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7, 2024

回顧川普執政四年時期

有不少人似乎很健忘,這裡算是一份備忘錄,是Robert Reich教授寫的。



1. 仇恨犯罪增加,說是因為反對政治正確(「政治正確」我翻成「禁止公開的歧視和偏見」)。
2. 謀殺率升高,也許和第四年的疫情處理不當有直接關係。
3. 在民間的槍枝銷售打破紀錄。
4. 川普執政期間共發生超過1700起大規模槍擊案件,所謂「大規模」是指案件涉及到多名受害者。
5. 美國的新納粹團夥在Charlottesville聚集時,川普說其中有very fine people。總統的讚許令人驚訝。
6. 川普與仇恨組織Proud Boys為伍,他公開要求他們stand by,J6國會暴力事件就是他們幫忙協調的。
7. 由於川普提名的三名大法官,現在三分之一的婦女住在禁止墮胎的州,沒有聯邦法律的保護。墮胎手術不只是中止一個(健康的)妊娠過程,很多時候它是不幸流產之後護理的必要步驟,以保護婦女不至於併發敗血症,或喪失日後的生育能力。
8. 有一位川普提名的大法官Brett Kavanaugh,被多名婦女指控性侵,這件事的調查被川普的司法部長干預,不了了之。
9. 川普在任期內偽造商務紀錄,後來被紐約州的一個陪審團認定有罪。
10. 川普處理新冠大流行不當,導致美國死亡人數多了好幾十萬。他離任的時候,美國每天大約3000人死於新冠,相當於每天一個911事件。
11. 川普對新冠的回應之所以這麼差,是因為他把奧巴馬總統組建的病毒監測回應專家團隊解散,那是國家安全部門的一個分支。
12. 川普反復說關於新冠病毒危險的假話。
13. 川普推薦假的或有害的新冠治療法。
...

Sunday, September 15, 2024

聯大2758決議的翻譯爭端

按照維基百科,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又稱《接納北京的決議》)是1971年10月25日通過,承認/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並免除了「蔣介石的代表」(指當時已退守台灣、在台灣主政的專制國民黨政府)。

(鑑於國共雙方當時都認定自己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國的官方政策是接受PRC政府為當時「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並「接受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與PRC維持外交關係的同時,美國期望「台灣的未來由和平方式決定」,並「繼續與台灣人民維持文化、商業和其它非官方關係」。

我在此把acknowlege翻為「接受」而不是「承認」,因為acknowlege someone had said something未必代表承認這someone的觀點正確。看來翻譯可以做出巨大的扭曲--把一個PRC(將來可能加一個ROC)變成了唯獨PRC。今天我還發現谷歌的英中翻譯居然也會擅自加添這個唯獨/排他的意思,不知這個app是如何生成翻譯文字的,我已提供了反饋意見。

根據2014年4月國會研究服務處(CRS)出的一份報告,美國政府並未明確表明對台灣政治地位的立場。當時的國務卿副助理Mark Lambert在5月份舉行的一個GMF研討會上說,「第2758號決議不認可、不等同、也不體現對PRC所謂承認一個中國的共識。他說中國政府「錯誤地將2758決議與自己的『一個中國』原則混為一談,並錯誤地聲稱它反映了『一個中國』原則的國際共識。」5月份,國務院發言人Matthew Miller表示,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GMF的一些分析家認為,第2758號決議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但沒有解決住在台灣的中華民國(POC)的代表權問題。

為甚麼POC沒有及時著手解決台灣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呢?可能和國民黨的反攻大陸之夢有關。今天看見台北時報一篇反思這件事歷史教訓的文章,大意是責怪蔣介石的外交部固執堅持「一個中國」意識形態。我把主要內容翻成中文記在下面。

1971年9月8日,美國國務卿William Rogers向時任外交部長的周書楷發出照會,告訴他即將召開的聯合國大會,POC即將被聯合國趕出。然而,台灣若與美國合作,就有機會以聯合國大會成員的身份留在聯合國,而佔據安理會席位的會是PRC。

蔣介石的外交部固執地堅持「一個中國」意識形態屬於戰略近視眼,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對台灣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造成了長期損害,至今被排除在聯合國及其附屬組織之外。許多國民黨政客現在仍然主張「一個中國」(他們解讀為「唯獨PRC或ROC」)--在國際事務中看並不符合台灣利益。

Rogers寫道:「雙重代表」的解決方案(即允許POC和PRC都成為聯合國會員國)幾乎可以確定台灣不再有足夠票數支持ROC在安理會的席位,但如果如果付諸表決,ROC將有機會藉著決議保留在聯合國的席位。2758決議可以確認PRC為安理會成員國,同時讓ROC保留在聯大的成員資格。

