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31, 2021

辭職SBC的福音派領袖談信德



Theologian Russell Moore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evangelical Christianity today, but back in May he sent shockwaves through his community after resigning his leadership in the 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 A leaked letter alleging “raw racist sentiment” was one of the many damning reasons he walked away, and he speaks with Michel Martin about the Church and these troubling issues. 他是個不肯拍川普馬屁的人物。

除了感受到SBC的種族主義情操以外,他答不上來為甚麼號稱倡導生命的人會堅持不戴口罩、不打疫苗、也不聽從公共保健部門的建議。他說教會處理性侵受害案件一貫不力,也是他辭職的原因之一。

Thursday, July 29, 2021

氣候變化的「末日大災難」

保守派的基督徒喜歡把各種天災人禍看成「末日大災難」(Apocalypse)的跡象。當然,我已發現這種末來主義的解經問題很大。你可以用左上角文框搜索「被提」或「主的日子」,參看我以前寫的筆記。

本文內容取自《紐約時報》一位女記者Maureen Dowd的觀察評論,列出全球氣候變化引起現在的種種「末日劫難」。當然,這些劫難是人們忽略科學家預言,任憑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越積越多的結果。

老天爺!這感覺就像我們正在經歷一部災難電影...熱浪越來越熱;森林在燃燒;洪水鋪天蓋地;一座很大的冰川從南極洲斷裂。由於污染和氣候變化,佛羅里達的藻花開放(稱為赤潮)變得更毒,殺死了600噸海洋生物,讓海灘上死魚遍佈,散發著惡臭;...過去一個世紀才會有一次的瘋狂風暴襲擊,現在似乎已經司空見慣,壓垮了無法承受這樣打擊的基礎設施。

熱浪衝擊西北地區的太平洋沿岸,造成俄勒岡和華盛頓州將近200人死亡;隨後,一道閃電點燃了俄勒岡乾旱的土地,Bootleg大火吞噬了40萬英畝的土地,火勢如此之大,創造了獨特的天氣模式,能夠引發新的火災;它的煙霧從西海岸飄到東海岸,污染了空氣。

德國默克爾總理和美國拜登總統最近為氣候和能源夥伴關系得意,大自然卻嘲笑了他們,正當兩位領導人共進晚餐時,雨水淹沒了德國大片地區,包括中世紀的古老城鎮。

在中國中部河南省,洪水猛烈,造成一家大型醫院癱瘓,地鐵乘客被水淹到脖子,300萬人受到影響,25萬人被疏散,至少63人死亡(找不到官方數字)。大水氾濫,英國人也在倫敦地鐵里蹚水有齊腰深。印度有更多災難場景,雨季的山體滑坡至少引起112人喪生。

無論是翻修過的紐約地鐵,還是建於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排水系統,都被暴風雨所淹沒。在西伯利亞有野火肆虐,加州正在變成火葬場。...

全球首富貝佐斯(Jeff Bezos)搭乘火箭飛到德州上空65英里時,他驚嘆於我們大氣層的薄弱:「當你來到大氣層之上時,你看到它實際上非常微小薄弱,我們的移動正在破壞它。你從理智上知道這一點是一回事,而你用眼睛看見它的脆弱則是另一回事,這感受太深刻了。」

曾幾何時,天氣只是閑聊的話題,...現在,電視上的天氣頻道最恐怖。在氣候問題上,這種恐懼是有現實根據的。看著天氣失控,我們理應嚇得魂飛魄散。哈佛大學肯尼迪治理學院環境政策John Holderen教授在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說,「我們所擔心的一切都在發生,而且都發生在預測的高端,甚至比以前最悲觀的估計還要快。」

慢慢進行漸進式改革可能為時已晚。川普當總統四年以不相信科學而自豪,他說「我不相信氣候變化是人為的」,當然他有代表性。隨著地球的炙熱,許多美國人從滿不在乎變成了絕望和疲憊。然而有進步,通用汽車宣佈在2035年之前逐步淘汰汽車和卡車,轉向零排放汽車的製造,震撼了汽車業。《紐約時報》稱「內燃機的日子屈指可數了」。

然而正如有很多人把新冠病毒流行的治理黨派化,環境治理也被很多人政治化黨派化。有人希望科學技術能夠逆轉氣候變化,比如搞搞人工降雨?仔細想想就知道,生態環境破壞了,不會有好結果。

人類以愚蠢的短視糟蹋了上帝的創造,趕快悔改,學點科學,開始保護後代的生活環境吧。

Tuesday, July 27, 2021

父親角色:加拿大和美國比

今天我看見一篇報告,談論為甚麼在養育兒童方面,加拿大男人比美國男人強--有統計數字為證。這篇報告是楊百翰大學社會學教授Kevin Shafer寫的,我認為美國人應該向加拿大人學習。

35年前有人開展問卷調查,比較美國父親和加拿大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在1980年代,加拿大的男人在育兒方面所花的時間是婦女的38%,而美國男人大概是婦女的35%。

如果說當時加拿大和美國的情況差不多,那麼現在距離大大拉開了。現在加拿大的父親平均每周花14小時在孩子身上,而美國父親大概是每周8小時。

Shafer教授想要看政府的家庭政策在不同國家的影響。他從2016到2018年從美國和加拿大收集了5000位男人的數據,來比較美國和加拿大的父親,他們與孩子的互動和關係等等。他發現加拿大父親會比較多地對孩子表達溫情,提供情緒上的支持,從事照顧,以及用積極管教的方法。除了在嚴厲管教方面,美國父親幾乎在每個方面都不如加拿大父親。

為甚麼加拿大父親會在照顧兒童與表示喜悅他們方面比美國父親強呢?Shafer教授認為部分原因是政策鼓勵。美國和加拿大有重大的家庭政策方面的差別。

第一是家庭假。婦女生孩子有產假,男人為生孩子不上班叫做家庭假。加拿大保證每個孩子的父母總共可以為孩子出生休假35周,休假期間政府支付55%的工資。此外,父親還得到額外的5周假。相比之下,美國是富裕國家中唯一不保證給產假的國家,是三個最富裕國家中不給父親休假選擇的國家之一(另外兩個國家是阿曼和阿聯酋)。

