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取自保健政策網站一篇關於自然流產的科普文章Understanding Pregnancy Loss。Pregnancy loss就是妊娠流失,一般不屬於人工流產。由於最近對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裁決,致使許多州的婦女在遇到流產事件無法得到安全重要的保健護理,我把這篇文章翻譯過來介紹點評一下。
妊娠流失分為兩類:Miscarriage也叫做自然流產(spontaneous abortion),就是無法存活的宮內妊娠在20周之內自然流失。發生在20周以後的是Still birth,也叫做宮內死胎,如果發生在28周以後,就是晚期死胎。常見的妊娠流失症狀包括陰道出血和肚痛,以至於孕婦會來到診療所尋求幫助。但也有時沒有這些症狀,乃在例行孕婦檢查時發現,比如胎兒沒有心跳。
醫生談論妊娠流失不大用abortion這個字,因為abortion常用來指孕婦自願中止妊娠,而不是胚胎自然死亡。
人們可能大多不知道,妊娠流失的發生是非常普遍的。在所有測試確認的妊娠中,大約有10-20%在13周內流失。如果算上不知道自己已懷孕的婦女,妊娠流失的數量估計在31-50%之間。我記得有人監測到自己懷孕,把這種早期流產現象稱為化學懷孕。隨著孕婦年齡增加,妊娠自然流失的機會顯著增加。妊娠流失的原因我們大多不甚清楚,醫生猜測一多半屬於基因異常,一少半歸咎於子宮腔變形(出現肌瘤和粘連等)。
在漫長的禁止墮胎的美國歷史中,很多孕婦因為妊娠流失產而被定罪。現在,有些州開始考慮限制墮胎,叫做「保護胚胎」的立法,可能會對妊娠流失的保健護理引起意想不到的後果。大致解釋如下:懷孕8周之內的妊娠流失一般是胎盤組織自己剝離和排出體外,無須特別治療,這是80%的情況。
對超過8周的流產,就要特別確保所有的殘存胎組織全都排除乾淨,醫生一般需要開墮胎藥物來幫助患者。當然,不到8周的流產也可以用墮胎藥來確保妊娠組織沒有殘留在母體內。超過8周不能存活的胎組織比較大,需要擴張宮頸,然後把胎組織從子宮中整個抽吸出來。任何時候醫生發覺死亡的胎兒沒有完全剝離排出,在14-16周之內都可以用這種方法。然而,超過16周的死胎一般來說就必須擴宮,用抽吸管和攝子把妊娠殘餘體取出來(簡寫為D&E),或者完整地取出來(簡寫為D&X),免得留在母體引起發炎感染甚至敗血症。
幾乎所有用於自然流產和死產的治療處理都與治療性流產(即人工流產)用的方法相同。因此產科醫生所需的臨床培訓非常相似。在限制墮胎的州,婦產科專業的住院醫實習可能難以獲得必要的培訓來精通這些技能。雖然這些培訓似乎很容易獲得,但調查發現,未接受過流產培訓的醫生認為缺乏培訓是他們提供這項服務的障礙。
在使用處方藥墮胎方面,有兩種墮胎藥,同時使用最好。但因為其中一種是為人工流產設計的,限制墮胎的州不會在一般藥店發放,使得很多醫生在診斷出患者的妊娠流失後無法給予充分治療。
那些禁止墮胎的州會禁止D&E或D&X手術,可這些手術是護理自然流產所需要的。所以,禁止墮胎的法律就會創造一個不利於妊娠流失婦女醫療保健護理和法律環境,讓她們不敢尋求所需要的服務。這就從負面大大影響產孕婦女的保健,甚至引起她們的生命危險。
最後,有很多州定罪那些設法自己墮胎的婦女。這些法律要求醫生做報告,讓妊娠流失的婦女也受到調查,這就損害了孕婦和醫生之間原本應該的保密信任關係。
難怪美國醫學學會和婦產科學會寫信給拜登總統,請求保留墮胎的合法性,因為這些妊娠流失的婦女需要適當的護理,才能有效預防部分殘餘妊娠組織留在體內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死亡。
Biblical or not, everybody has his/her own ideas/views of God. Even you have never entered a seminary, you have had your theology. This is a site for anybody who is interested in reading and sharing their evangelical theology understandings. Christianity is not just about what you do, or what you know, it is about what you FEEL! For God's love is to be felt.
Thursday, June 30, 2022
Tuesday, June 28, 2022
專家論教育體系改革
華人可能大多不了解Brookings學會。這是一家非營利的公共政策研究組織,位於華盛頓特區。這家學會的使命是為了解決地方、國家和全球層面社會面臨的問題,來進行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這個學會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政府和學術界的前沿專家,就各種公共政策問題提供最高質量的研究、政策建議和分析。
本文歸納介紹了他們最近發表的一篇關於教育和發展的論文,Why we must transform our education systems, now。論文的目的是希望各個國家及其利益相關的人(比如美國),能夠利用這些洞見,去推進當地的教育改革。您如果住在美國,專家大概希望你也能了解美國教育體系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步驟,特別是在經濟落後的貧窮州。
每一天,全球教育工作的挑戰都變得越發艱鉅和更加緊迫。幾天前的6月21日,有一份聯合國報告說,多達2.22億的學齡兒童受危機影響,需要緊急的教育援助--這個數字是2016年估算數目的三倍。此外,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目前報告,估計在大流行期間,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10歲兒童不能閱讀簡單故事的比例已從50%左右上升到現在的70%以上。最貧窮國家的兒童和生活在偏遠地區的兒童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
我們正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不得不面對氣候變化、日益加劇的衝突和新的流行病風險時,幾億兒童可能要錯過優質教育。警鍾正在敲響,聯合國秘書長已邀請政治領導人、政策制定者、年輕人和所有利益相關者來參加2022年9月在紐約舉行的轉型教育峰會(TES),來做出教育改革的承諾。
大家都同意,教育現在需要改革,也就是轉型。但轉型意味著什麼?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分享我們觀點的一個濃縮版本,讓政策制定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轉型,以及最重要的是開始做出重大行動的承諾。我們並沒有最終的解決方案,但這裡是一個研究過去100年教育系統發展的全球智囊團,和一個低收入國家的政府在教育轉型中的作用。您可以在此閱讀完整報告。
什麼是教育系統轉型?在本質上,系統轉型要求重新審視我們整個教育系統的目標。這些目標是否符合我們所處時代?以及這些目標是否在整個社會中得到廣泛實現了?你需要一個坦率的評估。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轉型意味著將教育系統的各組成部分重新定位,讓每個部份都能為新的共同目標做貢獻。
我們提議以目的、教學法和立場為中心的三個步驟,將參與式和包容式方法作為成功轉型的關鍵。
第一步:從目標著手。教育領導人、家庭、教師、學生對教育系統的目的可能各有非常不同的期待。如果在教育體系內外沒有廣泛的共同理念,任何轉型嘗試都很難成功。教育領導人切實花時間與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就教育目標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可以為達到廣泛共識鋪平道路。在葡萄牙、芬蘭和加拿大,這種共識曾在改革中成功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非洲西部的塞拉利昂,最新的教育部門計劃也是在與廣泛的利益相關者群體仔細和徹底協商後製定的。除了國家和地方政府、夥伴國家和民間社會組織外,政府還特別諮詢了以前被排除在外的團體,比如自行車騎者聯盟、市場婦女協會,以及全國的各地傳統與宗教領袖。
鑑於各種利益相關者都強調嚴重不平等現象的存在,教育部門的計劃和策略優先考慮基礎學習,不是作為最終目標,而是作為每個孩子有機會獲得長遠教育成功的起點。所以,塞拉利昂政府在學校中現在大力提倡包容政策,把目前學習最少的孩子群組放在優先的努力前沿。
第二步:(重新)設計教學體系。這是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實現體系的既定目標。可惜重新設計教育體系通常對兒童的學習和發展影響有限,我們需要比較多地關注學生應該學什麼,而不只是注意這些內容如何傳遞,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特別關注那些學得最少的孩子群組。
近年來,最有希望的教學體系是「因材施教」的一些做法,即按兒童的接受能力水平分組教學。每天在一段時間內進行分組的互動學習活動,實時評估,將掌握了學習內容的學生轉移到較高級別的小組。對有些學校很多學生小學畢業時未能掌握讀寫和計算能力,這種方法最為有效。相比之下,普通教學方法是全體教學,即使有時班級規模非常大也不分開。
塞拉利昂加入了第一批「世界銀行加速器計劃」國家,為的是明確改變教學重點,以加強基礎學習。此外他們還發起了「塞拉利昂教育創新挑戰賽」,以收集改善教學成果的證據。有些教學服務提供商也採用因材施教法,來改善學習效果。現在我們看到效果良好的最初跡像,因為即使COVID-19中斷了上課,學習沒有任何進展,教學也沒有重大的損失。
第三步:調整教學體系的六個部分,在課程、師資、數據評估、學校管理、資金管理、與優勝組和失敗組對話調整方面支持教學。塞拉利昂政府最近更新調整了學前教育、基礎出教育、高中教育、和公民以及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TVET)課程。
在2018年之前,塞拉利昂幾乎沒有關於教育體系統為誰服務和遺漏了誰的詳細信息,數據收集用的是紙上問卷,數據通常滯後一年,且分散在多個政府部門。塞拉利昂著手將他們的年度學校人口情況普查數字化,能夠將數據收集時間縮短到10週。通過仔細更新所提的問題,塞拉利昂了解到誰被排除在系統之外。現在,年度學生人口普查既按性別分列,又詢問學生的殘疾狀況和他們教室的可及性。
此外,教育部還將2015年以來的教育數據全部數字化和關聯起來做分析,這就提供了解決教育體系內差異問題的起點。它現在仍對支持發展更包容教育目標是個關鍵組成部分,包括追蹤和改善懷孕女孩和殘疾兒童的教育。
在投資與師資培訓時,塞拉利昂政府也特别注意使用數據來支持新的教学重點,進行必要調整。
下面要怎樣呢?我們相信可以從歷史和從目前世界各地實施的解決方案中學到很多東西,來幫助我們達到所期待的目標。 正如Sengeh部長的TES諮詢委員會聯合主席和副秘書長Amina Mohamed最近所說:「這不是小小的調節,這是很大的轉型。」
我們希望關心各國和當地發展的利益相關者能夠利用這些洞見,無論你在哪裡,都能推動轉型之旅。那些在這條道路上走在前面的人,請與我們和全世界分享您的經驗。 我們期待著你們學到的功課,加入到我們集體的共同努力,來實現全民優質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以上是Brookings教育專家的意見,你有甚麼感想?我不知道美國那些保守落後州的中小學教育體系,不過,有不少否認氣候變化、懷疑疫苗、或蠻橫表示排外的人,似乎需要受鼓勵繼續學習,得到一些機會修課。歷史啦,不同文化啦,別顯得太無知,才像個現代國家的公民。
本文歸納介紹了他們最近發表的一篇關於教育和發展的論文,Why we must transform our education systems, now。論文的目的是希望各個國家及其利益相關的人(比如美國),能夠利用這些洞見,去推進當地的教育改革。您如果住在美國,專家大概希望你也能了解美國教育體系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步驟,特別是在經濟落後的貧窮州。
每一天,全球教育工作的挑戰都變得越發艱鉅和更加緊迫。幾天前的6月21日,有一份聯合國報告說,多達2.22億的學齡兒童受危機影響,需要緊急的教育援助--這個數字是2016年估算數目的三倍。此外,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目前報告,估計在大流行期間,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10歲兒童不能閱讀簡單故事的比例已從50%左右上升到現在的70%以上。最貧窮國家的兒童和生活在偏遠地區的兒童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
我們正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不得不面對氣候變化、日益加劇的衝突和新的流行病風險時,幾億兒童可能要錯過優質教育。警鍾正在敲響,聯合國秘書長已邀請政治領導人、政策制定者、年輕人和所有利益相關者來參加2022年9月在紐約舉行的轉型教育峰會(TES),來做出教育改革的承諾。
大家都同意,教育現在需要改革,也就是轉型。但轉型意味著什麼?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分享我們觀點的一個濃縮版本,讓政策制定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轉型,以及最重要的是開始做出重大行動的承諾。我們並沒有最終的解決方案,但這裡是一個研究過去100年教育系統發展的全球智囊團,和一個低收入國家的政府在教育轉型中的作用。您可以在此閱讀完整報告。
什麼是教育系統轉型?在本質上,系統轉型要求重新審視我們整個教育系統的目標。這些目標是否符合我們所處時代?以及這些目標是否在整個社會中得到廣泛實現了?你需要一個坦率的評估。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轉型意味著將教育系統的各組成部分重新定位,讓每個部份都能為新的共同目標做貢獻。
我們提議以目的、教學法和立場為中心的三個步驟,將參與式和包容式方法作為成功轉型的關鍵。
第一步:從目標著手。教育領導人、家庭、教師、學生對教育系統的目的可能各有非常不同的期待。如果在教育體系內外沒有廣泛的共同理念,任何轉型嘗試都很難成功。教育領導人切實花時間與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就教育目標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可以為達到廣泛共識鋪平道路。在葡萄牙、芬蘭和加拿大,這種共識曾在改革中成功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非洲西部的塞拉利昂,最新的教育部門計劃也是在與廣泛的利益相關者群體仔細和徹底協商後製定的。除了國家和地方政府、夥伴國家和民間社會組織外,政府還特別諮詢了以前被排除在外的團體,比如自行車騎者聯盟、市場婦女協會,以及全國的各地傳統與宗教領袖。
鑑於各種利益相關者都強調嚴重不平等現象的存在,教育部門的計劃和策略優先考慮基礎學習,不是作為最終目標,而是作為每個孩子有機會獲得長遠教育成功的起點。所以,塞拉利昂政府在學校中現在大力提倡包容政策,把目前學習最少的孩子群組放在優先的努力前沿。
第二步:(重新)設計教學體系。這是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實現體系的既定目標。可惜重新設計教育體系通常對兒童的學習和發展影響有限,我們需要比較多地關注學生應該學什麼,而不只是注意這些內容如何傳遞,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特別關注那些學得最少的孩子群組。