美國人的「雙重代表」方案在台灣沒有獲得足夠支持,因為ROC的外交官認為那等於是接受「兩個中國」來解決中國內戰問題。儘管ROC的外交官充分意識到他們不採取行動的後果將是被逐出聯合國,但他們沒有採取行動。於是ROC在2758決議(決定PRC在聯合國的代表權)中失敗。隨後,「雙重代表」議案從未獲得表決。台灣不再是聯合國成員。現在看來,ROC爭取留在聯合國比被驅逐好得多。

如上所述,PRC後來歪曲第2758號決議,聲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合歷史。老一輩國民黨領導人已經過世,近年來ROC外交部則不斷呼籲國際社會,正視PRC刻意扭曲和濫用第2758號決議的問題,他們的目的是施壓聯合國,要把ROC排除在聯合國事務之外。問題是台灣ROC在許多領域(比如半導體和全民醫療管理)領先於中國。

今年,澳大利亞和荷蘭先後表示承認有這個解讀上的扭曲,聲明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並未確立PRC對台灣的主權,也沒有決定ROC在聯合國的未來地位」。

Friday, September 13, 2024

總統競選辯論告訴選民...

我前晚沒有時間觀看2024總統競選的辯論,今天看看別人的報導和評論,似乎很多人說哈里斯(即賀錦麗)的表現出色。這裡是兩位保守的主流媒體人A.B. Stoddard和Bill Kristol評論對話,他們屬於傳統的共和黨人,反對現在那個被川普主義操控的黨。您若有興趣,他們的油管頻道是The Bulwark。

Stoddard:一個星期前,我們兩人對這場辯論都很緊張,擔心結果不知會怎樣,現在Bill我要問問你對昨晚辯論的反應是甚麼。

Kristol:可以說是大大鬆一口氣,這是很合理的反應。有時候躲過一顆子彈你也只好裝作若無其事,這場辯論比躲過子彈強多了。我對哈里斯辯論策略的猜測和建議不太準,她應該讓美國公眾多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經濟政策,多認識川普的2025(反民主)計劃,比如那個任人為親、打算解雇聯邦部門專家的Schedule F等等。她都介紹得不錯,也許接下去幾周哈里斯還要在這方面多做努力。不過我原先挺懷疑她能把川普惹火而不陷入和豬打鬥的泥潭的能力,可她做到了,並不花太多時間為自己辯護。

辯論的第一組問題是經濟、墮胎權利和移民問題,這些都是MAGA選民叫得最兇的問題。結果哈里斯回答得不錯,特別是移民問題。她指出參議院中最保守的共和黨人談判,提出兩黨都同意的加強邊境管理法案,但川普阻撓,要求眾議院佔微弱多數的共和黨人否決那項法案,因為他希望利用民眾對移民政策的不滿來競選。

K:哈里斯把這個挺複雜的問題解釋得很清楚,之後她忽然提了個似乎無關的事情--邀請觀眾去觀看川普的群眾大會,聽川普把虛構的電影人物當真人,或者告訴你風車轉動會致癌等等荒唐說法,看看那些川粉如何打不起精神甚至半途離場--他唯獨不會談論聽眾的切身利益事項。結果川普被惹火,放下本來可以指責追問的通漲或移民政策問題的機會,而用一大堆謊言去否認和反擊哈里斯的嘲弄,甚至說移民吃掉美國人養的小貓小狗這類與邊境問題無關的胡說八道。他提到足月的嬰孩被支持墮胎政策的人謀殺,還被辯論主持人當場指錯,因為沒有一個州認定那是合法。

S:我想那是哈里斯有意策畫的,她很優雅地「邀請」人們去觀看川普如何抱怨關乎他個人的問題,一下子就成功分散了川普辯論發言的重點,非常聰明。她必須讓聽眾了解自己的政策和出類拔萃的背景,我以為川普也知道開場的30分鐘非常重要,他會對她微笑和稱呼她為副總統,只要堅持30分鐘表現正常就好,讓對方去為自己的政績辯護,去忙著糾正事實等等,還必須讓未曾關注民主黨全國大會的搖擺州選民了解自己...結果哈里斯做了準備,出色執行了辯論策略,真實地向選民展示了自己的人格、自信和能力。