世界各地的研究不住地發現,男人為寶寶出生休假傾向於日後更多地參與孩子生活,與家人關係傾向於比較好,配偶產後也傾向於比較快地康復。

第二個產生父親角色差別的原因是美國有比較明顯的社會不平等架構。不提薪、社會經濟地位低、家庭經濟狀況不穩定,造成很多美國男人不得不工作很長的時間。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每星期工作50小時以上,而加拿大人只有十分之一參與調查的男人這樣做。

為經濟憂慮自然影響到作父親--他們希望自己的簡歷為了孩子的緣故完美無缺,又搞業餘活動,又進修課程、爭取獎項,這些中等收入家庭的父親努力進到更安全的社會地位,自然沒有剩下太多時間去盡良父責任。

加拿大的兒童撫養模式提供比較充分的成人進修制度,且沒有這麼大的收入不平等帶來的壓力。加拿大的兒童福利進一步減輕了父母對家庭經濟的焦慮--加拿大把養育兒童而帶來的稅收抵免每月寄給中等和低收入家庭。美國也有兒童稅收抵免,但你自己要先掏腰包,到年終計算繳稅數目時才還給你,這對低收入家庭的經濟壓力特別大。(美國從今年7月開始也要效法加拿大的聰明做法了。)

第三影響父親角色的因素是男女平等觀念。男女平等的信念對於鼓勵父親關心兒女成長的效果很明顯,當母親投入忙碌的政治、經濟工作時,出於雙親平等的期待,父親就比較多地關心和照顧孩子需要,支持他們的活動,而比較少地用嚴厲體罰來管教孩子。

加拿大比美國的男女平等觀念更深入。在2019年,聯合國把加拿大的平等婚姻列為世界上第19名,而美國是第46名。在婦女的保健、政治參與、教育程度和經濟能力等等方面,加拿大都超過了美國。這些兩性平等的尺度顯著強化了父親參與共同撫養義務的期待,讓加拿大的父親表現優於美國父親。

第四是醫療保健系統的不同,也大大影響父親與孩子的互動。加拿大的醫療體系是各省統一管理的全民健保系統。分析表明,健康狀況不佳會影響男人做個好父親,而在美國健康不佳比在加拿大健康影響大得多。美國的保健費用昂貴,加上官僚制度效率低,消耗人的時間、精力、資源,讓父親更難盡責。如果孩子也有健康問題,情況就更會糟糕。

新冠流行讓人們看到,良好的家庭政策會讓美國的父親、母親、孩子都受益。不光讓母親所面臨的育兒重擔可以減輕,還可以除去父親參與育兒所面臨的系統架構方面的障礙。

Saturday, July 24, 2021

不怕受苦:基督已得勝

彼得前書3章17-18節:上帝的旨意若是要你們因行善受苦,這總比因行惡受苦好。因為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為)不義的,為要引領你們到上帝面前。在肉體裏,他被治死;但在靈裏,他復活了。

19-22節:他藉這靈也曾去向那些在監獄裏(被囚禁)的靈傳道(宣告),就是那些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靈)。當時進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這水所預表的洗禮,現在藉着耶穌基督的復活拯救你們,不是除掉肉體的污穢,而是向上帝懇求(許願/有無虧的良心。耶穌已經到天上去,在上帝的右邊,眾天使、有權柄的、有權能的都服從了他。

括號內是讓你參考其它譯本的翻譯,因為我覺得和合本的翻譯讓人有些困惑。彼得似乎又回到了信徒為義受苦的話題--耶穌是我們的榜樣--但這次他提到了基督拯救和得勝的大事,是這卷書給聽眾特別的勉勵。

首先說說「義的代替不義的」這部分幾個版本的中文翻譯都把常用的希臘文介係詞huper翻成「代替」,但它不是動詞,根本不含有取代的意思。希臘句子中huper的用法一般是「為了」某人做某事,英文常常翻成for。我想我們現在閱讀的中文譯本翻譯應該是受了宣教士的西方神學--那個大名鼎鼎的代罰神學影響。

你在本博客站搜索「代罰」,能找到不少我以前的研經和閱讀討論筆記--我的結論是:這理論是從中世紀西方哲學的泥潭中爬出來,不符合聖經。聖經說耶穌是上帝的羔羊,為我們獻上自己為贖罪祭,把我們潔淨了帶到上帝面前。彼得在這裡想要說的是耶穌受苦何等有意義,是上帝的浩蕩恩典,顯明人在上帝眼中的價值,以此鼓勵受苦的基督徒,特別是那些以為自己沒有尊嚴價值、做奴隸的基督徒。

好,基督耶穌一勞永逸地為除罪獻了祭,引領所有信的人到上帝面前,並且藉著復活得勝了。這不僅是信徒為義受苦的榜樣,彼得接下去還提到幾件我們不太明白的事。我們不明白是因為我們沒有讀過那些典外文獻(即那些未納入聖經正典著作、但被當時人奉為經書啟示的書卷),不知道其中的典故。

彼得說第一,耶穌死後「曾去向那些在監獄裏的靈傳道」;第二,那些靈在挪亞的日子就不信從;第三,挪亞救他家人所造的方舟是預表了水的洗禮;第四,洗禮不是為了潔淨,而是爲了「向上帝懇求有無虧的良心」。這些話的意思是什麽呢?我曾經讀賴特的通俗解經,寫下關於這段經文的筆記,你可以參考。

簡單歸納起來,「監獄裡的靈」是指偽經《以諾一書》中的故事角色--那裡講述創世記6章的天使墮落、上帝得勝的故事。彼得在這裡意思說,上帝得勝是藉著基督耶穌從死裡復活實現的:他復活後去向那些受到審判的靈宣告勝利--他們的勢力從此被打破了!