近年來,最有希望的教學體系是「因材施教」的一些做法,即按兒童的接受能力水平分組教學。每天在一段時間內進行分組的互動學習活動,實時評估,將掌握了學習內容的學生轉移到較高級別的小組。對有些學校很多學生小學畢業時未能掌握讀寫和計算能力,這種方法最為有效。相比之下,普通教學方法是全體教學,即使有時班級規模非常大也不分開。
塞拉利昂加入了第一批「世界銀行加速器計劃」國家,為的是明確改變教學重點,以加強基礎學習。此外他們還發起了「塞拉利昂教育創新挑戰賽」,以收集改善教學成果的證據。有些教學服務提供商也採用因材施教法,來改善學習效果。現在我們看到效果良好的最初跡像,因為即使COVID-19中斷了上課,學習沒有任何進展,教學也沒有重大的損失。
第三步:調整教學體系的六個部分,在課程、師資、數據評估、學校管理、資金管理、與優勝組和失敗組對話調整方面支持教學。塞拉利昂政府最近更新調整了學前教育、基礎出教育、高中教育、和公民以及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TVET)課程。
在2018年之前,塞拉利昂幾乎沒有關於教育體系統為誰服務和遺漏了誰的詳細信息,數據收集用的是紙上問卷,數據通常滯後一年,且分散在多個政府部門。塞拉利昂著手將他們的年度學校人口情況普查數字化,能夠將數據收集時間縮短到10週。通過仔細更新所提的問題,塞拉利昂了解到誰被排除在系統之外。現在,年度學生人口普查既按性別分列,又詢問學生的殘疾狀況和他們教室的可及性。
此外,教育部還將2015年以來的教育數據全部數字化和關聯起來做分析,這就提供了解決教育體系內差異問題的起點。它現在仍對支持發展更包容教育目標是個關鍵組成部分,包括追蹤和改善懷孕女孩和殘疾兒童的教育。
在投資與師資培訓時,塞拉利昂政府也特别注意使用數據來支持新的教学重點,進行必要調整。
下面要怎樣呢?我們相信可以從歷史和從目前世界各地實施的解決方案中學到很多東西,來幫助我們達到所期待的目標。 正如Sengeh部長的TES諮詢委員會聯合主席和副秘書長Amina Mohamed最近所說:「這不是小小的調節,這是很大的轉型。」
我們希望關心各國和當地發展的利益相關者能夠利用這些洞見,無論你在哪裡,都能推動轉型之旅。那些在這條道路上走在前面的人,請與我們和全世界分享您的經驗。 我們期待著你們學到的功課,加入到我們集體的共同努力,來實現全民優質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以上是Brookings教育專家的意見,你有甚麼感想?我不知道美國那些保守落後州的中小學教育體系,不過,有不少否認氣候變化、懷疑疫苗、或蠻橫表示排外的人,似乎需要受鼓勵繼續學習,得到一些機會修課。歷史啦,不同文化啦,別顯得太無知,才像個現代國家的公民。
Saturday, June 25, 2022
總統講話:這不是最後的結局
最高法院昨天的裁決推翻了羅訴韋德案。作為回應,拜登總統發表講話,其中稱這是「國家悲哀的一天」,因為這個裁決「讓美國倒退了150年」。下面是講話全文,我翻成中文。
今天,美國最高法院明確剝奪了美國人民已得到承認的憲法權利--不是「限定」,而是「剝奪」--他們前所未有地剝奪了許多美國人這麼重要的權利。這對法院、對國家是悲哀的一天。
50年前,羅訴韋德案得到裁決,從此成為這塊土地上的一個劃時代的案例,允許婦女和她的醫生不受任何政治干涉,來做非常個人化的決定。這重新確認了婦女平等的基本原則,讓她們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目標,加強了人民的基本隱私權,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選擇自己如何去生活。
現在羅訴韋德案的裁決被推翻了,讓我們來說清楚:現在這個國家的婦女健康和生命遇到危險。作為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高級成員,作為副總統,現在作為總統,我仔細學習過這個案件。我參與確認的大法官比誰都多,每次總要談論對這個案件的看法。
我相信羅訴韋德案是正確的裁決,在家庭和個人獨立自主的基本權利憲法和應用上,對隱私和自由都很重要。它是一個對複雜事務的裁決,小心考慮了婦女在妊娠早期決定墮胎、以及晚期能夠調整的權利,是一個有著全國廣泛民意基礎的裁決。大多數信仰傳統和背景的人現在都發覺這個裁決比之前的法律更可接受,所以它得到了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總統所任命大法官的支持。
羅訴韋德案的裁決是7比2,由共和黨的尼克松總統所任命的大法官所寫。50年來共和黨的總統艾森豪威爾、尼克松、里根、布什所指定的各位大法官,都在斷案時堅持了羅訴韋德案設下的原則。但有三位大法官,都由同一位總統川普所任命,是今天推翻公正天平裁決的核心,他們取消了這個國家婦女的基本權利。
不要搞錯,這是幾十年來刻意努力推翻我們法律平衡的結果,一種極端主義思想意識理念終於實現了!據我看這是最高法院的一個悲劇性錯誤,這個法院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明確剝奪了一項對這麼多美國人已經承認的如此基本的憲法權利。
法庭如此裁決將有真實立刻的後果,許多州禁止墮胎的法律今天會自動恢復,危害幾百萬婦女的健康。有些法律對強姦和亂倫致孕沒有例外,有些極端的法律能夠懲罰想要保護自己健康的婦女,甚至強迫她們生下強姦犯的孩子,甚至定罪那些盡職照顧她們的醫生,太令人驚嘆。想想那些別無選擇,被迫生下亂倫孩子的婦女,通常那些受到衝擊最大的是貧窮婦女,生活對她們很殘酷。
事實上,法庭真的列出了那些19世紀定罪墮胎的各州法律作為依據,他們把美國帶回到150年前(婦女沒有任何權利)的情形。我認為今天是悲劇性的日子。
以上只是拜登講話的一部分,被一些媒體截取來做斷章報導,意思總統居然承認美國歷史倒退150年,不再強大了,甚至評論說拜登毫無辦法。但拜登指的是爭取人權進步的運動倒退了,12分鐘的講話至此才講了5分鐘。他講話的後面部分指出了民主黨需要繼續努力,那才是講話重點:要鬥爭下去,請大家都來參與!
但是鬥爭並沒有結束。讓我清清楚楚毫不含糊地說,能夠保證婦女選擇權利的唯一方法,是國會起來制定聯邦法律,恢復羅訴韋德對婦女權利的保護。總統的行政命令不行,國會看起來現在通過立法的票數不夠。選民的聲音需要被聽見,今年秋天我們必須選舉更多願意把婦女選擇權再次寫入聯邦法律的參議員、眾議員,選舉更多的願意捍衛這個權利的地方和州級的領導人。我們需要恢復羅訴韋德案例對婦女的保護,立為國法,我們需要選舉願意這樣去做的官員--今年秋天的中期選舉,羅是選票上的一個議題,我們個人自由是選票上的一個議題,隱私權、自由和平等,統統在選票上。
直到那一天,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在那些因著這項裁決而婦女失去保護的州捍衛她們的權利。雖然這項裁決對於大片國土投下了黑暗的陰影,仍然有很多州承認婦女選擇的權利。所以,如果一名婦女住在限制墮胎的州,最高法院的這項裁決不阻止她去到允許墮胎的外州,也不阻止那個州的醫生來幫助她。
法務部長說得很清楚,婦女必須能夠自由安全地旅行,去到另一個州尋求她們所需要的保健服務。我的政府會捍衛這一基本權利,各級政府的任何官員如果干預婦女行使基本的旅行權利,我會動用我的一切權力來反擊這種對旅行權的非民主攻襲。我的政府還會捍衛婦女尋求FDA所認證醫藥的權利,比如避孕,是預防性保健的一個基本部分。FDA 20年前所認證的Prestone,能夠安全中止早期的妊娠,通常用來處置意外流產的病例。
有一些州說他們會試圖禁止或嚴重限制這些藥物的使用,但是極端主義州長和州立法院說,他們要藉著阻止郵件,或搜索個人藥櫃,用追蹤婦女所使用的APP數據,來掌控婦女的行動。這是錯誤、極端、與大多數美國人失去共識的行為。
美國醫學協會,美國婦產科醫學院致函我和哈里斯副總統,強調這種法律不是基於科學證據。他們要求我們起來保護人們得到婦科醫療保健的權利。他們說,限制獲取這些藥物的渠道,會導致美國的孕產死亡率攀升--這是他們說的。
今天我要求公共衛生服務部採取行動,確保能夠以最大限度滿足人們對這些重要藥品的需求,而政客不得干預婦女和她的醫生所做的決定。我的內閣會保持警惕,關注這一裁決所展示的含意。我得到警告,這一裁決將對於所有人更廣範圍的隱私權利帶來危險,因為羅案確認了隱私的基本權利,是很多其它權利的基礎。能夠為自己的健康做決定,是我們以為理所當然、在這個國家裡深深植根的權利。
已婚的夫婦決定避孕的權利,為了上帝的緣故,是他們在臥室之內的隱私。還有與你所愛的人結婚的權利。托馬斯大法官今天說了不少話,明確呼籲重新考慮同性戀平等結婚的權利,兩口子選擇避孕的權利。這種極端和危險的法庭路線現在找到我們頭上來了。
最後,讓我來給你兩點建議。第一,我現在呼籲所有的人,無論你多麼擔心這一裁決,請在所有抗議活動中保持和平——和平、和平、和平。不要恐嚇,暴力是我們絕對不接受的。威脅和恐嚇不是受到保護的言論,無論你多麼有理,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
第二,我知道很多人對法庭的這個裁決感到沮喪和失望,他們居然奪去這麼基本的東西。我知道很多婦女要面對極其困難的境況,我聽見你們了。我支持你們的權利,我和你們站在一起。美國人民有平等、自由、尊嚴、法治穩定的核心原則,其反響和共識,認定羅案不應被推翻。但保守派大法官佔了這個法庭的多數,這個剝奪權利的裁決表明我們的最高法院已經變得多麼極端,它離這個國家大多數人民的意願有多遙遠,世界上沒有一個發達國家是這個樣子。
但是,最後說了算的決不是這個法院裁決,我的內閣將利用一切適當的合法權力,但國會必須行動。你們可以用選票參加行動,最後結局是你們說了算的。這場鬥爭還沒有結束!謝謝大家。
拜登的意思是選舉願意立法保護權益的議員,目前看是民主黨人或無黨派人,讓他們在國會兩院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才能打破目前的立法阻撓。
今天,美國最高法院明確剝奪了美國人民已得到承認的憲法權利--不是「限定」,而是「剝奪」--他們前所未有地剝奪了許多美國人這麼重要的權利。這對法院、對國家是悲哀的一天。
50年前,羅訴韋德案得到裁決,從此成為這塊土地上的一個劃時代的案例,允許婦女和她的醫生不受任何政治干涉,來做非常個人化的決定。這重新確認了婦女平等的基本原則,讓她們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目標,加強了人民的基本隱私權,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選擇自己如何去生活。
現在羅訴韋德案的裁決被推翻了,讓我們來說清楚:現在這個國家的婦女健康和生命遇到危險。作為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高級成員,作為副總統,現在作為總統,我仔細學習過這個案件。我參與確認的大法官比誰都多,每次總要談論對這個案件的看法。
我相信羅訴韋德案是正確的裁決,在家庭和個人獨立自主的基本權利憲法和應用上,對隱私和自由都很重要。它是一個對複雜事務的裁決,小心考慮了婦女在妊娠早期決定墮胎、以及晚期能夠調整的權利,是一個有著全國廣泛民意基礎的裁決。大多數信仰傳統和背景的人現在都發覺這個裁決比之前的法律更可接受,所以它得到了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總統所任命大法官的支持。
羅訴韋德案的裁決是7比2,由共和黨的尼克松總統所任命的大法官所寫。50年來共和黨的總統艾森豪威爾、尼克松、里根、布什所指定的各位大法官,都在斷案時堅持了羅訴韋德案設下的原則。但有三位大法官,都由同一位總統川普所任命,是今天推翻公正天平裁決的核心,他們取消了這個國家婦女的基本權利。
不要搞錯,這是幾十年來刻意努力推翻我們法律平衡的結果,一種極端主義思想意識理念終於實現了!據我看這是最高法院的一個悲劇性錯誤,這個法院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明確剝奪了一項對這麼多美國人已經承認的如此基本的憲法權利。
法庭如此裁決將有真實立刻的後果,許多州禁止墮胎的法律今天會自動恢復,危害幾百萬婦女的健康。有些法律對強姦和亂倫致孕沒有例外,有些極端的法律能夠懲罰想要保護自己健康的婦女,甚至強迫她們生下強姦犯的孩子,甚至定罪那些盡職照顧她們的醫生,太令人驚嘆。想想那些別無選擇,被迫生下亂倫孩子的婦女,通常那些受到衝擊最大的是貧窮婦女,生活對她們很殘酷。
事實上,法庭真的列出了那些19世紀定罪墮胎的各州法律作為依據,他們把美國帶回到150年前(婦女沒有任何權利)的情形。我認為今天是悲劇性的日子。
以上只是拜登講話的一部分,被一些媒體截取來做斷章報導,意思總統居然承認美國歷史倒退150年,不再強大了,甚至評論說拜登毫無辦法。但拜登指的是爭取人權進步的運動倒退了,12分鐘的講話至此才講了5分鐘。他講話的後面部分指出了民主黨需要繼續努力,那才是講話重點:要鬥爭下去,請大家都來參與!
但是鬥爭並沒有結束。讓我清清楚楚毫不含糊地說,能夠保證婦女選擇權利的唯一方法,是國會起來制定聯邦法律,恢復羅訴韋德對婦女權利的保護。總統的行政命令不行,國會看起來現在通過立法的票數不夠。選民的聲音需要被聽見,今年秋天我們必須選舉更多願意把婦女選擇權再次寫入聯邦法律的參議員、眾議員,選舉更多的願意捍衛這個權利的地方和州級的領導人。我們需要恢復羅訴韋德案例對婦女的保護,立為國法,我們需要選舉願意這樣去做的官員--今年秋天的中期選舉,羅是選票上的一個議題,我們個人自由是選票上的一個議題,隱私權、自由和平等,統統在選票上。
直到那一天,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在那些因著這項裁決而婦女失去保護的州捍衛她們的權利。雖然這項裁決對於大片國土投下了黑暗的陰影,仍然有很多州承認婦女選擇的權利。所以,如果一名婦女住在限制墮胎的州,最高法院的這項裁決不阻止她去到允許墮胎的外州,也不阻止那個州的醫生來幫助她。
法務部長說得很清楚,婦女必須能夠自由安全地旅行,去到另一個州尋求她們所需要的保健服務。我的政府會捍衛這一基本權利,各級政府的任何官員如果干預婦女行使基本的旅行權利,我會動用我的一切權力來反擊這種對旅行權的非民主攻襲。我的政府還會捍衛婦女尋求FDA所認證醫藥的權利,比如避孕,是預防性保健的一個基本部分。FDA 20年前所認證的Prestone,能夠安全中止早期的妊娠,通常用來處置意外流產的病例。
有一些州說他們會試圖禁止或嚴重限制這些藥物的使用,但是極端主義州長和州立法院說,他們要藉著阻止郵件,或搜索個人藥櫃,用追蹤婦女所使用的APP數據,來掌控婦女的行動。這是錯誤、極端、與大多數美國人失去共識的行為。
美國醫學協會,美國婦產科醫學院致函我和哈里斯副總統,強調這種法律不是基於科學證據。他們要求我們起來保護人們得到婦科醫療保健的權利。他們說,限制獲取這些藥物的渠道,會導致美國的孕產死亡率攀升--這是他們說的。
今天我要求公共衛生服務部採取行動,確保能夠以最大限度滿足人們對這些重要藥品的需求,而政客不得干預婦女和她的醫生所做的決定。我的內閣會保持警惕,關注這一裁決所展示的含意。我得到警告,這一裁決將對於所有人更廣範圍的隱私權利帶來危險,因為羅案確認了隱私的基本權利,是很多其它權利的基礎。能夠為自己的健康做決定,是我們以為理所當然、在這個國家裡深深植根的權利。
已婚的夫婦決定避孕的權利,為了上帝的緣故,是他們在臥室之內的隱私。還有與你所愛的人結婚的權利。托馬斯大法官今天說了不少話,明確呼籲重新考慮同性戀平等結婚的權利,兩口子選擇避孕的權利。這種極端和危險的法庭路線現在找到我們頭上來了。
最後,讓我來給你兩點建議。第一,我現在呼籲所有的人,無論你多麼擔心這一裁決,請在所有抗議活動中保持和平——和平、和平、和平。不要恐嚇,暴力是我們絕對不接受的。威脅和恐嚇不是受到保護的言論,無論你多麼有理,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
第二,我知道很多人對法庭的這個裁決感到沮喪和失望,他們居然奪去這麼基本的東西。我知道很多婦女要面對極其困難的境況,我聽見你們了。我支持你們的權利,我和你們站在一起。美國人民有平等、自由、尊嚴、法治穩定的核心原則,其反響和共識,認定羅案不應被推翻。但保守派大法官佔了這個法庭的多數,這個剝奪權利的裁決表明我們的最高法院已經變得多麼極端,它離這個國家大多數人民的意願有多遙遠,世界上沒有一個發達國家是這個樣子。
但是,最後說了算的決不是這個法院裁決,我的內閣將利用一切適當的合法權力,但國會必須行動。你們可以用選票參加行動,最後結局是你們說了算的。這場鬥爭還沒有結束!謝謝大家。
拜登的意思是選舉願意立法保護權益的議員,目前看是民主黨人或無黨派人,讓他們在國會兩院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才能打破目前的立法阻撓。
Thursday, June 23, 2022
美國基督教:成為兩個不同宗教?