對所有可能被問到的過往政績弱點或觀點改變,她都做了充分準備。有些人哀嘆川普被問到那些很難回答的過往謊言,而哈里斯的問題都容易回答,其實每個會讓她難以回答的問題都被問到了,2016年的克林頓夫人辯論政策比較有信心,但哈里斯更有策略,令人震撼。

K:你的預備團隊幫你想出好台詞是一碼事,你是否有機會記得表達出來是另一碼事--你在90分鐘的巨大壓力下不可攜帶筆記,只能憑記憶。在談論聯邦醫保法案時,哈里斯特別提到當年共和黨人John McCain,他在參議院否決廢除奧巴馬全民健保法案時投下關鍵一票--你不能廢掉一個法案而不提出替代方案,我們決不回到保險公司拒絕慢性病患者的時代!這個一帶而過的政策回顧對許多崇敬McCain的共和黨人來說很暖心,哈里斯藉機訴求他們的選票。

她做的另一件聰明事,就是川普攻擊拜登-哈里斯政府的某個政策時,輕輕說一句「我不是拜登」,轉而說「我也不是川普」來攻擊川普--她是打算進入歷史新階段的候選人--這就省了為拜登辯護某些政策,或講拜登有甚麼不是,很妙。那位在準備時扮演川普的Philippe Reines是個蠻愛攻擊的人,他預期川普會有甚麼行為演出來,讓哈里斯到時知道用甚麼話等候。

S:這次辯論是在賓州費城,賓州有80萬波蘭裔美國人支持烏克蘭,哈里斯利用這一點對川普打出有力的一拳:你幹嘛不告訴這裡的80萬波蘭裔,你會很快就放棄烏克蘭?因為川普拒絕說他希望烏克蘭打勝普京。「你和一名獨裁者做朋友,他打算把你的午餐吃掉(意思是徹底打敗)!」這一招實在高明。

K:同意,她的表現的確是高級出色。不過我還是覺得她應該更詳細地解釋自己如何扶持中間階級的計劃,還有她對用液壓採油氣技術改變立場等等--這些選民所關心的問題媒體會繼續追問,她需要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解釋清楚就是。

S:現在人們熱情高漲,募款很多,喬拜登政績很好,但不善於宣傳,很多人不了解,你有甚麼好辦法,能讓她儘快把該解釋清楚的東西說清楚呢?

K:辯論贏了的確不等於改變人的選舉意願。不少人仍然印象川普搞經濟可能比較在行。有些猶豫不決的中間派看了辯論之後認為哈里斯辯贏了,但更多的仍不確定。

哈里斯當面指出不少眾所週知的川普外交言論,不想說希望烏克蘭贏取戰爭啊,說普京入侵烏克蘭很聰明啊,和金正恩交換「愛情」信件啊。她指著川普對他說,這些獨裁專制國家的領導人「都支持你上台,因為他們很清楚,你容易操控,只要吹捧一下和送點禮品就行了,所以你手下的軍事將領都告訴我,你是(美國的)一個恥辱」。川普聽見吹捧和送禮的話居然還點頭!

S:當主持人明確詢問是否烏克蘭打贏是美國利益的時候,川普只肯說希望戰爭趕快「結束」,哈里斯替他解釋:「他意思是放棄烏克蘭。」川普的意圖真是再清楚不過,他的競選團隊很痛苦,但毫無辦法扭轉這個被動局面。而這個問題和墮胎權利兩項話題顯然要成為哈里斯這次獲勝的東風。

辯論中川普有好幾次出現語無倫次的胡言亂語(包括散佈陰謀論),好像個瘋子。每次川普這個樣子,媒體只是報告「川普又說了瘋狂虛假的話」,然後很快就過去了,但是選這樣的人當總統簡直是太為難了。

Tuesday, September 10, 2024

說說美國的學術自由

本文轉自專家資訊新聞網The Conversation的報道和評論:5 growing threats to academic freedom

The ability to teach and conduct research free from political interference is the cornerston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public good. Academic freedom, however,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threatened. 高等學府的教學和研究能夠不受政治干擾對公眾利益非常重要。

V-Dem Institute, a glob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that monitors indicators of democracy around the world, determined that academic freedom has “substantially worsen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recent years. This is largely due to political and social polarization. V-Dem研究所監測世界各國的民主指標,發現美國的學術自由近年來「嚴重惡化」。

In recent months, professor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sounded the alarm about infringements on academic freedom following crackdowns on pro-Palestine protesters on campus. The current conflict, however, is only the latest iteration of an intensifying decline in academic freedom. 在校園內鎮壓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反映出學術自由的降低,各地教授紛紛提出警告。