中文大多數版本翻成「傳道」的那個字,新譯本翻成「宣講」比較貼切。但恐怕譯者因為不知道究竟是誰「在監獄裡」,proclaim的目的也失落,就猜想是要勸那些不信的靈魂歸主吧。實際上彼得的意思是基督的靈向那些墮落天使宣告得勝!

彼得在這裡還提到一個「預表」,是個在第一世紀很流行的解經方法,其實屬於聯想應用。挪亞方舟預表了水的洗禮,這裡我首先注意到,是耶穌的復活救了我們,不是他的死救了我們!彼得說這都在方舟故事中預表出來了。

但是彼得為甚麼說「向上帝懇求良心」呢?有些奇怪。這和基督徒面對逼迫有關係嗎?新譯本把這句話翻成「向神許願常存純潔的良心」,NET中譯本是「在神面前有無虧良心的回應」。檢查希臘原文,原來「訴求/回答/誓言」那個字並不是動詞,乃是個名詞。看來看去,這裡所要表達的似乎就是希望有一份對得起上帝的良心。--耶穌復活拯救了我們,我們要有一份對得起上帝的清潔良心。

好了,行善可能會受苦,但我們不怕,基督王已經復活,現在天上,坐在上帝的右邊,而地上有權柄的、天上有權能的都服從了基督耶穌。這就是彼得給正在受苦信徒的信息,是給教會群體的重要勉勵!

來到當今的世界,這個對於基督已得勝的信心對基督徒有甚麼勉勵呢?我看見有些基督徒把政府要求打疫苗當作一個大災難--他們相信了一些關於疫苗的陰謀論,諸如疫苗是政府的某種電子監控工具等等。還有些基督徒把戴口罩減緩病毒傳播的要求當作干涉個人自由的措施--他們怕受的是甚麼苦難呢?基督已經得勝了!

Thursday, July 22, 2021

美國白人基督徒所信的耶穌

我相信各個族群所相信的耶穌形象都有所不同,人們難免把耶穌想成和自己民族很類似的人物。昨天看見一位天主教徒撰文,批評美國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和自己的價值觀塑造了一個假耶穌。我覺得他寫的挺有意思,介紹一下(括號中的話是我的評論)。

耶穌是中東人,說不定也有非洲北部的血統。如果今天從加利利果然來一位做臨時工的農民木匠,即使他會兩下子民間醫病的本領,美國的基督徒會歡迎和敬重他嗎?(說不定擔心他來美國會搞恐怖主義活動或別樣的文化顛覆,嚴加監視呢。)

耶穌進入的是地中海社會,那裡的族群看重群體關係和集體良知,過於個人發揮作用和立功機會。記住,耶穌不是美國人,美國基督徒跟隨效法耶穌(要收起自以為是、排斥外族的觀念),或許這要算是個十字架呢。

美國的基督徒大概想像耶穌既不知道猶太教的成人禮bar mitzvah,也不知道猶太法典Talmud,或許他去的猶太人會堂更像個以色列男人搞政治的地方,而不像敬拜場所--總之耶穌好像美國的基督徒。這種美國牌子的基督教是最正統、最好的信仰?

個人主義者到處都看見個人主義。美國的基督徒,不管是保守派還是進步派,我們眼中的贏家都非常了解自己的人格、目標、計劃。(東方人和猶太人才會比較了解「時勢造英雄」或上帝的手推動事物這碼事。)美國基督徒看自己有責任做選擇,就假定耶穌也一樣,了解自己的使命等等,總不相信耶穌竟要從天父聽見甚麼才告訴門徒(約翰8章)。

不同的文化對「自我」的定位不同。對於高度從個人視角看問題的美國基督徒來說,大概很難想像耶穌的「自我」觀是含在以色列百姓的群體意識當中不可分割的。難道耶穌不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對他們來說,「道成肉身」大概就是沒有肉身需要,或有著很容易忽略的肉身需要吧。也許,耶穌出身的階級和經濟狀況最好不要和我們自己的差別太大--一廂情願。

當你說「耶穌我愛你」,「耶穌我相信你」,或「耶穌我依靠你」,你大概為自己塑造了一個形象,一個和你自己差不太多的形象。不過當你向人介紹這位耶穌的時候,你要注意別介紹一位自己的文化偶像。(本文說的是白人老大哥基督徒,華人教會受他們影響很大,比如無條件接受他們的個人主義的得救福音。)

Tuesday, July 20, 2021

社會體制與集體的罪

有本書詳細描寫1970年代開始的「毒品戰」背後的種族主義動機,深刻描寫出美國警務體制的問題。本文進一步看體制問題,內容取自《Christian Centrury》雜誌本月的編輯報導評論文章,Naming Collective Sin

上個月,美國的南方浸信大會(SBC)再次確認了他們1995年的一個決議--為他們宗派曾經大力倡導奴隸制而道歉。種族歧視的根源都是罪,他們發表聲明,反對任何否認「種族歧視是罪」的理論或世界觀。(我讀這句話搞不清楚他們反對的是甚麼,是反對種族歧視呢,還是反對不把種族歧視叫做「罪」?)