本文原載於Patheos信仰論壇文章:Is U.S. Christianity becoming two separate religions?
THE QUESTION: Is U.S. Christianity becoming two separate religions?
THE RELIGION GUY’S ANSWER: If the question above seems off the wall(奇怪), at least look why it has arisen.
Two years ago, The Guy wrote that he was quite astonished by some survey research reported in “The Twentysomething Sou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y Tim Clydesdale of the College of New Jersey and Kathleen Garces-Foley of Marymount University.
Young Americans age 30 and under, quizzed about religion, were asked how they think of God(30歲以內的年輕人對上帝的看法). One option was “a personal being, involved in the lives of people today.” It doesn’t get any simpler or more basic than that, whether you’re Jewish, Christian or Muslim. Other choices were some impersonal “cosmic life force,” or a deistic creator who is “not involved in the world now,” or that God does not exist. (有位格與人有交往?是一股宇宙生命力量?或不存在?)
Not surprisingly, the evangelical Protestants were virtually unanimous in embracing the first definition. But remarkably, only half of those in the predominantly white, theologically pluralistic “mainline” Protestant church bodies made that choice, while 40 percent favored the vague “life force.”(有40%的神學多元化主流教會信徒選上帝是某種模糊「生命力量」的答案) Young adult Catholics fell in between the two Protestant groups. (In this random sample, 30% were evangelicals, 18% Catholic, 14% “mainline” Protestant, and 29% with no religious affiliation. 但這組調查對象中只有14%的主流教會信徒。)
The Guy therefore posed the question whether Protestants’ long-running two-party rivalry “could be evolving toward a future with two starkly different belief systems.”(有不同政黨取向的基督徒會發展出截然不同的信仰體系?)
Now a more radical version of that scenario is explored at book length in “One Faith No Longer” (《不再是一個信仰》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by Baylor University sociologist George Yancey and Ashlee Quosigk, a visiting scholar of relig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See info here.
Their provocative proposal asserts that “conservative” and “progressive” Christians have become so thoroughly polarized in values, goals and identity(保守派和進步派信徒有徹底不同的價值觀、目標、自我觀) that they’re no longer “subgroups within the same religion.” Rather, they are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 or already are — “two distinctive religious expressions...The distinctions are so powerful that it is indeed no longer feasible to consider them in the same religious category.”
(作者)Yancey and Quosigk go so far as to compare this with the way Buddhism continued some concepts of Hinduism but evolved into a separate world religion. They say progressive and conservative Christianity are “all-but-separate” religions(幾乎是不同的宗教), with essential goals that are “diametrically opposed.”(截然相反的目標)
They want to highlight this situation saying that scholars and the media have long neglected the internal life of liberal churches(忽略自由派教會的內在生活) while closely focusing on every twist and turn among the conservative evangelicals. (The Guy himself has done this, posting several recent items about a “crack up” among evangelical leaders and alienation between them and grass-roots believers.)
Since the rise of Donald Trump, political furies have exaggerated such fissures(誇大裂縫) in U.S. religion and culture, but the book says the Christian split was evident in pre-Trump America and the kernel of the phenomenon stemed from the dispute between Protestant “fundamentalists” and “modernists”(基要主義者與現代主義者爭辯老早就有)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Which brings up what The Guy finds confusing about this innovative new research. The book scans Christians’ attitudes toward the Bible and Islam, but not other doctrinal matters, and puts major focus on “thermometer” ratings of respondents’ warm and cold feelings toward other groups in society(比較人們對其他群組的態度,卻沒有比較保守派和進步派), assorted opinion articles, and quotes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36 conservative clergy and lay leaders and 41 from the progressive side, plus 25 pages of resource material on this subject.
Especially because the interviewees are anonymous with no breakdown by affiliation or credentials(不知受訪者的所屬宗派或學位), it’s hard to tell how much the long-running conflict among white Protestants (currently causing pending schisms in the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 and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shapes Black and Hispanic Protestant churches and, especially, Catholics in this proposed Christian-wide split. Also tricky is that some of the interviewed “evangelicals” were ranked “progressive.”(有些「福音派」受訪者被評為progressive)
The “thermometer” ratings(溫度評級), from the 2012 round of the 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 showed that progressives are more likely to disdain conservatives and their beliefs than the reverse, and that they feel more solidarity with non-Christians and atheists than fellow Christians who are conservative. These Christians who usually promote tolerance lean toward intolerance against the Christian right.(據說進步派藐視保守派的程度更甚,他們感到與非信徒更團結。提倡寬容卻傾向於對右翼信徒不寬容。)
“Different core goals” are said to lie at the heart of the divide. Progressives promote what the authors summarize as “a humanistic ethic of social justice,”(進步派提倡人文主義的社會公義倫理) while conservatives center their faith on obedience to God as revealed in an authoritative Bible(保守派以順服聖經所啟示的權威上帝為重點), traditionally understood. Progressives shun the “particularism” of conservatives, especially their belief that Christianity is the one true faith or the truest of faiths, and their related insistence on seeking converts from other religions.
The book says the two sides “have distinct systems of belief that use similar terms infused with contrasting meanings,” and concludes that “other than being called Christian,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ny argument that progressive and conservative Christians belong in the same religious group.” It contends that America has never before experienced such a condition.
What do you make of all this? Comments welcomed.(你有甚麼看法?歡迎評論。--我對那段溫度評級的看法不以為然。我感到剛好相反,是保守派喜歡批判和表達不寬容。)
THE QUESTION: Is U.S. Christianity becoming two separate religions?
THE RELIGION GUY’S ANSWER: If the question above seems off the wall(奇怪), at least look why it has arisen.
Two years ago, The Guy wrote that he was quite astonished by some survey research reported in “The Twentysomething Sou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y Tim Clydesdale of the College of New Jersey and Kathleen Garces-Foley of Marymount University.
Young Americans age 30 and under, quizzed about religion, were asked how they think of God(30歲以內的年輕人對上帝的看法). One option was “a personal being, involved in the lives of people today.” It doesn’t get any simpler or more basic than that, whether you’re Jewish, Christian or Muslim. Other choices were some impersonal “cosmic life force,” or a deistic creator who is “not involved in the world now,” or that God does not exist. (有位格與人有交往?是一股宇宙生命力量?或不存在?)
Not surprisingly, the evangelical Protestants were virtually unanimous in embracing the first definition. But remarkably, only half of those in the predominantly white, theologically pluralistic “mainline” Protestant church bodies made that choice, while 40 percent favored the vague “life force.”(有40%的神學多元化主流教會信徒選上帝是某種模糊「生命力量」的答案) Young adult Catholics fell in between the two Protestant groups. (In this random sample, 30% were evangelicals, 18% Catholic, 14% “mainline” Protestant, and 29% with no religious affiliation. 但這組調查對象中只有14%的主流教會信徒。)
The Guy therefore posed the question whether Protestants’ long-running two-party rivalry “could be evolving toward a future with two starkly different belief systems.”(有不同政黨取向的基督徒會發展出截然不同的信仰體系?)
Now a more radical version of that scenario is explored at book length in “One Faith No Longer” (《不再是一個信仰》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by Baylor University sociologist George Yancey and Ashlee Quosigk, a visiting scholar of relig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See info here.
Their provocative proposal asserts that “conservative” and “progressive” Christians have become so thoroughly polarized in values, goals and identity(保守派和進步派信徒有徹底不同的價值觀、目標、自我觀) that they’re no longer “subgroups within the same religion.” Rather, they are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 or already are — “two distinctive religious expressions...The distinctions are so powerful that it is indeed no longer feasible to consider them in the same religious category.”
(作者)Yancey and Quosigk go so far as to compare this with the way Buddhism continued some concepts of Hinduism but evolved into a separate world religion. They say progressive and conservative Christianity are “all-but-separate” religions(幾乎是不同的宗教), with essential goals that are “diametrically opposed.”(截然相反的目標)
They want to highlight this situation saying that scholars and the media have long neglected the internal life of liberal churches(忽略自由派教會的內在生活) while closely focusing on every twist and turn among the conservative evangelicals. (The Guy himself has done this, posting several recent items about a “crack up” among evangelical leaders and alienation between them and grass-roots believers.)
Since the rise of Donald Trump, political furies have exaggerated such fissures(誇大裂縫) in U.S. religion and culture, but the book says the Christian split was evident in pre-Trump America and the kernel of the phenomenon stemed from the dispute between Protestant “fundamentalists” and “modernists”(基要主義者與現代主義者爭辯老早就有)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Which brings up what The Guy finds confusing about this innovative new research. The book scans Christians’ attitudes toward the Bible and Islam, but not other doctrinal matters, and puts major focus on “thermometer” ratings of respondents’ warm and cold feelings toward other groups in society(比較人們對其他群組的態度,卻沒有比較保守派和進步派), assorted opinion articles, and quotes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36 conservative clergy and lay leaders and 41 from the progressive side, plus 25 pages of resource material on this subject.
Especially because the interviewees are anonymous with no breakdown by affiliation or credentials(不知受訪者的所屬宗派或學位), it’s hard to tell how much the long-running conflict among white Protestants (currently causing pending schisms in the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 and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shapes Black and Hispanic Protestant churches and, especially, Catholics in this proposed Christian-wide split. Also tricky is that some of the interviewed “evangelicals” were ranked “progressive.”(有些「福音派」受訪者被評為progressive)
The “thermometer” ratings(溫度評級), from the 2012 round of the 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 showed that progressives are more likely to disdain conservatives and their beliefs than the reverse, and that they feel more solidarity with non-Christians and atheists than fellow Christians who are conservative. These Christians who usually promote tolerance lean toward intolerance against the Christian right.(據說進步派藐視保守派的程度更甚,他們感到與非信徒更團結。提倡寬容卻傾向於對右翼信徒不寬容。)
“Different core goals” are said to lie at the heart of the divide. Progressives promote what the authors summarize as “a humanistic ethic of social justice,”(進步派提倡人文主義的社會公義倫理) while conservatives center their faith on obedience to God as revealed in an authoritative Bible(保守派以順服聖經所啟示的權威上帝為重點), traditionally understood. Progressives shun the “particularism” of conservatives, especially their belief that Christianity is the one true faith or the truest of faiths, and their related insistence on seeking converts from other religions.
The book says the two sides “have distinct systems of belief that use similar terms infused with contrasting meanings,” and concludes that “other than being called Christian,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ny argument that progressive and conservative Christians belong in the same religious group.” It contends that America has never before experienced such a condition.