As a researcher who examines the poli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I believe there are five distinct but mutually reinforcing ways that academic freedom has been threatened in the U.S. in recent years. 政治學教授Isaac Kamola提出5點截然不同但相輔相成的方式,展示出美國的學術自由問題。

1. Legislation and academic gag orders 立法和學術禁言
State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passed educational gag orders that ban the teaching of critical race theory and other concepts. These are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divisive concepts” in the laws. 有些州立法禁止教授種族差異理論等概念。

While most of these bills limit what can be said in K-12 classrooms, a report I authored found that 99 bills were introduced – and 10 passed – between 2021 and 2023 that affect higher education. For example, a North Dakota bill bans state universities from hosting discussions of ideas such as “meritocracy is inherently racist.” A similar bill in Tennessee outlaws teaching the idea that someone could be “inherently privileged, racist, sexist or oppressive.” 新通過的法案有10個涉及高校--北達州有個法案不准探討「精英統治」是否出於種族主義,田州不准教授講「承襲的種族、性別特權」。

These bills misrepresent what discussions about race and gender identity actually look like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Rather than framing them as discussions about history and theory, bills like Florida’s so-called “Stop Woke Act” insinuate that teaching students about race and racism is aimed at making them feel guilty. PEN America has described these bills as “designed to chill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 discussions and impose government dictat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這些法案歪曲大學課堂上關於種族歷史和性別角色理論討論的實質,旨在冷卻學術和教育討論,將政府規定強加於人。

2. Activist governing boards 董事會被活動分子接管
Issues of academic freedom also arise when those without scholarly expertise become involved in academic and curricular decisions. This usually happens through governing boards and trustees who overreach. 外行領導內行。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shared governance,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Boards oversee the business of running the institution, and faculty oversee the content taught in classrooms. At some institutions, however, the boards have subverted this. For exampl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boards at several schools made unilateral decisions such as revoking tenure without due process. They have also created academic centers without faculty oversight – a core tenet of shared governance. 高等教育應遵循共同治理的原則,然而有些學府顛覆了這原則。比如未經正當程序就做出撤銷終身教職的決定,或創建沒有教師監督的學術中心。

These decisions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for example, found that politically appointed board members at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regularly “exercise their considerable power” to circumvent faculty autonomy. This includes the board of trustees’ refusal to offer a tenured position to Nikole Hannah-Jones, creator of the 1619 Project, a series of essays and articles in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about the impact of slavery on American history. The board also came under fire for establishing the School of Civic Life and Leadership on campus. The school appears designed to teach conservative content that the board prefers rather than to fulfill a curricular need identified by the faculty. 北卡大學董事會拒絕提供1619項目創始人Nikole Hannah-Jones教授終身職位,希望學校只教保守內容。

3. Donor influence 捐助人影響太大
Donor influence is also a growing threat to academic freedom. Ideally, donors would view their gifts simply as donations to an institution they trust. In some cases, however, donors play an active role in determining how their money is used. This could mean dictating which speakers are brought to campus, what books are taught in the classroom and what courses are offered. 在某些情況下,捐助人影響學校的資金使用,比如規定哪些人來校講演、課堂上用哪些書籍以及提供哪些課程。

One of the most dramatic recent examples is the ousting of Harvard President Claudine Gay. Hedge fund billionaire and Harvard donor Bill Ackman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her forced resignation, threatening a “donor exodus if she stayed.” I believe that if it can happen at Harvard, it could happen at other universities, too. 哈佛校長Claudine Gay被迫辭職是億萬富翁捐助人Bill Ackman所推動。

4. Erosion of tenure 終身教職越來越少
The system of tenure was originally created to protect professors from external political interference. In recent decades, however, fewer and fewer professors have been awarded this privilege. Today, 68% of faculty are working off the tenure track, often in year-to-year contracts, compared with 47% in 1987. The economic precarity of contract positions creates incentives for faculty to censor the content they teach for fear of losing their jobs. 終身教授制是為保護教授免受外部政治干預而設,現有68%的教授不求終身教職,而1987年只有47%的教授這樣做。

In some states, such as Florida and Texas, state legislators have passed bills weakening tenure protection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post-tenure review procedures. This gives administrators greater authority to fire tenured faculty. These bills make faculty increasingly vulnerable to external political influence. 佛州和德州立法設立復查終身教職的制度,讓他們有機會因政治言論而被解職。