他們顯然是想要對那個備受爭議的種族差異理論(CRT)作出某種回應,做到既不得罪白人保守派,又不失去宗派內的黑人教會。小小一個「罪」字不簡單,幫助你了解法律學校和文化研究院在1980-90年代對種族主義現象的學術研究。按照CRT,為了真正拆除這個國家的種族主義,美國人需要把注意力放在社會的體制架構和基礎上。

但這個觀念和美國的個人主義理念有衝突,特別是和把「罪」定義為個人行為的那套神學信仰有衝突。「制度性」或「體制性」的種族主義是個比較新鮮的概念,美國人,特別是美國白人,一般仍然相信種族主義是個人問題。(我記得和朋友們辯論甚麼是「罪」,我提出東方人眼中的罪主要是關係性的--不得罪別人不算罪--這個罪觀被認為不正統。)

所以,SBC這次重新確認的立場其實是:反對CRT,堅持種族主義是個人的罪。連《Christian Centrury》的編輯都覺得SBC的聲明措辭很彆扭,說明他們對於「體制性的罪惡」仍然相當不自在,感到難以接受。

把CRT當作一個假想敵來反對其實是個保護自己的體制和文化勢力的好辦法。但是更廣地說來,很多美國基督徒,政治上從左翼到右翼,都不懂得怎樣談論集體的罪惡。聖經中談論集體的罪惡;談論集體罪惡能夠促進社會轉化。

還好聖經提到了不少關於社區、社會、體制和架構方面陷在罪裡的問題(無數的故事反映出來集體接受的罪惡現象)。先知們不斷地大聲疾呼,提醒神的百姓蒙召和將要得贖。在新約裡,信徒受到吩咐,神要救贖的不單是一個個心靈,更是整個世界。聖經把罪的集體性和救贖視為理所當然,你戴上個人主義的有色眼鏡解經,就很難看出來啦。

集體和體制的罪和個人的罪同樣,好在是可以救贖的。CRT是個可以幫助我們的工具,來認清社會體制所接受的罪惡,不然我們不可能改變一個不公平的社會架構。

如果我們對神有信心,向前邁進並不難。認清體制所接受的罪惡,學習用新的方式談論和了解世界,可以幫助我們診斷出病症,幫助我們的國家得痊癒。為此,《Christian Centrury》雜誌的編輯們說,CRT是一份寶貴的禮物。

Sunday, July 18, 2021

垃圾堆中的氫製造潛力

本文內容取自科技媒體《連線》的報導:Will the Hydrogen Revolution Start in a Garbage Dump?

洛杉磯東區有座著名的垃圾山,是幾十年垃圾堆積填埋的結果。Puente Hills Landfill從2013年10月就關閉,不再接收新的垃圾,但它仍然是美國最大的垃圾場,每分鐘3萬立方尺的垃圾填埋氣體,是微生物吞噬有機物以後釋放出二氧化碳與甲烷混合的溫室氣體。

這些垃圾填埋氣體如果排放到大氣層當然很糟糕,幸好它已經開始得到利用。地下管道網絡捕獲這些氣體來發電,滿足了7萬家庭的供電需要。

有一家初創公司Ways2H,專門開發利用垃圾來生產氫氣的技術,為未來的家庭、飛機、汽車提供常年的燃料。按照Ways2H的首席執行官Jean-Louis Kindler的想法,這座垃圾山整個都浪費了,因為所有我們想要處理掉的廢塑料、城市固體垃圾、醫療垃圾...,統統充滿了氫。

Ways2H的總部現在位於加州Long Beach,開車到那個垃圾山大概要1小時。他們使用的技術是20年前在日本開發的,這次與日本的Blue Energy公司合作,Kindler研發出一套系統,從各種垃圾廢物,包括污水污泥和舊輪胎中提取氫氣。上個月他已宣布在加州中部首創興建一套通用的廢物制氫設施。

美國各地已有幾處將垃圾轉化為能源的氣化廠,Ways2H與那些設施有一些重要區別。一般的氣化過程必須先將廢物分類,除去不含碳或氫的材料(比如金屬或玻璃),然後切碎送入氣化室加熱到1000華氏度,生成氫氣、甲烷、二氧化碳混合氣,然後再進一步提煉。Ways2H將蒸汽加入生成的混合氣,以增加氫濃度,然後才把二氧化碳等等吸收掉,把氫濾出來。Ways2H的另一主要創新是使用小陶瓷珠來控制反應器之內的溫度--把這些小陶瓷珠與垃圾一同送進氣化室,就允許操作員對垃圾類型不加區分。

Kindler說每噸送入Ways2H試驗工廠的廢物應該能產生大約100磅的碳中和(綠色)氫。雖然這套系統的主要副產品是二氧化碳,我們說這個過程是碳中和,因為它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與所用掉的二氧化碳原料相當。在這個系統上加入碳捕獲和碳封存很容易,那就成為碳的負排放了。

Kindler預期Ways2H設施將於年底建成投產,到2022年初就可以向顧客供應氫氣了。如果成功,這就是美國首創的廢物轉氫工廠。Ways2H並非唯一開發廢物轉氫工程的公司,另一家叫做SGH2的公司也在加州利用類似的氣化系統來生產超純的綠色氫。還有其他的公司也在開發這個生產純淨氫的領域。

你如果關心這方面的消息,可以繼續留意、禱告神的智慧和啟示,願我們的環境得到保護,更多人受益於先進的科技和治理。

Thursday, July 15, 2021

基督徒的新生活

大概不是所有人歸信基督時都明顯感受到了一種新鮮的感覺,但就我個人的經歷說,我曾經喜歡用走在隧道裡和走在光天下的差別來形容,記憶鮮明。雖然一路走來也有摸爬滾打的時候,甚至被潑冷水,但主一直同在,在我身上和我周圍不斷地做工,直到現在,除去一切擔心懼怕,只剩下釋懷和感恩。今天繼續默想彼得前書3章,感到很有共鳴。

8-9節: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憐憫和謙卑的心。不要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為你們正是為此蒙召的,好使你們承受福氣。

10-12節:因為經上說:「凡要愛惜生命、享受好日子的人,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棄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求。因為主的眼看顧義人,祂的耳聽他們的祈禱;但主向行惡的人變臉。」

13-16節:你們若熱心行善,有誰會害你們呢?即使你們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只要心裏奉主基督為聖,尊祂為主。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理由,要隨時準備答覆;不過,要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要存無虧的良心,使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使那些凌辱你們在基督裏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

論到同心和彼此體恤,我最初接受主的幾年並沒有委身到一個教會,沒有參與一個教會的團隊服事,不必和別人同心,所以同心是最後才開始學的。彼得在8節裡列舉的後面幾項我倒是一開始就身體力行,感覺蒙主召喚的生活非常坦蕩喜樂和有意義。因為主使用我,藉著我體恤、愛護、聆聽、憐憫周圍從大陸來的朋友。