What do you make of all this? Comments welcomed.(你有甚麼看法?歡迎評論。--我對那段溫度評級的看法不以為然。我感到剛好相反,是保守派喜歡批判和表達不寬容。)
Monday, June 20, 2022
憲法與隱私權
弟兄姊妹們,先問你們一個問題:上帝創造人的時候給了人哪些權利?可以自由發言嗎?可以自由結盟嗎?可以指出和抗議不公平嗎?...如果有人說,這些權利是世俗的價值觀,不是上帝賦予的,那麼我敢說那是因為小看了上帝,或者你心目中的上帝形象太不公平仁慈,好像祂連人文主義者都不如一樣。
本文內容取自一位法學教授Scott Skinner-Thompson寫了發表在專家資訊網站The Conversation的文章。
美國憲法並沒有特別提到隱私。但半個世紀以來,最高法院一直將隱私視為保護個人自由的結果。幾乎所有的美國成年人--為人父母的、患者、性活躍的人--都會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行使隱私權。Skinner-Thompson教授研究憲法中的隱私權。他發現隱私權是許多權利的來源,包括那些最寶貴、最受反對(比如墮胎)、最常用的權利。
隱私權是自由的關鍵成分。最高法院首次正式認定所謂的「決策隱私」是1965年,就是能夠獨立控制我們個人生活和身體的權利,說這是隱含在其他明確的憲法權利中的。例如第一修正案的言論和集會權利允許人們私下決定他們要說什麼,以及與誰交往;第四修正案限制政府干涉人們的私有產業、文件和財物。
按照決策隱私的明確規定,最高法院在一個案子(Griswold訴Connecticut)中得出結論:人們擁有隱私權,政府不可禁止已婚夫婦使用避孕措施。簡言之,法院澄清了隱私權的憲法淵源。
在1973年Roe訴Wade案中保護墮胎權利的判決中,法院認為,決策隱私有著憲法的保證,也就是保證人們不能「在沒有正當法律程序的情況下被剝奪生命、自由或財產」--稱為正當程序條款,在憲法中出現了兩次(第五修正案和第十四修正案)。決策隱私還為保護許多其它重要日常活動的決策權利提供了基礎。例如隱私權保護人能夠自願性交的權利而不被送進監獄。隱私權支持人結婚,對象不分種族或性別。
隱私權對於家人能夠住在一起也很重要,政府不得進行不適當的干預。1977年有一個案例,法院根據家庭生活隱私權裁定,儘管違反了住房分區法令,一位祖母可以接她孫子們來同住,以便照顧他們。
與自由權相結合,隱私權還保護人的醫療決策自由。例如在1990年的一個案例中,法院得裁定「有智能的人具有受憲法保護的自由,可以拒絕不想要的醫療處置」。
決策隱私並非唯一受憲法保護的隱私權。1977年,最高法院大法官William Rehnquist指出,「隱私」概念可以是各色各樣的,並且法律承認了截然不同的「隱私」權,包括信息隱私--限制政府披露關乎個人的信息。
根據一些權威人士的說法,隱私權甚至延伸到傑出的公眾和政治人物。在1977年的另一項關鍵裁決定中,首席大法官Warren Buger和Rehnquist兩位保守派大法官提出,前總統理尼克松對他總統期間涉及個人生活的文件有隱私權。下級法院也根據信息隱私權來限制政府披露個人性取向或艾滋病狀況的能力。
總而言之,雖然憲法中沒有隱私這個詞,隱私卻是許多憲法能夠保護我們的最重要、最敏感和最密切活動的基礎。如果隱私權會在未來最高法院的裁決中受到侵蝕,與之相關的許多權利也會受到威脅。
本文內容取自一位法學教授Scott Skinner-Thompson寫了發表在專家資訊網站The Conversation的文章。
美國憲法並沒有特別提到隱私。但半個世紀以來,最高法院一直將隱私視為保護個人自由的結果。幾乎所有的美國成年人--為人父母的、患者、性活躍的人--都會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行使隱私權。Skinner-Thompson教授研究憲法中的隱私權。他發現隱私權是許多權利的來源,包括那些最寶貴、最受反對(比如墮胎)、最常用的權利。
隱私權是自由的關鍵成分。最高法院首次正式認定所謂的「決策隱私」是1965年,就是能夠獨立控制我們個人生活和身體的權利,說這是隱含在其他明確的憲法權利中的。例如第一修正案的言論和集會權利允許人們私下決定他們要說什麼,以及與誰交往;第四修正案限制政府干涉人們的私有產業、文件和財物。
按照決策隱私的明確規定,最高法院在一個案子(Griswold訴Connecticut)中得出結論:人們擁有隱私權,政府不可禁止已婚夫婦使用避孕措施。簡言之,法院澄清了隱私權的憲法淵源。
在1973年Roe訴Wade案中保護墮胎權利的判決中,法院認為,決策隱私有著憲法的保證,也就是保證人們不能「在沒有正當法律程序的情況下被剝奪生命、自由或財產」--稱為正當程序條款,在憲法中出現了兩次(第五修正案和第十四修正案)。決策隱私還為保護許多其它重要日常活動的決策權利提供了基礎。例如隱私權保護人能夠自願性交的權利而不被送進監獄。隱私權支持人結婚,對象不分種族或性別。
隱私權對於家人能夠住在一起也很重要,政府不得進行不適當的干預。1977年有一個案例,法院根據家庭生活隱私權裁定,儘管違反了住房分區法令,一位祖母可以接她孫子們來同住,以便照顧他們。
與自由權相結合,隱私權還保護人的醫療決策自由。例如在1990年的一個案例中,法院得裁定「有智能的人具有受憲法保護的自由,可以拒絕不想要的醫療處置」。
決策隱私並非唯一受憲法保護的隱私權。1977年,最高法院大法官William Rehnquist指出,「隱私」概念可以是各色各樣的,並且法律承認了截然不同的「隱私」權,包括信息隱私--限制政府披露關乎個人的信息。
根據一些權威人士的說法,隱私權甚至延伸到傑出的公眾和政治人物。在1977年的另一項關鍵裁決定中,首席大法官Warren Buger和Rehnquist兩位保守派大法官提出,前總統理尼克松對他總統期間涉及個人生活的文件有隱私權。下級法院也根據信息隱私權來限制政府披露個人性取向或艾滋病狀況的能力。
總而言之,雖然憲法中沒有隱私這個詞,隱私卻是許多憲法能夠保護我們的最重要、最敏感和最密切活動的基礎。如果隱私權會在未來最高法院的裁決中受到侵蝕,與之相關的許多權利也會受到威脅。
Saturday, June 18, 2022
J6事件的歷史會怎麼寫?
下面所說的J6事件,是指2021年1月(January)6日那天,因為有暴徒相信川普2020年實際勝選,並且選舉結果被民主黨拜登「偷去」謠言,幾百人闖進國會,想要阻止當日正在進行的選舉團合計票數過程,企圖讓川普非法連任的暴亂事件--這是我的歸納。我把下面這人的短講翻譯過來是因為我同意他的看法。
網絡朋友們,這是Beau,又見面了。今天我們要談談J6事件的歷史--現在還沒有寫出來,但我們已知道可能的事情梗概,也從公眾聽證會了解到一些重要的情節,還能夠觀看人們的反應。
我不知道人們是否真正了解J6事件的歷史意義,以及現在事件發展的歷史意義。許多人只是從黨派角度去看,侷限於看到對下次選舉的影響,而不是看見美國歷史。但這是一樁重大的歷史事件,好像珍珠港事件一樣,可能會改變美國。
我不知道人們是不是這麼看。但總會有些歷史學家把史實記錄下來,他們會確保日後那些希望了解故事真相的人能夠找到紀錄可讀。實際上你可以在推特上找到這些歷史學家來跟隨:#hath--意思"historians at the hearing"。
總之這是一段要寫下來的歷史紀錄,並將被有限數量的人閱讀。因為人們會記住的不是一段美國歷史,而是一個美國的神話傳奇。美國人喜歡把歷史事件擬人化--記住那些歷史人物。比如誰打下了哪一場關鍵戰役?大概不記得其它細節,只記得當時誰是總統--總統沒去帶兵打仗啊,沒關係,傳奇嘛。
這次也一樣,真正的史實會記下來,但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一個人的故事。這人不是川普--我們不會講壞人的故事。誰是英雄,會留在眾人可能的歷史記憶中呢?是副總統Pence。
也許你不喜歡,沒關係,但他很可能會作為一位拯救「美國實驗」的英雄載入史冊,因為他獨擋一面地不與那場未遂政變合作。那些試圖尋索他命的人距他只有40英尺,他卻留在那裏,確保完成選舉團按正確的法律程序計票。這會是歷史故事的一個可能講法--彭斯。
但這個版本的美國神話傳奇迄今還不是板上釘那麼牢靠,因為我們假定,200多年來的共和制「美國實驗」實際上在那天被保全下來了,這是很可能的。或者,2021年1月6日那一天,可能只不過是一個結束(共和體制)的開端。在那種情況下,彭斯會被紀念為當時表現了勇氣,卻無法再有勇氣來平息一場威權主義威脅的人。
歷史對於副總統彭斯總統來說尚未結束,他的故事或是英雄主義和勇氣,或只是偶然的一次完成責任義務而已。他對那天的解釋非常關鍵,他必須告訴美國人民1月6日那一天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沒有誇張扭曲。他必須解釋那一天為甚麼他堅決不離開。要知道,可能的回答有不止一個。無論他怎樣解釋,無論你怎樣不欣賞他,都決不會錯。
如果他當時沒有那麼做,我敢說你現在不會看這個節目。我覺得美國人民大多不知道,我們(民主共和制度離失敗)只差了那麼一點點。不說美國神話傳奇,當時情形沒有完全失控,這件事與彭斯本身非常有關係。
但是,歷史現在仍然在看他,看他究竟要怎樣。彭斯必須解釋當時的事件,他必須告訴美國人民,為甚麼繼續完成計票過程而不拖延一天是如此重要。為甚麼儘管危險,他不能夠離開。我知道有人說他當時如果上車,所擔心的事可能很重要,但我猜想他如果決定留在那裡可能也挺擔心的。當時還有其他的方式可以逃走,但他沒走。這是很重要的一塊謎,我們還沒有找到答案,而我們需要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次事件在歷史書中不是兩段話就能打發的。然而彭斯有機會寫這段歷史,寫他的品格,他有機會解釋。但他的解釋必須面對公眾,以後寫一本回憶錄出版是不行的。因為他面前要走的道路,才是最後對美國威權主義棺材釘下去的釘子,他現在所處的位置讓他有機會。
彭斯必須表現出和6日那天同樣的勇氣,不能夠現在停下來,因為他已經走過了那道門坎。不然的話,沒有問責,沒有信息,有人會再度嘗試這樣的暴亂。也許下一次,那個在暴亂面前擋路的人,那個必須做決定的人,會決定屈從了政變壓力。
網絡朋友們,這是Beau,又見面了。今天我們要談談J6事件的歷史--現在還沒有寫出來,但我們已知道可能的事情梗概,也從公眾聽證會了解到一些重要的情節,還能夠觀看人們的反應。
我不知道人們是否真正了解J6事件的歷史意義,以及現在事件發展的歷史意義。許多人只是從黨派角度去看,侷限於看到對下次選舉的影響,而不是看見美國歷史。但這是一樁重大的歷史事件,好像珍珠港事件一樣,可能會改變美國。
我不知道人們是不是這麼看。但總會有些歷史學家把史實記錄下來,他們會確保日後那些希望了解故事真相的人能夠找到紀錄可讀。實際上你可以在推特上找到這些歷史學家來跟隨:#hath--意思"historians at the hearing"。
總之這是一段要寫下來的歷史紀錄,並將被有限數量的人閱讀。因為人們會記住的不是一段美國歷史,而是一個美國的神話傳奇。美國人喜歡把歷史事件擬人化--記住那些歷史人物。比如誰打下了哪一場關鍵戰役?大概不記得其它細節,只記得當時誰是總統--總統沒去帶兵打仗啊,沒關係,傳奇嘛。
這次也一樣,真正的史實會記下來,但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一個人的故事。這人不是川普--我們不會講壞人的故事。誰是英雄,會留在眾人可能的歷史記憶中呢?是副總統Pence。
也許你不喜歡,沒關係,但他很可能會作為一位拯救「美國實驗」的英雄載入史冊,因為他獨擋一面地不與那場未遂政變合作。那些試圖尋索他命的人距他只有40英尺,他卻留在那裏,確保完成選舉團按正確的法律程序計票。這會是歷史故事的一個可能講法--彭斯。
但這個版本的美國神話傳奇迄今還不是板上釘那麼牢靠,因為我們假定,200多年來的共和制「美國實驗」實際上在那天被保全下來了,這是很可能的。或者,2021年1月6日那一天,可能只不過是一個結束(共和體制)的開端。在那種情況下,彭斯會被紀念為當時表現了勇氣,卻無法再有勇氣來平息一場威權主義威脅的人。
歷史對於副總統彭斯總統來說尚未結束,他的故事或是英雄主義和勇氣,或只是偶然的一次完成責任義務而已。他對那天的解釋非常關鍵,他必須告訴美國人民1月6日那一天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沒有誇張扭曲。他必須解釋那一天為甚麼他堅決不離開。要知道,可能的回答有不止一個。無論他怎樣解釋,無論你怎樣不欣賞他,都決不會錯。
如果他當時沒有那麼做,我敢說你現在不會看這個節目。我覺得美國人民大多不知道,我們(民主共和制度離失敗)只差了那麼一點點。不說美國神話傳奇,當時情形沒有完全失控,這件事與彭斯本身非常有關係。
但是,歷史現在仍然在看他,看他究竟要怎樣。彭斯必須解釋當時的事件,他必須告訴美國人民,為甚麼繼續完成計票過程而不拖延一天是如此重要。為甚麼儘管危險,他不能夠離開。我知道有人說他當時如果上車,所擔心的事可能很重要,但我猜想他如果決定留在那裡可能也挺擔心的。當時還有其他的方式可以逃走,但他沒走。這是很重要的一塊謎,我們還沒有找到答案,而我們需要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次事件在歷史書中不是兩段話就能打發的。然而彭斯有機會寫這段歷史,寫他的品格,他有機會解釋。但他的解釋必須面對公眾,以後寫一本回憶錄出版是不行的。因為他面前要走的道路,才是最後對美國威權主義棺材釘下去的釘子,他現在所處的位置讓他有機會。
彭斯必須表現出和6日那天同樣的勇氣,不能夠現在停下來,因為他已經走過了那道門坎。不然的話,沒有問責,沒有信息,有人會再度嘗試這樣的暴亂。也許下一次,那個在暴亂面前擋路的人,那個必須做決定的人,會決定屈從了政變壓力。
Thursday, June 16, 2022
Bernie Sanders的信息
Bernie Sanders是一位長期爭取社會公義的猶太裔美國人,號稱是民主社會主義者,但在國會中一直與民主黨合作。很多年輕人對他的公義理念非常欽佩,支持他競選總統,現在他的政治影響似乎越來越大了。
他多年來所堅持的美國理想非常獨特,即使沒有很多人贊成,他仍然大聲疾呼不氣餒。下面是他的信息,我看他的主張不錯:
我是美國歷史上服務於國會最久的非黨派獨立議員。今天我要告訴你們一件事,是你們不常從媒體聽見和談論的,事實上國會中的政客也不談。我要告訴你們,這個國家的工人階級和中間階級現在遇到嚴重的麻煩--我們正在向一種寡頭政治的社會形態轉化,就是一小撮的億萬富翁,他們不光有擁有非凡的財富,還擁有非凡的政治勢力。
我們作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每個月都在盼望下個月薪資準時到來的情形下,沒有結餘。我們有7000萬美國人沒有醫療保險或保額不足,而聯邦最低時薪的$7.25不夠糊口。而這個國家老年或比較年長的工作人員,有一半在退休的時候沒有銀行存款,所以他們害怕退休。
我相信現在到時候了,不要再尋求捍衛那些過特別奢侈日子的既得利益者體制,這種體制允許最富有的兩個人擁有的財富超過40%底層人民的總共財富,允許2%的富裕人家擁有相當於底層92%人民的總共財富。今天的大公司總裁們賺取的薪資是他們工人的350倍,我們現在的不平等薪資造成的貧富懸殊超過美國歷史上的任何時期。現在美國人民該站起來了,時候到了,我們的政府應該開始代表所有的人民,而不只是代表那些出錢助選的富人。
這就是說,
我們必須結束一個允許富人出大錢購買選舉的腐敗政治體系;
我們必須結束一個允許億萬富翁不繳納任何聯邦稅的很不公平的納稅體制;
我們必須提高聯邦政府工人的最低時薪到$15美元;
我們必須加入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的行列,把醫療保健當作人權而不是一份特權,不再花費比別國高一倍的人均保健費用,讓那些醫藥公司和保險公司賺錢;
國家醫保MediCare必須能夠和醫藥公司商議價,大大降低處方藥的價格;
美國不可繼續做個世界上唯一不提供家庭假和病假福利的發達國家;
我們必須恢復每月$300的稅收抵免,免得列為兒童貧困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我們必須擴大MediCare計劃的福利,提供牙醫、助聽、眼鏡的服務,讓這個國家老年人的餘生有尊嚴;
我們不能再忽略氣候等等問題,這已經威脅到我們的生存;
論到槍枝,這個月我們面臨了多起槍案悲劇,我們顯然需要切實的槍械安全管理立法。
說到底,讓我們建立一個為所有人服務的政府,因為政府不能夠只為最富有的人服務。謝謝!