5. Delegitim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降低高等教育的信譽
As I’ve demonstrated in my research, right-wing activists have built a political infrastructure of think tanks and media outlets that specialize in portraying higher education in a negative light. This includes bringing intentionally provocative speakers such as Milo Yiannopoulos and Charlie Kirk to campus and funding media outlets that specialize in ranting about “liberal bias” on college campuses. 右翼分子建立智庫和媒體宣傳,專門從負面描繪高等教育,把故意挑釁大學的講員帶到校園,攻擊大學裡的「自由主義偏見」等等。

Partisan political operatives, such as the Manhattan Institute’s Christopher Rufo, have mainstreamed the claims that faculty regularly engage in political indoctrination and that professors teach content that is divisive and anti-American. For example, days after Hamas’ invasion of Israel on Oct. 7, 2023, Rufo posted on X that conservatives should “create a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Hamas, Black Lives Matter, the 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 and “academic ‘decolonization.’” 知名的黨派人物Rufo之流宣揚,說教授們經常對學生搞反美洗腦,他們提倡「民主社會主義」等等可怖思想,需要革除。

These narratives are designed to justify and legitimize the ongoing attacks on academic freedom.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faculty are the enemy and that legislatures, governors and governing boards can save higher education. 這些說法試圖為打擊學術自由開脫,把教授當作敵人,應該讓位給政客。

Fierce debates about what should be taught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part of what academic freedom is all about. But attacks on academic freedom seek to displace the voice of faculty experts with those of partisan legislatures, trustees and donors. I believe this should be disconcerting for anyone who values free and critical thinking. 爭辯大學裡應該教甚麼內容本是學術自由的一部份,然而試圖用外行領導內行的方式奪取教授發言權令人不安。

Sunday, September 8, 2024

加州YIMBY蓋造輿論獲勝

解決住房短缺是個民生大計,但在實現細節上有很多爭論。YIMBY是近年來Yes In My Back Yard(同意在自家附近蓋造房屋)運動的縮簡,最近在民主黨黨內相對於(不同意的)NIMBY來說大獲全勝。

副總統Kamala Harris(賀錦麗)在全國民主黨大會上說,「我們若想讓更多的年輕人買房比較容易,就要建造更多的公寓,並清除一些過時的法律規條,這些法律規條讓建造便宜住房困難重重。」她宣布「要結束美國的住房短缺問題」。現在賀錦麗的競選更加強調這個問題,在選票的主要爭奪州發起「住房閃電戰」的廣告。

民主黨內高級官員相信,美國的住房短缺正在引發普遍負擔不起的危機。二十年來,各種學術研究、智庫報告、房地產行業分析和國家立法都得出同樣的結論:房價和租金上漲是房屋供應減少的結果。這次全國民主黨政治家願意強調這個問題,而州和地方的民主黨人在這個問題上仍存在嚴重分歧。

上星期,支持蓋房的YIMBY派舉辦了一場YIMBYs for Harris視訊電話競選籌款會議,科羅拉多州州長Jared Polis、馬里蘭州州長Wes Moore、舊金山市長London Breed和夏威夷州參議員Brian Schatz等知名民選官員在會上發表了贊成意見。

對於習慣了在市政廳運作、在州議會大樓搞兩黨交易的YIMBY運動來說,這種新式全國視訊注意力也許有些令人不安。Open慈善機構的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Berger一直贊助蓋房運動,很高興民主黨在這個問題上有共識,但擔心YIMBY認同賀錦麗和民主黨精英,會不會讓這個運動成為一個兩極分化的問題?共和黨州立法委員是否可能反對支持蓋房的法案?

今年早些時候,拜登總統的國情咨文沒有在住房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時,一些YIMBY運動倡導者鬆一口氣。許多人在大會期間在X和其它社交媒體平台上慶賀,而另一些人則悄悄擔心會出現強烈反對。

住房開發法規通常由州和地方政府負責。儘管政府可以幫助融資,特別是經濟適用房的融資,並可以用聯邦資金推動各州採取比較好的政策,但大多數專家認為,聯邦的合理幹預可能會產生邊際效應,從政治上採取更強有力的措施幾乎不可能。

那些擔心住房政策黨派化的人其實誤讀了住房短缺的政治經濟學。負擔不起的危機是由民主黨主政的州和城市引發的。隨著人們被迫從舊金山和波士頓等昂貴城市遷出,轉向比較便宜的地方,就對那裡的住房價格造成上涨壓力。但搬遷的主要缺點,是人們因房屋價格過高而無法住在最適合的工作地點附近時,就會阻礙整個經濟,讓生產力、工資和GDP增長都受到影響。