為甚麼要用「坦蕩」來形容當時的心境?因為我有安全感,完全不怕說「呃,我搞錯了,我還以為...」,或說「為甚麼...?我不懂,但我願意知道」--當然我相信這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敞開接納環境也有關係。

那時先生還沒有出國,出國後也沒有立即和我住在同一個校園,我不光能夠留心找到各種幫助人的渠道,許多人還特別喜歡跑來問我關於基督信仰的問題,甚至有些人把傷心的、遇到困難的人帶來介紹給我攀談,相信我能夠幫助和安慰那些人。那時我走在路上遇到大陸同胞就有機會傾聽談論,常在談未盡興時就請來吃我烙的餅或下的麵條--1980年代的加拿大好像一個安全港灣讓我停靠。後來有人告訴我說我烙的餅很出名,還有一位加拿大校園的宣教士告訴我,很多人因為我的緣故改變了對基督教的成見。--正像我母親常說的,做(是)個貴人。主如果藉我祝福周圍的人,很開心。

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這對我來說並不難學,因為我並沒有懷惡念或辱罵的習慣,我在家裡見習過父母之間恆常的坦誠與彼此饒恕,指望我作出人性「全然敗壞」見證的人要失望了,但是祝福(禱告)是要從頭學的。人永遠是渺小、卑微、不完美、容易犯錯的,上帝才是偉大全能的,有了祂庇護甚麼都不擔心。以上的信仰生活體驗回顧起來,不能不說是主的手在做奇妙的工。當然,拿到碩士學位後與先生團聚,然後婆婆又來與我們同住,學的是新的截然不同的必要功課,得到更多主的眷顧。...

我在此特別要說說「主的眼看顧義人,祂的耳聽他們的祈禱」。所謂義人不是說你的行為有甚麼特別好,而是說你屬於上帝,是祂的兒女,是上帝百姓群體中的一員。從小母親就反覆述說--她從嬰孩時期就在身體上、心靈上都受到上帝的格外恩典眷顧,完全談不上行為有甚麼特別。母親是一位內心敬虔的基督徒,她在基督教家庭長大,在教會學校讀書、領學費補助、並決定受洗。她在我尚未出生時就為我的一生祝福禱告,主完全垂聽了她的禱告,正如10-12節經上所說的。

你注意到「棄惡行善,尋求和睦」的勸誡嗎?我們的主一向重視這方面,何況在上帝百姓群體之內。彼得顯然認為義人尋求和睦。如果基督徒可以自己作,那就不需要團結「和睦」,但個人的行善力量非常有限,集體伸張公義才是正道--主的耳聽他們的禱告。

13節說「你們若熱心行善,有誰會害你們呢?」這話挺有意思,因為凡事都不是絕對的。那些你熱心行善者幫助的對象大概不會想要害你,可如果你遇到了既得利益者就難說了。當年那些為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人遭到私刑處死的有不少呢,維基百科說從1968-1982年總共有4700多人私刑致死。所以彼得接著說「即使你們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你讀聖經不能讀了上句忽略下句,要你受苦的大有人在。

彼得在此再次提到無虧的良心,和前面給奴隸基督徒的吩咐一樣。我本人並沒有遇到因為我的言論行動想要害我的人(不算那些拒不付足薪資或不歡迎我加入某個服事團隊之類的教會體系派別問題)。至於在網絡上遭到不認識我的匿名人士毀謗、凌辱,或遇到冷落的反應,那實在是服事主、為上帝的緣故講真話的小小代價--把我的皮膚磨厚啦。

最後談一下「同心」的功課。我學到人與人總有不同的習慣、心態,總戴有不同背景的有色眼鏡,需要在一起服事時彼此包容忍耐別人和饒恕自己的侷限性,互相造就,而不是毫不留情地故意給別人拆台。沒有人能夠在人際關係上做到八面玲龍,但是彼此耐心聆聽,找機會面對面溝通很重要。只要有繼續溝通的渠道,上帝祝福你得到學習和造就。(你如果有興趣,可以在我這個博客站利用左上角的搜索文框找到許多關於饒恕、溝通方面的筆記。)

Tuesday, July 13, 2021

投資於二氧化碳的負排放?

我三月份曾經翻譯介紹過一篇關於「碳捕獲」技術的文章,認為它是阻止全球快速升溫的一個希望。本文繼續探討這個題目,但所用的名詞是「負排放」。

氣候變化的算數是無情的。科學家們估計,世界只能向大氣中再排放幾千億噸二氧化碳,允許地表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的水平升高1.5攝氏度(即2.7華氏度),就到了生物極限--這是《巴黎協定》目標的來歷。雖然幾千億噸可能聽起來很多,但按照目前的排放速度,我們可能會在未來十年內突破這一預算。

假如全球變暖超過1.5度,那也不是世界末日。理論上,人類可以通過碳的「負排放」(即碳捕獲)技術,將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減少和恢復到比較安全的水平。這包括利用各種方法從大氣中吸取二氧化碳,將這些二氧化碳封存在樹木或土壤、地下岩層中,或封存在長久生活產品比如水泥中。

但即使是最有希望的負排放解決方案,也尚未準備好大規模投入使用。因為這些技術是嶄新和昂貴的,是需要耗用大量能源的,採用這些技術的結果也很難驗證。科學家、政策決策人和環保活動分子之間有很多爭議,不知能否那麼大規模地淨化大氣層。許多人還擔心,今天若不開始除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單單降低碳排放,讓以後的人慢慢去收拾爛局,問題會很大。

氣候科學家James Hansen及其同事在2016年的一篇論文中寫道,認為我們能夠以後慢慢解決氣候問題的想法,是「強迫年輕一代接受大規模、難以清理的任務,或接受日益嚴重的氣候衝擊,或兩者兼有。」