今天恰好看見賓州一個人在臉書上發言,說參議員為甚麼不聽大眾,原來是被億萬富翁Jeffery Yass收買了--他出了大價錢助選--Sanders參議員說的是。
他多年來所堅持的美國理想非常獨特,即使沒有很多人贊成,他仍然大聲疾呼不氣餒。下面是他的信息,我看他的主張不錯:
我是美國歷史上服務於國會最久的非黨派獨立議員。今天我要告訴你們一件事,是你們不常從媒體聽見和談論的,事實上國會中的政客也不談。我要告訴你們,這個國家的工人階級和中間階級現在遇到嚴重的麻煩--我們正在向一種寡頭政治的社會形態轉化,就是一小撮的億萬富翁,他們不光有擁有非凡的財富,還擁有非凡的政治勢力。
我們作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每個月都在盼望下個月薪資準時到來的情形下,沒有結餘。我們有7000萬美國人沒有醫療保險或保額不足,而聯邦最低時薪的$7.25不夠糊口。而這個國家老年或比較年長的工作人員,有一半在退休的時候沒有銀行存款,所以他們害怕退休。
我相信現在到時候了,不要再尋求捍衛那些過特別奢侈日子的既得利益者體制,這種體制允許最富有的兩個人擁有的財富超過40%底層人民的總共財富,允許2%的富裕人家擁有相當於底層92%人民的總共財富。今天的大公司總裁們賺取的薪資是他們工人的350倍,我們現在的不平等薪資造成的貧富懸殊超過美國歷史上的任何時期。現在美國人民該站起來了,時候到了,我們的政府應該開始代表所有的人民,而不只是代表那些出錢助選的富人。
這就是說,
說到底,讓我們建立一個為所有人服務的政府,因為政府不能夠只為最富有的人服務。謝謝!
今天恰好看見賓州一個人在臉書上發言,說參議員為甚麼不聽大眾,原來是被億萬富翁Jeffery Yass收買了--他出了大價錢助選--Sanders參議員說的是。
Monday, June 13, 2022
回到福音派教會聽道
我在非福音派教會參加聚會已經10年了。昨天因為探望女兒,她和先生在一家福音派教會聚會,我就回到了他們聚會的教會參加崇拜。
女兒說這間教會不算是保守派,Covid大流行期間有幾位很「瘋狂」的基督徒離開了教會,沒再出現。她的意思是那幾人除了積極挺川普,還不信科學。
我很喜歡那些歌唱上帝耶穌愛我們、以及表達堅決跟隨耶穌的現代詩歌,尤其是所唱的第一首,深深讓人受到激勵和安慰。
不過在聽解經講道的部分,我還是發覺自己只贊同其中一半的神學。這位牧師講的是約翰福音15章,耶穌吩咐門徒要彼此相愛,不要怕逼迫等等。其中還特別舉例現在的基督徒不要被人按族裔、階級等等劃分群組,好像是和這世界的恨有關。
我所在的教會現在很少強調個人得救了,不過這位牧師反復強調,無論你處在甚麼地位、種族、或困難地位中,在審判的時候,上帝會問我們每個人為祂做了哪些正確的事,因為基督信仰是個人的。
關於他對地獄的解釋我就不在這裡批評了,真正的難題是沒有提說的--總體上人類有個地獄伺候,不過牧師的描述和解釋還算巧妙,不那麼令人反感。可是,到了解釋逼迫問題時,他就沒再強調個人了。因為受到逼迫、被剝奪權利的顯然是某些群組或階級,不是隨便一個人。
另外我們並非每個人都能夠做甚麼抉擇,尤其你若屬於非法移民,或你得到的教育、培訓不夠,無法讓你勝任某類職任,或你若不幸落到經濟貧困或疾病地步等等,你的抉擇就非常有限。一個社會若決定不為你提供某些必要的福利,你又不幸沒有能夠臨時接濟你的鄰舍親屬,必須等候慈善救濟,那你就很難選擇搬遷、住房、工作、甚至讀書。可惜很多處於小康地位的基督徒盲點很大,他們看見問題的一個方面,看不見另外的方面。
最後說說教會邀請信徒站起來,把自己落在苦況中的家人、親友交在主的手中,為他們禱告。我想誰都有未信的親朋好友處在煩躁困難中吧,教會常常提供禱告服務。我沒有站起來接受禱告是因為我多年來已經禱告過無數次。禱告人改換心思,接受主、跟隨主、為主而活,我現在覺得信心不足。與其禱告主把某人變成另一個人,不如耐心作主的見證,等候時機說誠實該說的話,禱告有效的溝通等等。我時常看見主在做工,為我提供這類機會,是我最大的盼望和動力。
難道不是這樣嗎?你為那些相信某些陰謀論,因而滿心憤怒不滿和懼怕的弟兄姊妹禱告,不如等候上帝給你機會從正面影響他/她。那些為川普禱告,希望他能改掉粗魯高傲言行的基督徒/牧師,本來應該尋找機會傳耶穌信息給他,告訴他上帝的憐憫心腸和計劃,可他們只是圍著他按手禱告,結果反而助長了他的囂張胡為氣焰。
女兒說這間教會不算是保守派,Covid大流行期間有幾位很「瘋狂」的基督徒離開了教會,沒再出現。她的意思是那幾人除了積極挺川普,還不信科學。
我很喜歡那些歌唱上帝耶穌愛我們、以及表達堅決跟隨耶穌的現代詩歌,尤其是所唱的第一首,深深讓人受到激勵和安慰。
不過在聽解經講道的部分,我還是發覺自己只贊同其中一半的神學。這位牧師講的是約翰福音15章,耶穌吩咐門徒要彼此相愛,不要怕逼迫等等。其中還特別舉例現在的基督徒不要被人按族裔、階級等等劃分群組,好像是和這世界的恨有關。
我所在的教會現在很少強調個人得救了,不過這位牧師反復強調,無論你處在甚麼地位、種族、或困難地位中,在審判的時候,上帝會問我們每個人為祂做了哪些正確的事,因為基督信仰是個人的。
關於他對地獄的解釋我就不在這裡批評了,真正的難題是沒有提說的--總體上人類有個地獄伺候,不過牧師的描述和解釋還算巧妙,不那麼令人反感。可是,到了解釋逼迫問題時,他就沒再強調個人了。因為受到逼迫、被剝奪權利的顯然是某些群組或階級,不是隨便一個人。
另外我們並非每個人都能夠做甚麼抉擇,尤其你若屬於非法移民,或你得到的教育、培訓不夠,無法讓你勝任某類職任,或你若不幸落到經濟貧困或疾病地步等等,你的抉擇就非常有限。一個社會若決定不為你提供某些必要的福利,你又不幸沒有能夠臨時接濟你的鄰舍親屬,必須等候慈善救濟,那你就很難選擇搬遷、住房、工作、甚至讀書。可惜很多處於小康地位的基督徒盲點很大,他們看見問題的一個方面,看不見另外的方面。
最後說說教會邀請信徒站起來,把自己落在苦況中的家人、親友交在主的手中,為他們禱告。我想誰都有未信的親朋好友處在煩躁困難中吧,教會常常提供禱告服務。我沒有站起來接受禱告是因為我多年來已經禱告過無數次。禱告人改換心思,接受主、跟隨主、為主而活,我現在覺得信心不足。與其禱告主把某人變成另一個人,不如耐心作主的見證,等候時機說誠實該說的話,禱告有效的溝通等等。我時常看見主在做工,為我提供這類機會,是我最大的盼望和動力。
難道不是這樣嗎?你為那些相信某些陰謀論,因而滿心憤怒不滿和懼怕的弟兄姊妹禱告,不如等候上帝給你機會從正面影響他/她。那些為川普禱告,希望他能改掉粗魯高傲言行的基督徒/牧師,本來應該尋找機會傳耶穌信息給他,告訴他上帝的憐憫心腸和計劃,可他們只是圍著他按手禱告,結果反而助長了他的囂張胡為氣焰。
Friday, June 10, 2022
書介:《Winners Take All》
這本書名的意思是「贏家通吃」。意思是得勝者把所有的好處全都拿去,不會分一些給其他人。下面是這書的封底介紹:
本書作者Anand Giridharadas把我們帶進了一個新的鍍金時代的內幕。在那裏,只要不威脅社會秩序,不影響他們的地位,有錢有勢的人大可以參與爭取平等和公義的鬥爭。他們將自己塑造為窮人的救世主形象,大力獎勵樂意維持現狀的「思想領袖」;他們不斷尋求行更多的善,但永遠不會尋求減少傷害。
作者提出的問題很難回答。比如,為什麼我們最嚴重的問題應該由未經選舉產生的上層社會來解決,而不通過公共體制來解決?公共體制已經被遊說和逃稅腐蝕了。Giridharadas的开创性调查已经在最富有的人和他们上層人物中引起了一場大醒悟,一項迫切需要的醒悟,它指向這樣的解答方案:与其靠著得勝者剩下的物資過活,我们必须進行艰苦的民主工作,來建造更强大、比較平等的制度,真正地改变世界。--也就是呼籲精英和普通公民行動起來。
從亞馬遜讀者評論看,在將近2000名評論者中,72%的讀者為這本書評了5星級,16%評的4星級,只有3%評說不好,給1顆星。我猜想大多說不好的人看了封底介紹都不想購買和閱讀這本書,因此沒有參與評論。下面我選幾篇得到很多人贊同的評論放在這裡給你參考。
第一位讀者是一名多年來為一個龐大社區公益項目到處從私人的基金會尋求贊助的人。他擔任社區高級項目官員將近12年,幽默地用標題中「慈善家幫助你站立在自己的膝頭上」,意思你不會站立起來,而是必須永遠求人。他說這個標題總結了他自己對慈善事業的理解,是《贏家通吃》的主題之一。
他同意作者所描述的另一個擔憂,就是美國人極其嚴重地放棄了公共部門對所有人基本需求的責任。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從里根總統以來,非常富有的人,以及他們所僱用的把關人和他們的政治盟友,故意限制政府公共部門的生存能力。他說實際上,正如作者所指出的,自20世紀初Rockefeller和Carnegie創建第一批大型基金會以來,限制政府的工作就已經以各種方式完成。
這位讀者相信,富人利用慈善事業,以及整個非營利部門,想要防止公共部門變得強大,但公共部門至少是某種形式的社會民主。任何人如果想要了解慈善家和慈善機構如何保持自己已有的權力關係,限制民主公共部門的有效功能,這位讀者會願意幫他買這本書。他說我們必須解決不負責任、自私自利精英的主導地位,採用民主、公共的替代方案,作者在《贏家通吃》中闡述得非常出色,既勇敢又文雅。
第二位得到很多讚許的讀者給這本書打了4星級。他提到這書的副標題--The Elite Charade of Changing the World。他說這本書其實主要不是寫企業家和投資人負起社會責任使命去改變世界,讓多人得益,避免僅僅為謀取利潤而發展。這本書講的改變是精英帶動市場經濟,並對贏家安全的社會變化。然後他把書的內容做了一番小結式的報告評論如下。
本書作者Giridharadas一針見血地談論了美國不斷增長的經濟不平等問題。這書在一開頭就說「當最近幾十年來改變的果實落下時,那很幸運的一群幾乎全攬。」問題出在哪裡?精英帶動市場經濟,確保對贏家安全。那些每年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精英們都相信這一套,社會變化要確保贏家安全。《紐約時報》評得不錯,這些人不會去推動體制變動,只會強化目前的不平衡經濟現實。他們在達沃斯年會閒逛,順便重複講些大道理。Giridharadas把這這些人叫做MarketWorld。
MarketWorld是一股上升的權力精英,同時尋求成功致富和尋求行善,既改變世界,同時又從保持現狀中獲利。這些人在慈善、學術、媒體、政界和智囊團的世界中,由開明商人和他們的合作夥伴組成。Giridharadas還批評了精英咨詢公司,比如McKinsey那類,他們宣傳的價值觀都是市場的,講論解決問題的機會,不講製造了那些問題是誰的責任。
這位讀者對作者的一些想法不太贊同。他說作者區分公共知識分子(好)和思想領袖(壞),好像前者主要是沒受商業影響的學者,而後者因MarketWorld的價值觀、鉤子、準線和墜子而墮落了--這恐怕太簡單化了。以為大公司沒有涉足和影響學術界是幼稚的。另外他覺得作者把擁有全世界一半財富的八位百萬或億萬富翁當作靶子不好。那些科技和金融的巨頭和首富都在試圖解決經濟不平等的問題,你怎能指望他們會去遊說政府立法減少經濟不平等呢?然而作者抱怨他們不去做這樣的遊說。
《贏家通吃》這本書的前提是,這些能夠行善的首富在美國經濟中發號施令並主導政治辯論。作者意思如果這些人能夠為真正的社會變革而努力,經濟不平等就會迅速縮小。然而這位讀者不同意這是事實,他說美國的大多數富人都是保守的共和黨人,他們沒有假裝自己是變革推動者,他們在美國社會中發揮的力量遠遠超過達沃斯那一套。 在當今的政治辯論中,傳統基金會及其右翼智囊團和基督教右翼機構在製定聯邦和州政府政策方面的權力比作者所說的「開明精英」要大得多。
哈,這位讀者顯然不知道他所列舉的這些共和黨和保守派機構都是開明精英的一部分,在國會遊說要盡力確保精英安全的一群。看來他也有滿清楚的政治黨派意識,同意作者對民主黨的柯林頓總統加劇了經濟不平等問題的指責。諸如他廢除了控制通用銀行參與商業投機的Glass-Steagall法案,引起2008年的經濟大衰退,無數人失去房屋、工作。
總之,美國幾十年來沒有一位總統採取了任何顯著步驟來解決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問題。奧巴馬總統好多了,但他也聘請同一批經濟顧問,不許引起經濟衰退的投機銀行受起訴,不過問國會兩黨都喜歡討好工業和金融財團的問題。
那麼,誰能夠帶領社會走向可行的解決方案?這是問題的癥結,正如作者所見:「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改革是由民選並負責的政府領導,還是由聲稱了解我們最大利益的富人精英來領導,這是最關鍵的。」這些富人如何出於好意並不重要,如果他們不積極努力提高遺產稅和所得稅,不把私人資金排除在政治之外,不願提供全民免費醫療保健,不努力選舉致力於為多數人服務的人,那麼他們就是問題的一部分。他們所做的任何其他事情都不能成為解決方案。對此這位讀者非常「阿門」。
這位讀者還摘選了其他一些讀者對本書的評論列出來,大概都是他所贊同的。有位讀者指出作者很小心地不去冒犯別人--他在兩個層面上寫作,巧妙委婉,但最終是毀滅性的,容易諷刺而不容易改良。還有位讀者評論這本書是對現代富人的挑釁式批評:拿魚給饑餓的人,自我感覺良好,又得到免稅待遇--而這些都是症狀,不是原因嘛。另外一位讀者說這本書「新鮮而重要」,Giridharadas批評共益企業(B Corp是個追求擴大效益的企業認證)活動,呼籲不要只喊口號,搞表面的認證,實際卻堅持不公平的常態。
本書作者Anand Giridharadas把我們帶進了一個新的鍍金時代的內幕。在那裏,只要不威脅社會秩序,不影響他們的地位,有錢有勢的人大可以參與爭取平等和公義的鬥爭。他們將自己塑造為窮人的救世主形象,大力獎勵樂意維持現狀的「思想領袖」;他們不斷尋求行更多的善,但永遠不會尋求減少傷害。
作者提出的問題很難回答。比如,為什麼我們最嚴重的問題應該由未經選舉產生的上層社會來解決,而不通過公共體制來解決?公共體制已經被遊說和逃稅腐蝕了。Giridharadas的开创性调查已经在最富有的人和他们上層人物中引起了一場大醒悟,一項迫切需要的醒悟,它指向這樣的解答方案:与其靠著得勝者剩下的物資過活,我们必须進行艰苦的民主工作,來建造更强大、比較平等的制度,真正地改变世界。--也就是呼籲精英和普通公民行動起來。
從亞馬遜讀者評論看,在將近2000名評論者中,72%的讀者為這本書評了5星級,16%評的4星級,只有3%評說不好,給1顆星。我猜想大多說不好的人看了封底介紹都不想購買和閱讀這本書,因此沒有參與評論。下面我選幾篇得到很多人贊同的評論放在這裡給你參考。
第一位讀者是一名多年來為一個龐大社區公益項目到處從私人的基金會尋求贊助的人。他擔任社區高級項目官員將近12年,幽默地用標題中「慈善家幫助你站立在自己的膝頭上」,意思你不會站立起來,而是必須永遠求人。他說這個標題總結了他自己對慈善事業的理解,是《贏家通吃》的主題之一。
他同意作者所描述的另一個擔憂,就是美國人極其嚴重地放棄了公共部門對所有人基本需求的責任。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從里根總統以來,非常富有的人,以及他們所僱用的把關人和他們的政治盟友,故意限制政府公共部門的生存能力。他說實際上,正如作者所指出的,自20世紀初Rockefeller和Carnegie創建第一批大型基金會以來,限制政府的工作就已經以各種方式完成。