其實,反對住房改革恐怕引起更嚴重的兩極分化。新澤西的民主黨參議員Cory Booker建議為願意更新分區規條,讓蓋造比較便宜的住房容易一些(多蓋公寓、少蓋豪華獨立院落等等)的區域提供補助資金,川普總統總是說民主黨人想要「摧毀市郊」,結果支持川普的蒙大拿州去年成為實現分區規章改革的先鋒,通過立法開始解決住房危機。

沒錯,一些有用的法案可能會失敗,特別是在共和黨主政的州議會中。但支持住房改革的運動最近最大的失敗不是來自共和黨,而是來自亞利桑那州州長Katie Hobbs,她是一位民主黨人,否決了一項龐大的兩黨都贊成的住房改革法案,引發進步派和保守派的強烈反對。

共和黨人一般希望發展商業和經濟,這可能會讓他們走上支持住房改革的政策道路。即使川普表示不支持,德州和佛州等紅色州也不太可能堅決反對住房發展。

在全國競選的情況下有個常見的問題,就是贏得會議上的思想之戰未必會轉化為成果進展。民主黨人總的來說,比較喜歡提供補貼,使人們能夠負擔得起現有的商品或服務。然而住房危機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供給問題,藉著將負擔不起與住房短缺聯繫起來,賀錦麗反駁了許多投反對票的民主黨人--那些人總是否認住房短缺的問題,認為重新分配現有的住房就行。

賀錦麗並沒有放棄補助,她提供首付援助的政策看來很受歡迎。但在房屋供應有限的市場中,大幅補助會導致房價上漲。有一項針對低收入住房市場的研究發現,補貼較大的地區租金成長較快。為了防止首付援助因房價上漲而被業主拿去,補貼需要在新住房建成後啟動。

無論如何,支持住房改革運動所面臨的最大障礙,是許多重要的住房改革立法勝利尚未立即轉化為更多的房屋建造。房地產市場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跟上法律變化,而調整地方政府的方向還需要持續的政治努力。

1982年,加州有項法案將住宅附屬單元(ADU)合法化。但這條法律允許頑固的地方政府制定標準,以至於加蓋成本過高。加州YIMBY組織的一份報告發現,「大多數地方司法管轄區都設了繁重且難以達到的標準,以致34年來很少的ADU獲得批准。」比如,有的城市只允許在院落大於7,500平方英尺時才可建造ADU等等。

立法委員試圖搞更多改革,但收效甚微。最後,在2016年和2017年,一系列新法律推動城市允許更多的ADU。最後,從2017年到2021年,加州新建了68,000個ADU。到2022年,加州建造的住宅中近五分之一是ADU。

這種政策微調對於摸清楚施工障礙是必要的。如果市政府本身有動力成為多蓋造住房的合作夥伴而不是攔阻,那就更好了--這是民主黨關於住房政策的全面新基調令人興奮的原因。

本文內容取自《大西洋報》的報導:The YIMBYs Won Over the Democrats

總而言之,改善普通美國人的住房問題不應該是黨派問題,無論你支持哪個黨,假如你不希望無家人士來住在你家附近街上,你應該贊成YIMBY派的政策,也就是多蓋造公寓、聯排屋、幾戶共享基本設施的那種相對獨門獨院而言比較密集的民居--即使這可能影響到你自家物業價格的快速飛漲。

Friday, September 6, 2024

AI公司遭監管機構罰款

荷蘭監管機構根據歐洲的數據保護法(GDPR),對Clearview人工智能公司處以迄今為止最大的罰款。荷蘭數據保護局(DPA)宣布的款項是€3,050萬歐元(相當於$3,370萬美元)。

Clearview是一家美國的AI面孔辨識公司。他們從社群媒體平台上獲取圖像,建立了一個數據庫。因涉嫌侵犯隱私,這家公司成為世界各地監管機構的目標。

Clearview曾面臨英國、澳洲、法國和義大利的罰款,被迫刪除這些國家居民的資料。

現在,DPA指控Clearview非法創建數據庫,數據庫中包含他們所收集的照片等等「獨特生物識別代碼」。據稱,它還未能告訴數據庫中所保存的面孔人士,會如何使用他們圖像和生物識別。

據說在荷蘭當局開始調查之後,Clearview還在繼續違法。DPA說,這可能會導致高達€510萬歐元的額外罰款。鑑於Clearview收到前面幾張罰單後並沒有改變行為,DPA的新聞稿說「正在設法確保Clearview停止違規行為」。

荷蘭DPA主席Aleid Wolfse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公司董事知道GDPR法,本來能夠阻止那些違法行為,而決定不阻止,他們恐怕要承擔責任。Clearview無法對罰款提出上訴,因為這家AI公司並未提出甚麼異議。

