可請人代作或上網抄襲,只能好好努力,靠真才實學成功。我想起一位青年團契的輔導曾經問我,有沒有為孩子考試不作弊禱告,因爲她輔導的學生都是移民,考試作弊似乎是很普通的試探。我的孩子是北美出生的,從幼兒園就開始接受教育,把誠實努力當作理所當然。我回答說從來沒有聼孩子們提起考試作弊的問題啊,再説北美的教育體制注重平時的作業,考試分數只佔很小的總成績百分比,得滿分或不及格都不會大幅度影響成績。回家問我女兒有沒有同學在考試的時候作弊,答曰不知道。她說每年統考的時候鄰座同學都發給不同的考題,怎麽可能抄襲呢?

二是美國的環境認定人人平等,總統下了班和平民百姓沒有兩樣,所以孩子們需要消除特權思想。據説美國駐華大使到北京上任,和美國副總統到北京的一家普通飯館吃炸醬麵,每人花15元人民幣,引起熱議,可是他們的做法對美國人來説很平常。我讀書的時候常常發現教授們平易近人,後來在公司就職又發現高層主管聽取實事求是的報告,凡事好商量。不消說,在教會裏各人都不怎麽報明自己的職稱,公司的大老闆和餐館跑堂的稱兄道弟,親熱有加。你走在大街上看,人人和氣有禮,從穿着一般也看不出高低貴賤來。換句話說你不必戴著面具和人打交道,人人平等是個時時體驗得到的實際。

三是明白在這裡言論自由,有法律保障。有意見就要講實話,直截了當,要有原則,說話態度要好,不必轉彎抹角。上次報紙上報道一位移民婦女起訴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首領DSK,說他在旅館裏對她進行性攻擊。但是在聽證的時候,陪審團發現這位旅館的服務生在報明自己身份時,有好處項無關緊要的事上說過假話,還在稅務上為減稅而虛報,連性攻擊事件的過程本身也講出不同的故事版本,她的可信度驟然降低,認爲是無法作證,檢察官經過一番調查只好撤訴。但是DSK後來是承認自己有道德失誤的。

四是要改變一味服從領導的恐懼心態,培養道德,學習獨立思考。美國人講究誠實、平等、人權、和愛心,中國傳統文化也有禮、義、廉、恥,父母要自己身體力行,並教導子女。這一條是因爲國内近年來缺乏這方面教育,社會風氣變得令人嘆息。現在到了一個不同的社會,有機會糾正過來,免得讓人笑話說中國人怎麽是這個樣子?剛出國的時候發現超級市場拿東西塞在口袋裏太方便了,上火車逃票也很方便,基督徒的話叫做“試探很大”。後來就聽説某中國訪問教授在偷竊時被人抓住,中國人也以逃火車票出了名。

五是大學生報到以後要儘快辦理醫療保險,了解保險的範圍。六是要遵守交通規則,比如遇到警察在後面要求你停車場時要立即合作。在美國汽車的名牌和人的地位沒有關聯,沒有人認爲開一輛名車有什麽特權。嘿,估計像我這樣有眼不識名牌車的恐怕有一大幫。國内現在私家車多起來,竟然不是這樣?七是了解一下基督教,讀一讀聖經,因爲基督信仰的理念是這裡立國立民的文化基礎。

記得前不久在網上讀到幾個中國人跑到美國國家檔案館找資料的經歷,因爲感到很震撼就寫了出來,對所受到的禮遇嘖嘖稱奇。那可是美國人的一貫作風,本地人會認爲是理所當然,高傲無禮倒會受到投訴。爲什麽呢?人人平等受造,彼此必須尊重,享受自由和權利的思想根深蒂固,是從基督教思想而來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