對於澳大利亞的一位研究員Johannes Bednar博士來說,這種未來清理工作的最大問題之一是沒有任何辦法支付:「我們現在若沒有行動計劃,那麼我們可以非常確定,我們不會實現巴黎協定的溫度目標...我們需要一個策略,我們等不及了。」

Bednar 和他的同事們提出了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新建議,發表在《自然》雜誌上。文章描述了一種方法:從現在開始,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就要負責為將來的碳去除盡義務,叫作Carbon Removal Obligation(CRO)。將CRO金融手段與清理聯繫起來。您可以把CRO看為碳貸款或借據。

實現CRO的一個辦法,是讓國家的中央銀行向私人銀行發行一定數量的CRO。污染環境的公司可以選擇得到這些CRO,作為遵守限制其排放量上限法規的承諾,有些像抵押貸款。公司必須支付這些CRO的利息,直到這錢最終用來從大氣中去除那噸碳來「償還」。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氣候模擬工程師aid Marcus Thomson說:「這種方法承擔了移除二氧化碳的義務,將長期目標推到近期。」他說CRO可以是一個「強制力量」,確保我們不只是將今天的問題拖入未來。

CRO系統不要求公司立即對自家的排放採取措施,而在今天通常這會導致廉價、虛假的碳補償(Offset)購買。CRO系統讓人意識到那些有效、便宜的從大氣中除碳的方法。這篇文章的作者認為,CRO可以幫助建立一個負排放市場,並更快地分階段實施。

研究人員發現,CRO不僅可以解決大氣淨化問題,還可以產生可貴的漣漪效應。比如,公司若發現減少碳排放比支付CRO的利息便宜,就會受鼓勵更大幅度地減碳。這意味著最後所需要的負排放比較少,從而解決大規模部署這些解決方案變得不可持續的擔憂。

澳大利亞Melbourne大學氣候政策研究員Kate Dooley說,「這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結果;這是最重要的。」但Dooly對CRO也有相當的擔憂。比如,歐洲現行的排放上限收費在執行方面有漏洞,對拒不執行的公司難以強制,歐洲的貿易系統並沒有達到顯著的減少碳排方效果。此外,如果這些公司破產和拖欠CRO,誰來支付?污染企業常藉著破產來逃避CRO費用。

如果公司不付錢搞CRO,或者可行的負排放技術尚未出現,銀行會把CRO視為風險很高的債務。至少最開始時,人們需要相信行之有效的負排放技術會在10年之內發明出來。

有的研究論文主張用加強「淨排放為零」政策的解決辦法。與其模模糊糊地承諾在2050年之前達到淨零排放,鼓勵或要求各國設定近期的減少碳排放目標,發表實施計劃,讓人知道他們如何打算實現淨零排放,也就是讓一個國家的碳排放總量相當於(或少於)負排放技術所實現的減碳。

Dooley博士說,「風險最低的唯一選擇是盡快減少碳排放,因為下一個十年對於減少排放絕對至關重要。如果我們還不能完全扭轉目前的碳排放情形,我們就無法用負排放來解決問題。」

Saturday, July 10, 2021

馬里蘭州的警察體制改革

本文內容取自《華盛頓郵報》四月份的一個報導:馬里蘭州率先廢除了美國強大的警察權利法案,在警察使用武力方面向警察問責,不能不說是具有歷史意義。

以民主黨佔多數的馬里蘭立法機構推翻了共和黨Larry Hogan州長對此項新法案的否決。新的法令提高了允許警察使用武力的標準;限制他們利用逮捕不叩門的條款;要求警察一律啟動隨身相機;並且新的法案首次讓平民在警察紀律處分中發揮作用--給公眾有機會審查那些指控警方不當行為的案件。

每項條款都受到刑事司法改革倡導者的歡迎,認為這可以讓刑事司法比較公平和透明,因而會比較公正。這是因為公眾去年曾針對警察打死手無寸鐵黑人的事件舉行抗議活動好幾個月,馬里蘭的民主黨人將製定這些法案列為執政重點,州議院的眾議長是第一位黑人當選的女議長Adrienne A. Jones,是她帶領州議會推翻了州長的否決。

按照新的法案,警察的紀律處分基本上由一個平民小組來決定,但警察局長仍然參與。有些倡導社會公義的活動分子對此不太滿意,他們認為這個平民小組應該完全獨立於警察部門。然而,專家說這個新法令在警察使用武力的標準方面已經是美國最嚴格的了,它要求警察在使用武力之前必須首先使用衝突降級的技巧,而過分使用武力者要接受刑事處罰,最高可判10年監禁。

在立法過程幾個月的辯論中,許多共和黨的白人議員關注警察在工作中所面臨的危險,表示這些法案取消必要的保護措施,很危險。而民主黨的黑人議員的回應是講論警察為何需要更好的培訓,希望該立法能夠改變目前的警察對待黑人的態度。

有一位黑人眾議員,前檢察官Wilson說,他的身材和膚色經常引起警方的懷疑。當他被警察攔截時,他說那些警察並不像看另外一個人一樣看他的眼睛,只是把他當作一個威脅,這是不行的。民主黨參議長Ferguson是白人,他說這些立法是向前邁進的第一步,在這個框架之下,後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共和黨州長Hogan為甚麼要否決這些新法案呢?他在否決信中說,這幾項警務法案會「削弱警察的士氣、社區關係和公眾信心,將對警察的招聘和留職造成巨大損害,對整個州的公共安全構成重大風險。」

馬里蘭眾議會同時還推翻了Hogan早些時候對另一項法案的否決。那項法案改變青少年無期徒刑犯的無假釋規定,讓被定罪時為青少年的囚犯在服刑20年後可以向法官提出保釋的申訴。Hogan州長說允許暴力罪犯假釋可能會給受害者家屬造成額外的負擔和傷害,然而法案的發起人參議員Chris West說,這些青少年罪犯應該有機會向法官證明自己的生命已經得到翻轉,可以重新做人。