這位讀者相信,富人利用慈善事業,以及整個非營利部門,想要防止公共部門變得強大,但公共部門至少是某種形式的社會民主。任何人如果想要了解慈善家和慈善機構如何保持自己已有的權力關係,限制民主公共部門的有效功能,這位讀者會願意幫他買這本書。他說我們必須解決不負責任、自私自利精英的主導地位,採用民主、公共的替代方案,作者在《贏家通吃》中闡述得非常出色,既勇敢又文雅。
第二位得到很多讚許的讀者給這本書打了4星級。他提到這書的副標題--The Elite Charade of Changing the World。他說這本書其實主要不是寫企業家和投資人負起社會責任使命去改變世界,讓多人得益,避免僅僅為謀取利潤而發展。這本書講的改變是精英帶動市場經濟,並對贏家安全的社會變化。然後他把書的內容做了一番小結式的報告評論如下。
本書作者Giridharadas一針見血地談論了美國不斷增長的經濟不平等問題。這書在一開頭就說「當最近幾十年來改變的果實落下時,那很幸運的一群幾乎全攬。」問題出在哪裡?精英帶動市場經濟,確保對贏家安全。那些每年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精英們都相信這一套,社會變化要確保贏家安全。《紐約時報》評得不錯,這些人不會去推動體制變動,只會強化目前的不平衡經濟現實。他們在達沃斯年會閒逛,順便重複講些大道理。Giridharadas把這這些人叫做MarketWorld。
MarketWorld是一股上升的權力精英,同時尋求成功致富和尋求行善,既改變世界,同時又從保持現狀中獲利。這些人在慈善、學術、媒體、政界和智囊團的世界中,由開明商人和他們的合作夥伴組成。Giridharadas還批評了精英咨詢公司,比如McKinsey那類,他們宣傳的價值觀都是市場的,講論解決問題的機會,不講製造了那些問題是誰的責任。
這位讀者對作者的一些想法不太贊同。他說作者區分公共知識分子(好)和思想領袖(壞),好像前者主要是沒受商業影響的學者,而後者因MarketWorld的價值觀、鉤子、準線和墜子而墮落了--這恐怕太簡單化了。以為大公司沒有涉足和影響學術界是幼稚的。另外他覺得作者把擁有全世界一半財富的八位百萬或億萬富翁當作靶子不好。那些科技和金融的巨頭和首富都在試圖解決經濟不平等的問題,你怎能指望他們會去遊說政府立法減少經濟不平等呢?然而作者抱怨他們不去做這樣的遊說。
《贏家通吃》這本書的前提是,這些能夠行善的首富在美國經濟中發號施令並主導政治辯論。作者意思如果這些人能夠為真正的社會變革而努力,經濟不平等就會迅速縮小。然而這位讀者不同意這是事實,他說美國的大多數富人都是保守的共和黨人,他們沒有假裝自己是變革推動者,他們在美國社會中發揮的力量遠遠超過達沃斯那一套。 在當今的政治辯論中,傳統基金會及其右翼智囊團和基督教右翼機構在製定聯邦和州政府政策方面的權力比作者所說的「開明精英」要大得多。
哈,這位讀者顯然不知道他所列舉的這些共和黨和保守派機構都是開明精英的一部分,在國會遊說要盡力確保精英安全的一群。看來他也有滿清楚的政治黨派意識,同意作者對民主黨的柯林頓總統加劇了經濟不平等問題的指責。諸如他廢除了控制通用銀行參與商業投機的Glass-Steagall法案,引起2008年的經濟大衰退,無數人失去房屋、工作。
總之,美國幾十年來沒有一位總統採取了任何顯著步驟來解決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問題。奧巴馬總統好多了,但他也聘請同一批經濟顧問,不許引起經濟衰退的投機銀行受起訴,不過問國會兩黨都喜歡討好工業和金融財團的問題。
那麼,誰能夠帶領社會走向可行的解決方案?這是問題的癥結,正如作者所見:「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改革是由民選並負責的政府領導,還是由聲稱了解我們最大利益的富人精英來領導,這是最關鍵的。」這些富人如何出於好意並不重要,如果他們不積極努力提高遺產稅和所得稅,不把私人資金排除在政治之外,不願提供全民免費醫療保健,不努力選舉致力於為多數人服務的人,那麼他們就是問題的一部分。他們所做的任何其他事情都不能成為解決方案。對此這位讀者非常「阿門」。
這位讀者還摘選了其他一些讀者對本書的評論列出來,大概都是他所贊同的。有位讀者指出作者很小心地不去冒犯別人--他在兩個層面上寫作,巧妙委婉,但最終是毀滅性的,容易諷刺而不容易改良。還有位讀者評論這本書是對現代富人的挑釁式批評:拿魚給饑餓的人,自我感覺良好,又得到免稅待遇--而這些都是症狀,不是原因嘛。另外一位讀者說這本書「新鮮而重要」,Giridharadas批評共益企業(B Corp是個追求擴大效益的企業認證)活動,呼籲不要只喊口號,搞表面的認證,實際卻堅持不公平的常態。
Wednesday, June 8, 2022
What Is Fascism?
This article is taken from Carolyn Baker's book: Confronting Christofascism: Healing the Evangelical wound. Dr. Carolyn Baker was an adjunct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psychology for more than 10 years. She was a psychotherapist in private practice for 17 years and is a student of ritual and mythology and has continued her personal mediation practice for more than 30 years.
For the sake of saving time, I just took screenshots from the amazon kindle book.
In 1995, Umberto Eco, the late Italian intellectural giant and novelist most famous for The Name of the Rose, wrote a guide describing the primary features of fascism. As a child, Eco was a loyalist of Mussolini, an experience that made him quick to detect the markers of fascism later in life, when he became arevered publilc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voice. Eco made that the essential point, which we need to remember, that fascism looks different in each incarnation, morphing with time and leadership, as "it would be difficalt for it to reappear in the same form in differnt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In her 2016 Alternet article, "Trump Is an Eerily Perfect Match with a Famous 14-point Guide to Identify Fascist Leaders". Kali Holloway summerizes the ways in which Donald Trump confirms to Eco's 14-point guide:
A Chinese introduction of this contents is here.
For the sake of saving time, I just took screenshots from the amazon kindle book.
In 1995, Umberto Eco, the late Italian intellectural giant and novelist most famous for The Name of the Rose, wrote a guide describing the primary features of fascism. As a child, Eco was a loyalist of Mussolini, an experience that made him quick to detect the markers of fascism later in life, when he became arevered publilc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voice. Eco made that the essential point, which we need to remember, that fascism looks different in each incarnation, morphing with time and leadership, as "it would be difficalt for it to reappear in the same form in differnt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In her 2016 Alternet article, "Trump Is an Eerily Perfect Match with a Famous 14-point Guide to Identify Fascist Leaders". Kali Holloway summerizes the ways in which Donald Trump confirms to Eco's 14-point guide:
A Chinese introduction of this contents is here.
甚麼是「法西斯主義」?
上次我根據專家資料,介紹了法西斯主義與種族專制的關係。今天看見其他人對「法西斯主義」的介紹和描繪,也翻成中文記在這裡,敲響警鐘。Baker博士的這部分原文介紹你可以點擊這裡閱讀。
耶魯大學的歷史學家Jason Stanley說,「法西斯主義不是一個新的威脅,而是一個永久的試探。」他提出法西斯主義一般遵循下面的特別公式:
當年Kuhn被指控挪用公款逮捕坐監並剝奪公民權利,他的黨也四散。到德國開始入侵歐洲其他國家,美國派兵參與二戰抗擊時,美國本土的納粹支持者進一步銷聲匿跡。但這並不等於美國的納粹種族主義和國家主義不復存在了。
糟糕的是,我們現在的美國人把法西斯主義和社會主義混為一談,並不太明白這兩個詞的真正意思。引起這兩個概念混淆的原因是反對威權主義。然而,法西斯主義威權和社會主義威權雖然看起來好像一樣,背後的思想驅動力卻不同。美國人看到斯大林統治下的威權式社會主義,其實和北歐、西歐國家那樣的民主式社會主義相當不同,後者的國家稅務和公益威權是民主同盟協商的結果。
很多美國人不懂得,不同的政府威權治理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不同的,而川普政府所承諾的人民「自由」其實是21世紀的法西斯主義。法西斯主義有哪些特徵呢?1995年有個義大利人Umberto Eco描繪過法西斯主義的14條特徵--Eco從小在法西斯主義治理環境下長大,也擁護法西斯主義,所以特別會辨認這些特徵。她強調說法西斯主義的表現形式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下是不同的。
有位專欄寫手Kali Holloway用Eco那14條法西斯主義特徵對照過川普,認為川普特別符合各條特徵。
有人說,美國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非徹底認清和除去這股反民主勢力,不能阻擋美國邁向法西斯主義。不過,美國憲法保障公民的言論、結黨自由,他若堅持偏見歧視或說假話的自由,你好像沒有甚麼辦法。
總之,我會把「法西斯主義」簡單歸納為:要求實現政治上的少數治理多數,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手段或禁聲,來鎮壓不同的種族或宗教,強行剝奪別人的某些權利。下面是德州一個人對美國基督教法西斯主義的反應。
耶魯大學的歷史學家Jason Stanley說,「法西斯主義不是一個新的威脅,而是一個永久的試探。」他提出法西斯主義一般遵循下面的特別公式:
- 喚起某個「神話般的過去」,說是那美好的過去已被(自由派、女權主義、移民等等)摧毀了,但這類神話只是出於對某種傳統、父權制、純正白人治理強烈懷舊情懷。法西斯主義領袖「把自己定位為一位鐵腕父親角色」,能夠獨力挽回/恢復、失落的偉大榮耀過去。對,法西斯領袖「永遠是個大男人」。
- 法西斯主義領袖散佈紛爭,「挑動一群人對抗另一群人」,在不同的階級、宗教、族裔之間,煽動歷史對立情結,從中謀求自己的政治利益。仇恨也許不是他們發明的,但他們利用已有的憤世嫉俗情緒,排斥外人群組,把偏見當作正常和自然的權利,挑起暴力來為壓迫性的「法律和秩序」政策開脫,削減別人的平等權利和正當法律程序,搞大規模監禁,謀害假想的敵人。
- 法西斯主義分子用虛假宣傳來「攻擊真相」,特別是用「一種反智主義」來「培養陰謀論的溫床」。在希特勒當政時期逃亡的德國政治理論家Hannah Arendt說,法西斯主義靠著「始終如一完全徹底地用謊言代替事實真相」而活,他們的宣傳使人失去住在真實世界裡分辨真假的能力,好像任何事情無論從前認為多麼荒謬不可思議,都成為可能。
當年Kuhn被指控挪用公款逮捕坐監並剝奪公民權利,他的黨也四散。到德國開始入侵歐洲其他國家,美國派兵參與二戰抗擊時,美國本土的納粹支持者進一步銷聲匿跡。但這並不等於美國的納粹種族主義和國家主義不復存在了。
糟糕的是,我們現在的美國人把法西斯主義和社會主義混為一談,並不太明白這兩個詞的真正意思。引起這兩個概念混淆的原因是反對威權主義。然而,法西斯主義威權和社會主義威權雖然看起來好像一樣,背後的思想驅動力卻不同。美國人看到斯大林統治下的威權式社會主義,其實和北歐、西歐國家那樣的民主式社會主義相當不同,後者的國家稅務和公益威權是民主同盟協商的結果。
很多美國人不懂得,不同的政府威權治理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不同的,而川普政府所承諾的人民「自由」其實是21世紀的法西斯主義。法西斯主義有哪些特徵呢?1995年有個義大利人Umberto Eco描繪過法西斯主義的14條特徵--Eco從小在法西斯主義治理環境下長大,也擁護法西斯主義,所以特別會辨認這些特徵。她強調說法西斯主義的表現形式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下是不同的。
有位專欄寫手Kali Holloway用Eco那14條法西斯主義特徵對照過川普,認為川普特別符合各條特徵。
- 奉傳統為大:製造出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榮耀歷史。讓美國重新偉大,美國甚麼時候偉大過呀?是歐洲移民屠殺原住民的時期?奴隸制時期?私刑凌遲黑人而白人娛樂的時期?囚禁和沒收日裔的時期?或是Jim Crow種族隔離時期?