然而Clearview說,這項規定不能強制執行。公司的首席法律官Jack Mulcair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們「在荷蘭或歐盟沒有營業地點,沒有任何客戶,也不承擔任何責任」。他說這項決定「非法、缺乏正當程序、無法執行」。

注意:其實我們不知道Clearview在美國是否已經收集了人臉識別數據。
這件事會如何發展?我們需要拭目以待。照說社交平台跨越國界,人們能夠隨意下載外國Apps使用。外國公司是否在每個國家都設立辦公室或雇用本地代表,恐怕與收集數據沒有必然聯係。

Tuesday, September 3, 2024

她們為自由而戰?

Moms for Liberty(MFL)是個美國保守或極右派政治組織,反對在中、小學課堂上提及LGBT及其權利、種族差異和多元化等等。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他們在多個州的分會發起運動,禁止中、小學圖書館收錄關於性別角色和性行為的書籍。MFL是2021年1月成立的,反對學校中的新冠應對措施(強制戴口罩和打疫苗)起家。

MFL把自己定位為倡導家長權利和教育自由的人,但他們的行動一點都沒有倡導自由,反而推行限制個人選擇的政策,挑戰學校多元化觀點。不少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都說,禁止某些書籍和思想怎麼是捍衛自由呢?禁止墮胎更是限制別人拒絕在貧窮困境中生養的自由,甚至剝奪婦女生育保健的自由。

有個人撰文,列舉MFL倡導思想束縛的種種例子,我記在這裡供你參考。Liberty通常和Freedom混用,中文都翻成「自由」,但前者描述人們擁有後者的狀況,不會受到政府干涉等等,而後者展示為人們能夠作出個人選擇的種種權利。

MFL限制學校提供某些書籍、某些主題的討論,其實是限制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自由--這就使他們既定的「自由」目標和實際作為之間造成張力。MFL禁止哪些教育和討論話題呢?一切性教育、性別角色和心理,一切關於社會公義的課題,特別是一切關於美國種族問題的歷史和現狀,不同的學者研究和不同觀點。結果教師們就發現很多科目都有所禁忌了。

另外,教學生彼此包容對MFL來說也有問題--你不可以說LGBTQ+學生有權利和別人一樣生活,有隱私;把不同人群希望也有的平等機會攻擊為平均主義;把那些人所特別需要的安全保障措施(諸如上合適的廁所),或醫療保健(諸如跨性外貌護理)斥為沒有必要,甚至看為該罰。

不光學生學習各種知識的自由和其他家長的自由受到干涉,教師和醫生如何以最有效方式完成工作的自由更遇到了危險。他們可能會受到起訴或指控、被扣帽子等等,更不要說學生俱樂部的言論沒有自由了。一些倡導公平、不允許性(取向)歧視的教育部立法也遭到MFL等等保守組織的攔阻。

由於MFL作為一個政治組織,不接受關於氣候變化的各領域科學共識,一些科學理論課在中、小學遇到教學攔阻,我上星期介紹過一次。對於歷史課,MFL主張不提黑奴、不提民權運動,說那些話題讓人太覺醒(woke),需要擯棄。可惜,科學和歷史的無知不能帶給人向前邁進的自由。

現在,MFL運動號召很多人在各地競選校董會職位。你若不認識選票上那些名字,或許可以參考我上次介紹的幾個網站,搜索那些候選人都是誰在支持贊助的,以及他們的競選口號,甚至過往的發言講演。

順告,說的是「家長權力」,很少真正的家長在自己孩子的學校興風作浪和老師過不去,聽說MFL喜歡召集一群外校的家長衝擊校董會,我介紹過一次這個「家長權力」的問題。家長的確容易擔心孩子,比如跨性啊,學壞啊,但孩子跨性,絕不是被老師教唆的,乃是生成的,MFL應該做的是對家長提供科普教育的機會,而不是煽動懼怕和阻撓教師的工作。

Sunday, September 1, 2024

今年大選的認證/耽延問題

本文取自Citizens for Responsibility and Ethics in Washington(CREW)機構的一份報告介紹。這家非牟利機構致力於調查起訴政府機構內的腐敗違法行為、向政府官員問責。你如果搜索新聞,近年來他們許多提訴都是圍繞美國選舉問題。