還有兩項新的警察法案是Hogan州長沒有否決的。一項是逐步讓Baltimore警察署回到地方政府的掌控之下,另一項是從10月份開始,所有涉及警察的死亡案件都要從地方上交給州檢察長手下的一個獨立部門開展調查,還要禁止警察部門購買多餘的軍事裝備。

有一名州參議員Jill P. Carter推動警務改革10年都不成功,說這次終於向前邁進了。立法院一聽說州長否決了法案,兩個小時之內就推翻了州長否決。一位民主黨的Atterbeary議員說,這項法案不是反對警察,而是關乎平等與公正。他一連舉了7、8位死在警察手裡的馬里蘭居民名字,說警官早就該遵守一定的法律了。

舉國觀看,被警察開槍打死的很多都是黑人。有些家屬要求了解現場情形,很困難。沒有一位警察負過任何刑事責任,沒有紀錄和報告給公眾,黑人居民普遍不信任警察。民主黨的州議員Acevero說,沒有透明的警務制度就不會有問責,就不會有公正的司法,就不會有社區的信任。

警察會的主任Clyde Boatwright支持州長對新法案的否決。他認為不准警官使用武力的新法案的語言太模糊,「在一切情況下使用武力是必要的且適當」是甚麼意思?只能交給法官去解釋。

新法案對警察的紀律處罰規定要求地方法院建立由公民組成的小組委員會,就警官行為是否應該接受內部紀律處分,以及應該施行怎樣的處分,提出建議,警察局長不得自行減輕處分。

馬里蘭州從明年7月份開始就新的警務規條進行培訓,全州要在2025年7月以前達到隨身相機和限制使用武力的要求。共和黨的議員認為對警察限制使用武力的要求有些太過份了,可能會引起警官在必要時也退後不干預。他們已經開始尋求廢除和修改這些新法令。

Thursday, July 8, 2021

氣候變化的聲音

這位音樂藝術家作曲,展示出冰川融化等等聲音。也許這樣的變化早已有過,上帝的創造原本是甚麼樣子的?不知道。我們只看見上帝已經給我們的禮物。



不過,有一批人拚命宣傳,否定人為的二氧化碳工業排放改變了大氣層成分引起全球升溫的事實。下面這首詼諧歌曲是2015年的作品,歌曲風格有點像教會裡唱的讚美詩歌嘛。哈哈!

Monday, July 5, 2021

再評西方神學理論中的「代罰」

10多年前我對於西方神學家發明的「代罰」理論有不少探討,華人教會一般把「代贖」的理解當作正統。現在再看,這是一個將福音個人化的典型西方思維產物,抽除了福音的立約和社會公義內涵,並把基督耶穌復活變成了一個在西方神學框架之外可有可無的東西(是耶穌的死,而不是他的復活救了我們)。

Dr. Rita Nakashima Brock was the first Asian American woman to earn a doctorate in theology. She is one of the godmothers of the Progressive Asian American Christian movement. In this wide ranging interview, Dr. Brock discusses why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substitutionary atonement is an insult to God, how the view actually emerged during the first Crusade in the year 1098, and how progressive Christians can find hope especially in the time of Easter.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The spark of love is the spark of divinity in us that keeps us alive.” - Rita Brock

PAAC stands for Progressive Asian American Christian. Rita Nakashima Brock博士是第一位獲得神學博士學位的美國亞裔婦女。她是進步派亞裔美國基督教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在上面這個復活節訪談中,Brock博士討論了為什麼代罰的傳統理論是對上帝的侮辱--代罰理論其實是在1098年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首次出現的。

約翰福音18章:彼拉多對他說:「那麼,你是王了?」耶穌回答:「是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界,為了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都聽我的話。」耶穌明明說他來的目的是為了作王,我們憑甚麼偏要說他來是為了死在十字架上呢?

Saturday, July 3, 2021

雙贏:衝突管理的藝術

我最近旁聽一門課:The Art of Conflict Management,覺得挺有意思。對這個題目有興趣是因為過去的一年中在社交媒體上遇到不同的意見,所以想看看有甚麼在溝通方面的靈丹妙法。

如何定義「衝突」?Michael Dues教授說,你可以把它簡單描述為:在一定情況下,某甲的行動妨礙了某乙的目標。一般說來,社交媒體上的各種群組不應該有誰妨礙了誰的目標這種衝突。不過大家見聞不同,難免有人會出來反駁說...據我所知,這個傳聞可能不正確。可惜有人把政治宣傳當作自己的責任或甚麼,還有人為了面子或甚麼決不承認自己信了謠言,我呢,在明顯的謠言煽動面前絕不故意噤聲,這就起衝突了。

一般來說,衝突含有幾個要素:一是衝突雙方有互相影響的關係;二是雙方有差別;三是有反對的意見;四是表達出來了;五是帶著情緒。為甚麼叫做「衝突管理」,而不叫做「衝突消解」呢?因為衝突很難消解,管理比較現實。為甚麼中國人傳美國謠言會影響到美國華裔的情緒?因為與我們的生活體驗反差太大了--我們其實沒住在水深火熱之中。

和別人發生衝突是難免的,沒有人能夠做到八面玲瓏。表達出自己的不同想法搞不好有破壞關係的危險,很多時候衝突造成的破壞是因處理方法不當來的,不是衝突本身。而且,有些破壞的關係是很難有機會去修復的。

人們歷來都傾向於把矛盾衝突當作敵對性質。起初解決衝突都是用暴力打殺,到了18世紀理性時代,改良為口頭辯論講道理和談判商討,但仍然脫離不開一個預設的「我贏你輸/我是你非」的觀念。

直到20世紀中葉,才有人提出「雙贏」的可能。因為衝突的結果一共有4種:輸贏、不輸不贏(妥協)、雙輸、和雙贏。

有時衝突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只不過堅持選用了不同的方法而已----這類衝突其實還是滿多的,可以利用機會尋求雙贏。發生這樣的衝突是其實是有益的,只不過很多人習慣於爭輸贏,不習慣於聆聽與合作。