- 拒絕現代化:捍衛老舊觀念,與新的科學發現做對頭,心理學啊,性別表達啊...統統是禁忌。川普否認氣候變化的科學事實,贊成繼續使用水力壓裂開採油氣,反對環保規章,喜歡削減重要的航天和生物醫學研究資金。他的副總統Mike Pence是個出名的福音派基督徒,說全球變暖是個「神話」,其實地球正在冷卻。他還假稱科學家們「越來越多地懷疑」氣候變暖。
- 為行動而行動:奉行反智主義到了以白癡為傲的地步,自稱是努力勞動的美國人,與學術知識精英為敵,鄙視咒罵傳統教育的優秀分子。川普自吹他「從來」不閱讀,而只根據常理和「很少的知識」做決定。雖然沒有政府工作和軍事經驗,還是免了每天聽情報的總統例行公事。
- 反對分析性的批評,不同意的都是賣國:喜歡聽歡呼聲,討厭不受抬舉的報導,攻擊記者和媒體,贊成對抗議的群眾使用暴力,川普的表現顯然符合。
- 利用和煽動人們對不同族裔的自然擔心:法西斯主義運動的第一訴求就是排外情緒。利用奧巴馬當選總統的種族主義不滿,傳播他不是美國出生,川普競選總統的第一張牌就是造牆,把膚色不同的移民擋在境外。他喜歡發推宣傳那些入境的人都是罪犯,不合事實。
- 利用中間小康階層的不滿:他們在經濟危機中吃苦了,在政治上受到忽視了,生活前途受到社會低層群組威脅等等。川普向他們做出無法實現的承諾,諸如命令制造業遷回美國等等。
- 著迷陰謀論,甚至是國際陰謀:種族也好,宗教也好,美國白人人口比率隨著移民增加而下降的傾向令人擔心。犯罪、失業、恐怖主義問題都是有黑手在推動,川普的「美國第一」口號可達到凝聚人心參與戰鬥的效果。
- 讓跟隨者知道,敵人正在炫耀他們的財富和力量:川普在競選總統時喜歡制造一個美國正在走向衰亡,在世界上被嘲笑的形像。
- 相信生活永遠是戰場,和平主義是敵人的花招:世上沒有甚麼真正的同盟,我們必須為自己爭取利益。川普把美國的軍事擴張當作主要目標,競選時質疑美國為甚麼不應該使用核武器,吹噓上台30天內就能夠做出打敗ISIS的計劃。他上台組閣時的確任命了不少鷹派成員,希望表明自己的強硬。
- 大眾精英主義:吹噓自己是大眾當中最棒和最強的。川普無論是在公眾眼皮下還是在私生活中,都以霸凌出名,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以顯示個人力量。
- 教育人人都來做英雄:表揚站出來揭發和鬥爭的人。跟隨川普的人都相信自己是最後一批捍衛美國傳統文化的人,他們再也受不了多元文化主義或「政治正確」的束縛,要奮勇起來爭取自己保持偏見和傳播陰謀論的自由。
- 將威權意志轉移到男性力量的表現:蠻橫粗狂的大男人主義,以敢於不遵守文明習俗為榮。川普毫不掩飾他的大男子主義和厭女情緒。他不住地以相貌論婦女,當眾輕蔑論斷女記者,私下也說出下流自誇的話,製造男子粗俗文化的風氣。
- 選擇性的民粹主義:選擇某一群人對某社會問題的負面情緒反應,假裝那是代表了「人民的聲音」,永遠說「我們」而不是「我」。川普在社交媒體和電視上大力宣傳某人群的不滿,在把美國批成一團糟之後,說「唯有我能解決問題」。諸如宣稱美國的選舉被操控,他才是那個受不了被少數巨富和政客玩弄的人。
- 說假話、大話、空話來營造宣傳的聲勢:報喜不報憂,製造誇讚的輿論。川普講演的特點是重複簡單的字眼、囉嗦和言之無物、甚至自我矛盾。對這樣的講話,大多數人只聽見幾個自己所關注和想要聽的字眼或短語。結果這一招好像很管用。
有人說,美國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非徹底認清和除去這股反民主勢力,不能阻擋美國邁向法西斯主義。不過,美國憲法保障公民的言論、結黨自由,他若堅持偏見歧視或說假話的自由,你好像沒有甚麼辦法。
總之,我會把「法西斯主義」簡單歸納為:要求實現政治上的少數治理多數,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手段或禁聲,來鎮壓不同的種族或宗教,強行剝奪別人的某些權利。下面是德州一個人對美國基督教法西斯主義的反應。
Sunday, June 5, 2022
減少校園槍擊的5個渠道
前幾天我介紹了兩名分析研究槍擊案的教授撰文,指出很多兇犯是神經出問題、想要自殺的人。國會這幾天在那裡辯論如何改革槍枝管控立法,似乎阻撓仍然不小。
今天看見另一位心理學教授,Rutgers大學Paul Boxer的文章,提出減少校園槍擊案的5個途徑。我記在這裡,看看參議院最後到底能夠同意其中哪幾個政策改變的方案,抑或是徹底不能運作。
第一是極大地限制某類槍枝的購買和使用。你如果查看各州槍支法令,就會看到槍支管控法律比較嚴格的州,槍彈死亡率都比較低。槍支法律寬鬆的州有比較高的校園槍擊率。無論人口、經濟、教育因素如何,都是這個結果。
這說明在獲得槍支比較難的州,死於槍彈的人比較少。他們限制的例子包括提高合法購槍的年齡、購槍的等待期比較長、需要通過重要的個人背景調查等等。這類措施,包括不允許有暴力傾向的人(例如家暴肇事者)持槍,大大減少了槍支暴力。同時,限制或禁止大殺傷力槍枝和大容量彈匣也有效。
第二是在校園多做學生的暴力風險評估。從1999年科羅拉多州Columbine高中槍案以來,研究人員和聯邦執法機構研究校園槍擊事件,製定風險評估,以評估存在風險的年輕人實施暴力的可能性。這些評估由警察、學校官員和教師在內的專業人員來搞,還有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比如學生輔導員和心理學家。他們一起協商,來確定年輕人的暴力風險。
這些團隊或許不能阻止所有的槍擊事件,但對於改進識別過程和阻止潛在射手是至關重要的。這些評估是免費的,並有廣泛的數據基礎。例如2015年在弗吉尼亞有一項研究,給學生一套評估威脅的指南,對威脅別人的學生進行全面評估,並建議應對或預防保護措施,證明是降低了學生的暴力攻擊傾向,還證明可以降低勒令停學率,並提高了師生的安全感。
第三是擴大按證據施行預防暴力行為的策略,「紅旗警告」屬於這類預防渠道。研究發現個人的攻擊性和暴力行為來自一些環境風險因素,包括童年遭受過暴力傷害,使得孩子長大後增加暴力傾向。政府機構可以對這些孩子採取干預措施,也就是提供專業的心靈創傷醫治,以減少他們的暴力傾向。
通過教學生解決問題和較好應對同伴衝突的技巧,學生開發了防止攻擊行為的有效方法。他們還教學生如何在被激怒時仔細思考別人的動機,這樣,年輕人就學習管理精神壓力和應對憤怒的方法。對於暴力傾向已經變得嚴重的青少年,這類治療會向青少年傳授新的、建設性的行為和溝通技巧,來幫助年輕人與家人和校務人員建立比較好的關係。
第四是保護校舍安全,讓人無法持槍進入。增加監控攝像頭或增加武裝警員未必讓學生感到更安全,甚至可能適得其反。有人提出在大門安裝金屬探測器,萬一有人試圖把武器帶進校園就不會成功。這一條你覺得如何?我想若沒有前面幾項,這一條恐怕不會成功。
第五是減少遊戲暴力和社交媒體對暴力的談論和報道。現在網上和電子遊戲到處是人身攻擊、槍支暴力和血腥圖像,影響了兒童的心身和社會發育。接觸參與虛擬暴力也許不會導致所有孩子有攻擊行為, 但這類東西會引起敵意和攻擊的情緒增加、習慣了攻擊行為,久而久之導致暴力。這一條不像第一條能直接阻止槍案,但很可能有間接的效果。
今天看見另一位心理學教授,Rutgers大學Paul Boxer的文章,提出減少校園槍擊案的5個途徑。我記在這裡,看看參議院最後到底能夠同意其中哪幾個政策改變的方案,抑或是徹底不能運作。
第一是極大地限制某類槍枝的購買和使用。你如果查看各州槍支法令,就會看到槍支管控法律比較嚴格的州,槍彈死亡率都比較低。槍支法律寬鬆的州有比較高的校園槍擊率。無論人口、經濟、教育因素如何,都是這個結果。
這說明在獲得槍支比較難的州,死於槍彈的人比較少。他們限制的例子包括提高合法購槍的年齡、購槍的等待期比較長、需要通過重要的個人背景調查等等。這類措施,包括不允許有暴力傾向的人(例如家暴肇事者)持槍,大大減少了槍支暴力。同時,限制或禁止大殺傷力槍枝和大容量彈匣也有效。
第二是在校園多做學生的暴力風險評估。從1999年科羅拉多州Columbine高中槍案以來,研究人員和聯邦執法機構研究校園槍擊事件,製定風險評估,以評估存在風險的年輕人實施暴力的可能性。這些評估由警察、學校官員和教師在內的專業人員來搞,還有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比如學生輔導員和心理學家。他們一起協商,來確定年輕人的暴力風險。
這些團隊或許不能阻止所有的槍擊事件,但對於改進識別過程和阻止潛在射手是至關重要的。這些評估是免費的,並有廣泛的數據基礎。例如2015年在弗吉尼亞有一項研究,給學生一套評估威脅的指南,對威脅別人的學生進行全面評估,並建議應對或預防保護措施,證明是降低了學生的暴力攻擊傾向,還證明可以降低勒令停學率,並提高了師生的安全感。
第三是擴大按證據施行預防暴力行為的策略,「紅旗警告」屬於這類預防渠道。研究發現個人的攻擊性和暴力行為來自一些環境風險因素,包括童年遭受過暴力傷害,使得孩子長大後增加暴力傾向。政府機構可以對這些孩子採取干預措施,也就是提供專業的心靈創傷醫治,以減少他們的暴力傾向。
通過教學生解決問題和較好應對同伴衝突的技巧,學生開發了防止攻擊行為的有效方法。他們還教學生如何在被激怒時仔細思考別人的動機,這樣,年輕人就學習管理精神壓力和應對憤怒的方法。對於暴力傾向已經變得嚴重的青少年,這類治療會向青少年傳授新的、建設性的行為和溝通技巧,來幫助年輕人與家人和校務人員建立比較好的關係。
第四是保護校舍安全,讓人無法持槍進入。增加監控攝像頭或增加武裝警員未必讓學生感到更安全,甚至可能適得其反。有人提出在大門安裝金屬探測器,萬一有人試圖把武器帶進校園就不會成功。這一條你覺得如何?我想若沒有前面幾項,這一條恐怕不會成功。
第五是減少遊戲暴力和社交媒體對暴力的談論和報道。現在網上和電子遊戲到處是人身攻擊、槍支暴力和血腥圖像,影響了兒童的心身和社會發育。接觸參與虛擬暴力也許不會導致所有孩子有攻擊行為, 但這類東西會引起敵意和攻擊的情緒增加、習慣了攻擊行為,久而久之導致暴力。這一條不像第一條能直接阻止槍案,但很可能有間接的效果。
Friday, June 3, 2022
投資ESG企業的指數
為甚麼投資者要看企業的「可持續指數」?因為他們希望投資在注意環境保護、講究社會良知、和政府公益建設項目中(簡稱ESG投資),而避免投資在化石燃料、煙酒和武器生產等等企業。為此,金融投資部門創立了一個指數來衡量,叫做可持續指數,把衡量企業生產符合一定標準的企業納入ESG的投資範圍。這個指數促使很多企業為了吸引投資人,在運營時開始認真考慮降低碳排放問題。
不過最近傳出令人意外的消息,生產電動車輛的Tesla公司今年5月被排除在標普500的ESG名單中之外,而Exxon石油公司卻留在他們的名單之內。這是怎麼搞的?專家資訊網站有篇文章解釋了這個問題,我記在這裡。
排除Tesla和保留Exxon這件事引發了一場關於ESG評分的激烈辯論。現在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投資管理利用ESG標準來衡量企業,但糟踏環境的問題還是越來越嚴重,於是乾脆有人說那個分數是「騙局」。美國的證券交易所現在提議把衡量ESG企業的標準公開。
Tom Lyon是密西根大學商業經濟學的教授。他介紹了ESG評分以及可以改進、使其更加符合投資者期望的地方。
ESG 評級機關一般將公司與同行業內的其他公司進行比較,所以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評級與汽車公司或科技公司是分開的。
Exxon在很多方面相對於石油天然氣類別的其他公司而言都相當不錯,然而若將它與蘋果公司比,它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很糟糕。Tesla在環境方面評分很高,可是它的社會和治理因素把評分拉低了--有人指控公司內有種族歧視;廠內的工作條件差;當它的自駕車安全性受調查時,Tesla似乎也不積極配合。這些都是Tesla的ESG評分降級的原因。
ESG的評分標準還有別的偏差。比如,只考慮企業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不理會使用它產品時所排放的。這就使得Tesla沒有得到更高的評分,而Exxon沒有減掉更多的分數。
怎樣能夠改進ESG的投資評分,讓這個分數更符合投資人所預期的結果呢?一個策略是投資公司篩選比較少數目的公司,仔細審核,然後利用投資者的影響力來監控企業廢物排放行為和推動改革。
另一個策略是評分機構不要再把各種不同的衡量尺度匯集在同一個分數裡。關注南美洲的人權問題評一個分數,關注氣候改變評另一個分數,等等。把ESG各方面評分目的放在一個數字裡,總難免在各方面有所取捨。
衡量環境因素一般數據比較多,所以E分數是最容易評級的類別。例如科學數據表明苯對人體健康有害,而EPA的有毒物質排放清單列出各種廠家設施排放的苯量,於是可以根據苯的暴露量來評分,其他有毒化學物質和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可以制定類似的評分。
至於社會良知和政府公益建設,你很難用一個S分數或G分數來衡量。比如在G類企業,你如何衡量領導層的種族多樣性呢?首席執行官是否任命裙帶關係的董事會未必反映在企業董事會的種族比例上。
證券交易機構正在考慮第三種策略,就是要求企業加強信息披露,讓投資者能夠更好地了解企業的ESG的監管內容。他們在5月25日提出新的ESG信息報告規則,包括環保基金的公司披露溫室氣體排放的數據。
目前的ESG評分還忽略了哪些問題呢?他們通常忽略重要的抉擇行為,特別是企業的政治活動。很多公司喜歡玩綠色遊戲,但投資者很少了解這些公司背後的政治身分。聽說有很多公司搞骯髒政治勾當的證據,比如一個企業口說支持徵收碳稅,卻捐贈給專門游說國會的團體,反對制定或實施任何氣候政策。
Luon教授認為這是ESG評分領域最嚴重的失敗,但美國沒有數據來充分追踪這種行為,因為國會沒有要求企業披露所有類型的政治支出,尤其是捐給超級PAC的所謂「黑錢」。
有幾家機構,例如InfluenceMap,正在收集有關方面的更多詳情。他們花費大量時間查看企業的年度報告、稅務申報、新聞稿、廣告以及任何有關游說和競選支出的信息。它給Exxon Mobil在氣候方面的政治行動評分是D-。
如果你感到ESG評分不解決你的問題,那麼投資人可以乾脆自己選擇。比如你主要注重的氣候變化問題,那麼你可以集中投資在風能、太陽能、或電動車公司。ESG互惠基金常常稱那些ESG公司管理得比較好,但也有內部人士說是未必。Blackrock可持續投資頭目Tariq Fancy說,現在的ESG投資組合與非ESG的基金相比,沒有多少差別,兩者持有幾乎同一批企業股權。
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投資壓力真的會推動美國走向比較可持續的未來嗎?如果您想有所作為,可以考慮花時間與進步或支持民主的團體合作,因為沒有公眾的壓力和民主,國家不可能做出好的環境決策。
不過最近傳出令人意外的消息,生產電動車輛的Tesla公司今年5月被排除在標普500的ESG名單中之外,而Exxon石油公司卻留在他們的名單之內。這是怎麼搞的?專家資訊網站有篇文章解釋了這個問題,我記在這裡。
排除Tesla和保留Exxon這件事引發了一場關於ESG評分的激烈辯論。現在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投資管理利用ESG標準來衡量企業,但糟踏環境的問題還是越來越嚴重,於是乾脆有人說那個分數是「騙局」。美國的證券交易所現在提議把衡量ESG企業的標準公開。
Tom Lyon是密西根大學商業經濟學的教授。他介紹了ESG評分以及可以改進、使其更加符合投資者期望的地方。
ESG 評級機關一般將公司與同行業內的其他公司進行比較,所以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評級與汽車公司或科技公司是分開的。
Exxon在很多方面相對於石油天然氣類別的其他公司而言都相當不錯,然而若將它與蘋果公司比,它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很糟糕。Tesla在環境方面評分很高,可是它的社會和治理因素把評分拉低了--有人指控公司內有種族歧視;廠內的工作條件差;當它的自駕車安全性受調查時,Tesla似乎也不積極配合。這些都是Tesla的ESG評分降級的原因。
ESG的評分標準還有別的偏差。比如,只考慮企業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不理會使用它產品時所排放的。這就使得Tesla沒有得到更高的評分,而Exxon沒有減掉更多的分數。
怎樣能夠改進ESG的投資評分,讓這個分數更符合投資人所預期的結果呢?一個策略是投資公司篩選比較少數目的公司,仔細審核,然後利用投資者的影響力來監控企業廢物排放行為和推動改革。
另一個策略是評分機構不要再把各種不同的衡量尺度匯集在同一個分數裡。關注南美洲的人權問題評一個分數,關注氣候改變評另一個分數,等等。把ESG各方面評分目的放在一個數字裡,總難免在各方面有所取捨。
衡量環境因素一般數據比較多,所以E分數是最容易評級的類別。例如科學數據表明苯對人體健康有害,而EPA的有毒物質排放清單列出各種廠家設施排放的苯量,於是可以根據苯的暴露量來評分,其他有毒化學物質和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可以制定類似的評分。
至於社會良知和政府公益建設,你很難用一個S分數或G分數來衡量。比如在G類企業,你如何衡量領導層的種族多樣性呢?首席執行官是否任命裙帶關係的董事會未必反映在企業董事會的種族比例上。
證券交易機構正在考慮第三種策略,就是要求企業加強信息披露,讓投資者能夠更好地了解企業的ESG的監管內容。他們在5月25日提出新的ESG信息報告規則,包括環保基金的公司披露溫室氣體排放的數據。
目前的ESG評分還忽略了哪些問題呢?他們通常忽略重要的抉擇行為,特別是企業的政治活動。很多公司喜歡玩綠色遊戲,但投資者很少了解這些公司背後的政治身分。聽說有很多公司搞骯髒政治勾當的證據,比如一個企業口說支持徵收碳稅,卻捐贈給專門游說國會的團體,反對制定或實施任何氣候政策。
Luon教授認為這是ESG評分領域最嚴重的失敗,但美國沒有數據來充分追踪這種行為,因為國會沒有要求企業披露所有類型的政治支出,尤其是捐給超級PAC的所謂「黑錢」。
有幾家機構,例如InfluenceMap,正在收集有關方面的更多詳情。他們花費大量時間查看企業的年度報告、稅務申報、新聞稿、廣告以及任何有關游說和競選支出的信息。它給Exxon Mobil在氣候方面的政治行動評分是D-。
如果你感到ESG評分不解決你的問題,那麼投資人可以乾脆自己選擇。比如你主要注重的氣候變化問題,那麼你可以集中投資在風能、太陽能、或電動車公司。ESG互惠基金常常稱那些ESG公司管理得比較好,但也有內部人士說是未必。Blackrock可持續投資頭目Tariq Fancy說,現在的ESG投資組合與非ESG的基金相比,沒有多少差別,兩者持有幾乎同一批企業股權。
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投資壓力真的會推動美國走向比較可持續的未來嗎?如果您想有所作為,可以考慮花時間與進步或支持民主的團體合作,因為沒有公眾的壓力和民主,國家不可能做出好的環境決策。
Wednesday, June 1, 2022
甚麼是基督教神學的「解構」?