2020年的美國大選因「舞弊」謊言和種種罪行而受損,是對美國民主體制的空前破壞,最後導致國會暴亂,想阻止1月6日的總統選舉結果認證。

從2020年以來,全國已有30多名郡級官員違法拒絕或拖延選舉結果的認證,往往都是引用關於舞弊或違規行為的虛假指控。這些官員包括公開否認2020年選舉結果的人、冒充選舉團代表投川普票的人、以及J6叛亂中被判罪的參與者(後來在CREW牽頭的訴訟中被免職)。迄今為止,各州這些危險活動都用緊急法院命令(稱履行職責令)迫使郡官員守法,因而得到制止,包括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

但顯然,下次若有某郡官員成功阻礙一個認證,就可能立即影響到州和聯邦認證,耽誤全國認證的截止日期。這還可能導致合格選選票大規模遭到廢棄,等於剝奪選舉權。(昨天喬州消息,新的立法把阻止/耽延認證的大權下放給郡,引起反對黨的訴訟。)

郡級認證是將選舉計票結果向上級報告的重要環節。對任何可疑的選民舞弊,州法律都在認證過程之外提供強有力的機制,包括重新計票、審計、州選舉委員會的證據聽證會和庭內的選票爭辯等等,以調查和糾錯。但這些是解決選舉中出現真正法律問題的罕見情況,而不是認證過程。

最後的認證必須在嚴格的截止期限前完成,以確保滿足州和聯邦的認證期限。如果郡官員試圖阻撓這一過程,州和聯邦法會提供機制,強制在法定期限內完成認證並懲罰不當行為。

自二十世紀以來,選舉認證一直是個既定的「事務性」職能,全國各地的州法院都阻止郡官員試圖拒絕認證合法結果的黨派努力。然而,有些官員在前總統川普的2020年否認選舉運動的鼓勵下,現在開始尋求將這項例行程序武器化,無理拒絕或延遲認證,公然破壞選舉基礎設施,下面是幾個例子:
  • 新墨西哥州前郡官員Couy Griffin,說他拒絕認證,「不是基於任何證據、任何事實...而是單單基於感受和直覺」。
  • 北卡州的兩名前郡官員Jerry Forestieri和Timothy DeHaan,說拒絕認證是為抗議聯邦法院,因為他們幾年前有一項「不正確的、非法和歪曲法律的裁決」。
  • 亞利桑那州的兩名現任郡官員Ron Gould和Hildy Angius,說他們延遲認證,純粹是做一個「政治聲明」,意思要抗議另一個郡的選舉過程。
喬州和賓州等地現在為郡官員拒絕認證提供律依據。還有的地方允許根據非必要的選民記錄,或根據隨便的任意臨時要求而拒絕認證。法律並沒有賦予他們「自由裁決權」,而是清楚說明,認證的職責是純粹事務性的--當計票結果送來時,他們執行數學操作,將各選區的票數列表。

CREW機構的這份報告分析了8個州的選舉法來,和35名曾拒絕認證選舉結果、並且今年大選再次有機會這樣做的郡選舉官員。這8個州是亞利桑那、科羅拉多、喬治亞、內華達、新墨西哥、北卡、賓州和密西根州。各州的選民若遇到拒絕認證的官員,都有不同的法律措施來補救,以捍衛選舉認證過程。補救措施包括法院強制執行的緊急命令、刑事指控以懲罰或威懾、以及起訴把妨礙司法的官員撤職。

近年來,有關選舉和認證過程的陰謀論不斷湧現,導致對選舉工作人員用暴力、威脅、騷擾、公布個人住址等形式進行恐嚇的案件增加。CREW呼籲公眾使用適當法律追究郡選舉官員從事不當行為的責任,因為民主制度不該有任何暴力恐嚇現象。

CREW基於他們對2020年以來各州濫用認證過程的審查,他們建議在選舉期間採取以下預防和補救措施:
  • 州選舉委員會、州務卿、總檢察長和地方檢察官應明確告知郡選舉官員,認證工作是事務性的,不需要他們做任何決定,否則會受到一定處罰。密西根州今年稍早就這樣做了。
  • 州政府應提起加急訴訟,要求選舉官員履行職責,以迅速解決認證糾紛,正如新墨西哥和內華達的州級最高法院所做。
  • 在可行的情況下,各州應利用選舉官員介入機制,取代阻礙認證的郡選舉官員,以順利完成選舉認證。
  • 各州應盡量利用州選舉委員會或法院機制,罷免有意無視法律職責的郡官員,正如北卡、新墨西哥、和內華達州所建立的制度。
  • 郡選舉官員若故意違法,州政府應尋求適當的民事和刑事補救訴訟。州政府若未能採取行動,那麼聯邦政府應尋求適當的民事和刑事補救訴訟,以捍衛聯邦投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