在很多情況下,有的人會首先在起衝突時考慮妥協,造成沒有輸贏的情形。這是另一種不良的溝通模式。我能夠想到的一個例子就是:既然談論政治會觸及敏感話題,顯示出不同意見,讓我們從此不談,只談風花雪月和雞毛蒜皮,或其它令人開心的事。

到底甚麼是雙贏?怎樣尋找雙贏的機會?辨認共同的目標很重要。但是我們首先必須承認,人是很複雜的動物,個人背景和經歷不同,帶來對同一件事的視角觀點感受的不同。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不止一個目標,有的目標甚至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隨便哪個目標被妨礙了,都可能會引起我們忘記自己的其它目標和共同點。

Michael Dues博士說也許這是我們尋找雙贏解決方案的最大侷限:我們對於一個衝突的局面各自帶著根深柢固的成見和難以改變的習慣做法,這些觀點很多是從童年就開始觀察學習的,與後來的經歷也有關係,屬於在不良人際關係環境中塑造出來的不健康防衛方式。因為罪已進入世界,在不知不覺中把人淹沒了。

雙贏是個新的社會科學研究發現,前設是衝突雙方本來能夠找到共同的價值觀觀和目標。若想學習雙贏,必須了解自己所戴的有色眼鏡,學會unlearn早先學會的錯誤功課和養成的不良習慣。我把unlearn(忘記)翻成「擺脫」或「放棄」,因為它是個積極主動的困難過程,並不會自動發生。

雙贏就是在有衝突的情況下,藉著仔細聆聽對方,了解對方想法的根源,協商提供既能夠滿足對方需要,同時也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案。這需要一定程度的信任,如果信任遭到破壞,你的聆聽和坦誠就要打折扣了,你也想不出雙贏的好辦法。

Thursday, July 1, 2021

彼得挑戰傳統的夫妻之道

彼得前書3章1-7節是接續前文的效法基督不怕受苦話題。顯然「順服」丈夫不是簡單容易的事,乃要準備受委屈和吃苦,是迎接一份挑戰。

1-6節:同樣,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己的丈夫,這樣,即使有不信從道理的丈夫,也會因妻子的品行,並非言語,而感化過來,因為看見了你們敬虔純潔的品行。你們不要藉外表來妝飾自己,如編頭髮,戴金飾,穿美麗的衣裳等,而要有蘊藏在人內心不衰退的美,以溫柔嫻靜的心妝飾自己;這在上帝面前是極寶貴的。因為古時仰賴上帝的聖潔婦人正是以此為妝飾,順服自己的丈夫。就如撒拉聽從亞伯拉罕,稱他為主。你們只要行善,不怕任何恐嚇,就成為撒拉的女兒了。

7節:同樣,你們作丈夫的,要按情理(知識)跟妻子共同生活,體貼女性是比較軟弱的器皿;要尊重她,因為她也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這樣,你們的禱告就不會受阻礙。

讀這幾句經文,感覺古代教會可能和現代教會差不多,女多男少,所以很多女基督徒的丈夫尚未信主?搜索一下互聯網,似乎證實了這個猜測。心裡不禁覺得有些好笑,美國教會所刻意塑造的男人帶領教會、女人甚至沒有資格作教會領袖的教義是人為杜撰的--不合事實。

但是論到基督徒妻子極力用好行為贏得丈夫歸主,我深有體驗,至少有20年以此作為目標。後來我發覺這個目標把自己束縛了,我為甚麼要假定服事主非得丈夫歸信不可呢?沒有必要。放下這個目標,不僅自己輕鬆了,夫妻關係也開始改善。

彼得這番教導沒有錯,如果妻子先信主是當時教會領人歸主的主要途徑之一,那麼我相信感化丈夫、在主裡撫養兒童是古今無數婦女的成功途徑。但各家情況不同,遠遠不是所有基督徒妻子都能夠成功感化丈夫歸主和服事主,不然教會中可能早就不存在弟兄少、姊妹多的情形了。

3-6節談論甚麼是真正的美:真正的美是藏在內心,透過言行流露出來,是不會衰老淡去的。上帝看內德極為寶貴,男人如此,婦女何曾不是!上帝的價值觀:外表妝飾美麗是討人喜悅,而內心美德是討上帝喜悅。

彼得舉了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為例,作為順服丈夫、不怕恐嚇的榜樣。但我們別忘了,彼得寫信的時代仍然是婦女沒有權利和地位的時代。他號召姊妹們效法撒拉,知道撒拉為丈夫受苦沒有發怨言,亞伯拉罕在對待妻子方面卻談不上是弟兄們的榜樣。想想,不然彼得大概會說基督徒丈夫也要用好行為感化不信的妻子呢。

妻子順服丈夫在彼得時代是社會認可的家規,但第7節提到的基督徒丈夫對妻子要體貼和尊重,我看倒是一個超乎時代的吩咐。我今天剛好看見一個人撰文探討彼得為甚麼說女性「比較軟弱」。他解釋說,不大可能是說婦女的身體、智力、或靈性比較差,倒很有可能是指她們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下,因為在希臘文聖經裡,貧寒/貧窮/困苦人常用同一個字來表達。

彼得要求基督徒丈夫尊重妻子,「...因為她也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這樣,你們的禱告就不會受阻礙。」這雖然不是一個直截了當關於男女享有平等價值、平等權利的說詞,但也差不多了,因為提到了禱告是否受阻礙的嚴肅結果--無論男女,禱告沒有阻礙、蒙上帝垂聽眷顧是最重要的大事--為了這個原因,彼得說弟兄們要尊重妻子。

可能丈夫信主就直接帶領全家受洗了,不必用感化的方法帶領妻子。在大男人主義的文化中,丈夫即使在外面行為不錯,恐怕尊重妻子的也少,甚至強硬恐嚇也絕不犯法。彼得挑戰文化傳統,了不起!