近年來有不少基督徒談論Deconstruction,就是「解構」。我一直不太明白這個字的準確含意,今天搜索一下,原來不同人把這個字當作不同的意思。有些人把它當作失去信仰、變成無神論者或「屬靈而不信宗教」的無宗教人士的過程,另一些人把它當作信耶穌而對教會體制失去信心的狀況。
還有些人,解構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拋棄與「福音主義」標籤有關的文化政治包袱,回歸正統的基督教,以及更加委身教會。本文內容取自《今日基督教》文章,The Most Dangerous Form of Deconstruction,是公共神學家Russell Moore所寫。
從某個層面來說,對於上述關於「解構」的不同理解也許不必互相排斥,只代表了不同視角吧。你想想evangelical這個字現在的意思就知道,另一個表達了多方面含意的字。或許我們可以爭辯說,所有的美國福音派基督信仰都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在解構,看你用的是這個字的哪方面意思吧。
或許你可以把解構的發生看成思想架構的變化。前不久有個人問Moore,有多少教會或機構受到政治和文化騷動的衝擊?真實的回答是所有教會,百分之百,即使沒有陷入明明的文化戰辯論,也清醒意識到弟兄姊妹之間有不同觀點,可能一觸即發。
此外,無論是基督徒個人還是教會領袖,人們恐怕不知道,最危險形式的解構並不是人們有懷疑、被醜聞毀謗、或被教會的所見所聞傷害。另一種形式的解構是burnout,就是積極在教會服事的人失去熱情,疲倦放棄。
咱們一般都以為這種蠟燭燃盡的現象只是工作過度、體力變為不支的結果,但有個Jonathan Malesic寫了一本書,說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Malesic用踩高蹺來形容蠟燭燃盡現象:你的指望與現實相差太遠了。
踩高蹺是一種將理念與實際努力結合的體驗。當兩支高蹺配合得當時,你可以向前移動--雖然不容易,但你可以走。 然而,當兩支高蹺配合不當時,也就是說,當理想和現實完全不同,人們會找到另外的應對方式,這可能會引起倦怠和放棄。
當我們對工作的期待太高時,指望工作帶給我們人生的意義和目的,而實際上工作不能實現這樣的滿足,我們就會很失望,希望轉行了。甚麼工作都一樣。在教會工作中,我們期待品格得到塑造,至少藉著敬拜、宣教、教導等等工作,指向人生的意義。然而,當人們看到基督教面紗後面的實際操作,並沒有在得到激勵去邁向聖潔、溫和、更像基督、心意更新、擔當他人的重擔等等,如同新約所勉勵的教會,他們就會失望,甚至質疑是否受騙了。
Malesic說,有些人不顧現實如何都能堅持他們的理念,不被解構。他們看見人遇到危機就離開,就會告訴自己和勸別人:想想那些好的事情吧;大多數人不是那麼糟;教會總是由不完美的人組成等等。這些說法雖然也對,但他們其實是不想聽見人們公開談論借上帝的名做惡的行徑。為了教會的名聲,他們覺得有必要遮掩。
但更重要的是,在職場中「不談它會自己消失」的心態是站立不住的。如果我們的倫理觀念很強,但是用虛假版本的現實來安慰自己,我們最終會看穿自己的錯覺,其他人肯定也會。這時就會導致另一種沮喪和倦怠,也就是開始絕望,以為任何問題都永遠不會得到解決。
然而,最危險形式的解構是那些永遠沒看到自己正在解構的人。他們看起來一直都在堅信,從未改變,而且他們仍然屬於或領導相同的機構。事實上他們往往激烈譴責別人解構,或者仍想知道為什麼可敬、值得信賴的信仰體系會結出這麼可怕的果實。--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解構,他們的理念和現實有天壤之別,以致他們完全接受現實、放棄了理念都不知道。
起初他們還可以找到理由,說從前的信念過於理想化。可是他們的理由並不符合他們原來的所信所望:人們期望教會活出耶穌的要求,愛鄰舍,捨己服務他人等等,本來沒甚麼不現實。然後,他們開始忽略周圍人的實際人格需要,變得輕忽。基督教組織一旦只剩下體制架構,或只剩下活動、神學命題,甚至只有自己的神學立場與發言平台,這些東西最終就要摧毀他們的人品,無法保護和建設這些體制架構。
更糟的是,他們泯滅了悔改所需要的個人良知。一個人很容易出沒於市場或政治舞台,年復一年地玩弄他們「觀眾」的期待,卻從事耶穌基督教會所完全不該的事情,不僅害了教會和信徒,讓人的信心生活受損,而且遊戲人生害自己。
一旦他們將信仰的道德原則縮減成維護自己利益的原則,他們基本上就解構了自己的整個信仰架構。這是最危險形式的解構,應該引起我們注意。只注意別人名義上是否離開信仰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從事拆除虛假標籤、回歸正統的解構,與最大的沮喪、失望、無助源頭相爭的解構。
先知以利亞相信他遇到了絕望境地時,他並沒有發瘋,上帝的子民的確被偶像所俘虜,但他必須來到一個能聽見上帝聲音的地步,詢問「你在這裡做甚麼?」施洗約翰差門徒去問耶穌「你是不是我們所等候來解救的人」,或者耶穌門徒在他釘十字架後談論「這是不是我們所盼望來拯救以色列的人」,他們問得很合理。
問題不是我們要不要解構,而是要解構的是甚麼觀念。你要把禾稭草木解構燒掉呢?還是要把自己的靈魂解構,變成冷漠瘋狂的棒子,不准別人悲哀問上帝?
與質疑的人相比,有時看起來最有信心最堅定的人,就是那些一天到晚打擊異端、指責別人超越正統界線的人,正是那些放棄了重生、思想更新和基督最終審判的人。對他們來說,剩下的只是一種正統觀念的殼子,沒有活著的基督,只有一個精心策劃的品牌。而這恐怕是最令人悲哀的解構。
還有些人,解構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拋棄與「福音主義」標籤有關的文化政治包袱,回歸正統的基督教,以及更加委身教會。本文內容取自《今日基督教》文章,The Most Dangerous Form of Deconstruction,是公共神學家Russell Moore所寫。
從某個層面來說,對於上述關於「解構」的不同理解也許不必互相排斥,只代表了不同視角吧。你想想evangelical這個字現在的意思就知道,另一個表達了多方面含意的字。或許我們可以爭辯說,所有的美國福音派基督信仰都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在解構,看你用的是這個字的哪方面意思吧。
或許你可以把解構的發生看成思想架構的變化。前不久有個人問Moore,有多少教會或機構受到政治和文化騷動的衝擊?真實的回答是所有教會,百分之百,即使沒有陷入明明的文化戰辯論,也清醒意識到弟兄姊妹之間有不同觀點,可能一觸即發。
此外,無論是基督徒個人還是教會領袖,人們恐怕不知道,最危險形式的解構並不是人們有懷疑、被醜聞毀謗、或被教會的所見所聞傷害。另一種形式的解構是burnout,就是積極在教會服事的人失去熱情,疲倦放棄。
咱們一般都以為這種蠟燭燃盡的現象只是工作過度、體力變為不支的結果,但有個Jonathan Malesic寫了一本書,說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Malesic用踩高蹺來形容蠟燭燃盡現象:你的指望與現實相差太遠了。
踩高蹺是一種將理念與實際努力結合的體驗。當兩支高蹺配合得當時,你可以向前移動--雖然不容易,但你可以走。 然而,當兩支高蹺配合不當時,也就是說,當理想和現實完全不同,人們會找到另外的應對方式,這可能會引起倦怠和放棄。
當我們對工作的期待太高時,指望工作帶給我們人生的意義和目的,而實際上工作不能實現這樣的滿足,我們就會很失望,希望轉行了。甚麼工作都一樣。在教會工作中,我們期待品格得到塑造,至少藉著敬拜、宣教、教導等等工作,指向人生的意義。然而,當人們看到基督教面紗後面的實際操作,並沒有在得到激勵去邁向聖潔、溫和、更像基督、心意更新、擔當他人的重擔等等,如同新約所勉勵的教會,他們就會失望,甚至質疑是否受騙了。
Malesic說,有些人不顧現實如何都能堅持他們的理念,不被解構。他們看見人遇到危機就離開,就會告訴自己和勸別人:想想那些好的事情吧;大多數人不是那麼糟;教會總是由不完美的人組成等等。這些說法雖然也對,但他們其實是不想聽見人們公開談論借上帝的名做惡的行徑。為了教會的名聲,他們覺得有必要遮掩。
但更重要的是,在職場中「不談它會自己消失」的心態是站立不住的。如果我們的倫理觀念很強,但是用虛假版本的現實來安慰自己,我們最終會看穿自己的錯覺,其他人肯定也會。這時就會導致另一種沮喪和倦怠,也就是開始絕望,以為任何問題都永遠不會得到解決。
然而,最危險形式的解構是那些永遠沒看到自己正在解構的人。他們看起來一直都在堅信,從未改變,而且他們仍然屬於或領導相同的機構。事實上他們往往激烈譴責別人解構,或者仍想知道為什麼可敬、值得信賴的信仰體系會結出這麼可怕的果實。--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解構,他們的理念和現實有天壤之別,以致他們完全接受現實、放棄了理念都不知道。
起初他們還可以找到理由,說從前的信念過於理想化。可是他們的理由並不符合他們原來的所信所望:人們期望教會活出耶穌的要求,愛鄰舍,捨己服務他人等等,本來沒甚麼不現實。然後,他們開始忽略周圍人的實際人格需要,變得輕忽。基督教組織一旦只剩下體制架構,或只剩下活動、神學命題,甚至只有自己的神學立場與發言平台,這些東西最終就要摧毀他們的人品,無法保護和建設這些體制架構。
更糟的是,他們泯滅了悔改所需要的個人良知。一個人很容易出沒於市場或政治舞台,年復一年地玩弄他們「觀眾」的期待,卻從事耶穌基督教會所完全不該的事情,不僅害了教會和信徒,讓人的信心生活受損,而且遊戲人生害自己。
一旦他們將信仰的道德原則縮減成維護自己利益的原則,他們基本上就解構了自己的整個信仰架構。這是最危險形式的解構,應該引起我們注意。只注意別人名義上是否離開信仰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從事拆除虛假標籤、回歸正統的解構,與最大的沮喪、失望、無助源頭相爭的解構。
先知以利亞相信他遇到了絕望境地時,他並沒有發瘋,上帝的子民的確被偶像所俘虜,但他必須來到一個能聽見上帝聲音的地步,詢問「你在這裡做甚麼?」施洗約翰差門徒去問耶穌「你是不是我們所等候來解救的人」,或者耶穌門徒在他釘十字架後談論「這是不是我們所盼望來拯救以色列的人」,他們問得很合理。
問題不是我們要不要解構,而是要解構的是甚麼觀念。你要把禾稭草木解構燒掉呢?還是要把自己的靈魂解構,變成冷漠瘋狂的棒子,不准別人悲哀問上帝?
與質疑的人相比,有時看起來最有信心最堅定的人,就是那些一天到晚打擊異端、指責別人超越正統界線的人,正是那些放棄了重生、思想更新和基督最終審判的人。對他們來說,剩下的只是一種正統觀念的殼子,沒有活著的基督,只有一個精心策劃的品牌。而這恐怕是最令人悲哀的解構。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